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助力青少年开拓科学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投身科技强国远大志向。4月20日,湖北省科协联合江岸区科协、区教育局在武汉市实验学校共同举办了“荆楚科普大讲堂--院士名家报告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 湖北省科协科普部二级调研员陈玉芬、江岸区区政协副主席李军、江岸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罗玉清、江岸区科协二级调研员 彭 涛、江岸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潘峰、江岸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刘杉等领导莅临市实验学校参加了本次报告会。</p> <p class="ql-block"> 武汉市实验学校校长邱化明致欢迎辞,对莅临现场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师生隆重介绍了此次报告的专家宋海军教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宋海军教授是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发现了中生代最早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群,提出了生物残存的多种新策略,揭示了深时生物灭绝的温度变化阈值,研发了化石智能鉴定平台。他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5项,共发表论文10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48篇,成果被众多核心期刊正面评述,被写入国际古生物学、古生态学教材、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3次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今年3月16日省科技创新大会14名科学家走上红毯,其中就有宋教授。他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此奖全国仅十人,湖北唯一一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p> <p class="ql-block"> 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成为常态,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会发生?人类会灭绝吗?宋教授带着大家走进数亿年前的地球,了解地球上曾经发生过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并介绍科学家发现贵阳生物群、寻找科学证据的过程。他用动物的进化为例生动形象地提醒师生想要减少被灭绝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学习游泳技能和减肥的方式。最后,宋教授以古示今,基于对地球历史上已发生的生物演化过程,探索当前气温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当今生物的影响,深入讲解了“第六次大灭绝”发生的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 “如果生物大灭绝人类命运会如何?” “行星去撞击地球过程当中产生的那些物质和能量去了哪里? ”宋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问答环节争相恐后向宋教授进行提问,同学们对科学的热情被极大激发。</p> <p class="ql-block"> 报告结束后,学生还意犹未尽,拉来生物老师继续探讨科学问题。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更深刻理解了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我们国家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武汉市实验学校厚植绿色低碳新文明风尚,激发学生心中的生态文明意识。从坚持十年开展的“为环卫工人顶班”志愿服务活动到创立全国首个“校园护树节”,从立项研究长江大保护课题到邀请专家科普“第六次大灭绝”,从倡议绿色低碳出行到绿色生涯规划,师生全员参与、共担责任。学校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持续向师生普及科学知识,五育并举突出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激发学生自觉节能降碳的内生动力,挖掘学生的智慧和力量,培养创新能力,树立投身科学事业远大志向,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