<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20日上午,江汉区全体三年级数学教师及备课组长,齐聚万松园路小学,在小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段娟老师的带领下,观摩了万松园路小学陈南西老师和一初学苑陈静老师执教的两节三年级研究课《用连乘解决问题》及《解决问题——连除问题》。</p> <p class="ql-block"> 课前,段老师对两节研究课的背景做了介绍。教材进行了修订后,例题中的原情境图有删减、有增加。增加的示意图该如何渗透几何直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三年级应该是第一学段的结束阶段,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如何进行分析法和综合法这两种不同思路的渗透?教学中怎样去整体关联连乘、连除问题之间的关系,沟通联系。听课教师们带着问题和思考开始了今天的“研”途。</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陈南西老师在《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课前通过复习,借助“连连看”游戏,对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重点知识先一一进行拆解,让学生感受信息之间的关联。课中在解决“保温壶一共卖了多少钱?”时,引导学生建构示意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提出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抓住“中间问题”的能力,渗透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路,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应的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慢慢呈现,在独立解答、小组交流中让学生感受不同思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顾与反思中,利用框架图对比、沟通数量关系,建立问题模型。练习形式多样,一题多变,避免了思维定势。</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陈静老师在《解决问题——连除问题》的教学中,整节课都关注了让学生经历讨论辨析的学习过程,利用线段图和矩形图,紧紧抓住数量关系,不断深入的比较、辨析,充分让学生认识“分了再分,合了再合”连乘、连除问题的两个模型架构。教学中陈老师娓娓道来,引导有方,与学生的互动自然和谐,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刻且触及本质,令老师们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南西老师说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静老师说课</p> <p class="ql-block"> 课后,段老师以这两节课为契机做了《聚焦结构教学 助力解决问题》的专题发言。从“结构化思考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倡结构化思考?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结构化思考?”这三个方面为老师们抛砖引玉,更新观念。</p> <p class="ql-block"> 两节研究课,让老师们对结构教学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带给老师们新的挑战:深入研究教材,厘清小学阶段各数学知识之间的脉络;研究学生,精准把握学情;科学制定目标、有效设计环节,达成目标,体现数学本质。</p> <p class="ql-block"> 基于结构教学的数学课堂,不仅着眼于学生当前与眼下的获得,更关注学生后续的发展与提升,是更有生长力的课堂。让我们一起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