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和畅春意浓,教研赋能正当时——记新惠第六小学语文学科汇报课展示活动

六小•招生

<p class="ql-block">  为更好地促进“双减”政策落地,达到“提质、减负、增效”目标,我校<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措并举,开展上好“四课”活动——所有教师上好“达标课”;新入职教师在师傅的指导下上好“亮相课”;外出培训教师上好“汇报课”;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通过开展系列教研活动,营造积极的教研氛围,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参加“敖汉旗小学语文教师研修班第三期研修”活动之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4月18日—4月20日我校教科研室组织语文教师开展了汇报课展示活动。7名青年教师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课前她们认真准备,精心备课,反复试讲。课堂上,各展所长,异彩纷呈。</span></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安松玲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的《池上》。安老师以任务形式展开教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悟诗情、解童趣;运用字理识字、图片识字、组词等多种方法随文识记生字;通过看图、联系背诵过的诗句、学过的课文、做动作等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字词。将识字、理解诗意、感悟诗情、诵读诗句有机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辛欣老师执教了二年级识字课《“贝”的故事》。利用图片、字理识字、形声字归类、组词、生活识字等多种方法随文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识字同时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达到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给学生支架,指导学生利用关键词和关联词语“因为……所以……”讲述“贝”的故事。最后进行适当拓展,深化学生对形声字形旁表义特点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胥午梅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下册课文《雷雨》。以单元教学重点“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让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提取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同时,利用图片、做动作、句子比较等方式理解关键字词。课堂中进行了大量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让学生在理解、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p> <p class="ql-block">  赵智雯老师执教三年级民间故事《漏》,本堂课围绕“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语文要素展开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的方式复述故事梗概;利用“地点、人物、事件”把故事复述具体;加入语言、动作、心理把故事讲生动。在训练的过程中,复述的目标由简要走向详细,教学有层次、有梯度,一课一得,学生学得扎实,学有所得。</p> <p class="ql-block">  曹林燕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古诗《墨梅》,课堂以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三个环节展开。通过阅读王冕事迹资料了解《墨梅》的创作背景;诵读其他诗人描写梅花香气的诗句,感悟诗人清白高洁、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诵读诗人的《素梅》诗句,明了诗句托物言志的写法。在感悟古诗意境的同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而受到心灵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  李化艳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课堂中,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方式,感受小艇的样子特点,体会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利用表格的形式,感知小艇与人们生活密切关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动静结合的写法,一动一静的描写更加衬托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一艇动城闹,艇停城静;最后拓展阅读链接,感知表达方式的相似。</p> <p class="ql-block">  丁美迪老师执教了六年级下册苏轼的词《浣溪沙》,本节课主要运用联系比较的方法来学习。在比较中感知词的结构特点——小序、上阙、下阙;通过自学,了解词的大概意思;比较其他诗人春天的诗句,感知这首词语言的朴素;比较中品读下阙,感受“善用典故、反用、即景抒情”的写法,感悟苏轼的豪放与旷达、乐观与坚强;观看视频、诵读苏轼其它诗句,深化词的主旨。</p> 听课研讨 <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师积极参加本次教研活动。认真倾听,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状态,详细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及时批注自己的评价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  每次讲完课,大家围坐一起评课、议课。主讲教师围绕设计意图、课堂实施的方法策略和不足之处进行说课和反思。听课教师各抒已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既有对优点的赞赏也有中肯的建议,形成了浓浓的教研氛围。</p> <p class="ql-block">  评课时,北京的何桂兰主任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给予了中肯建议:</p><p class="ql-block"> 1.对于阅读教学,课堂上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如何更好的把握课文?应从整体出发,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到细节感悟体会,最后整体回顾。不要支解文章,要围绕一个问题来设计整堂课,把重点讲透。我们要给方法、给策略,突破难点,做到一课一得。</p><p class="ql-block"> 2.古诗的教学,我们运用资料搭桥领悟诗词的意境,领悟诗词的主旨。资料是工具,是为我们理解古诗服务的,不要太多。</p><p class="ql-block"> 3.识字课,我们采用了随文识字,运用多种方法大量识字,在识字的同时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p><p class="ql-block"> 4.语文要素多半指向阅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让语文要素落地。</p> <p class="ql-block">  听了大家的评价和建议后,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中,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虚心请教,勤奋务实,不断研磨和实践。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p> <p class="ql-block">  徐晓娟校长在评课中强调,我们学习了郭昶老师一些好的做法,如利用图片、课外资料等来理解古诗,关注诗的典故,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情感,诗内诗外带给我们美的感受;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文识字;复述课文时给学生提供支架,由讲梗概到讲生动。总之我们要充分备课,要和学生一起学习、协作,和学生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王桂东校长在活动最后给予老师们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他指出本次活动是在郭昶老师讲课一周后教师通过内化、反刍而上的汇报课。新教师上汇报课首先这是走向成功的一半。新教师的成长需要这样的途径,听名师的课,让我们新教师知道如何去上课。我们现在有很多学习方式,可以去查阅资料,去广泛的观看名师视频,学习他们成功的做法。我们要反思课堂中的成功与不足,从文本解读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方法,我们要多向导师请教学习。</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她们在活动中磨炼,在活动中成长。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相信未来岁月中,青年教师们将且行且思,且悟且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特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迅速成长为教学新秀!请相信,他们一直在路上,越走越远!</p> <p class="ql-block">编辑 徐雪梅</p><p class="ql-block">审核 王桂东 徐晓娟</p>

识字

教师

学生

语文

教学

课堂

教研

老师

学习

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