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图形之美 论几何之教——洛龙区定鼎门小学数学学科第四次大教研活动

洛龙区定鼎门小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20日,定鼎门小学全体数学家人齐聚一堂,教研学习共成长。本次教研聚焦“图形与几何”领域,从真实的课堂出发,展开深入研讨。</p> 第一时段 智德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个环节是由四年级任洁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特性(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过程中,任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上,同学们通过反复的练习,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任老师适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们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个环节是由五年级林李银汇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老师从</p> 第二时段  评课交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后,各个年级组交流讨论,探讨课堂中的闪光点与不足,共同学习,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按“情境问题—猜测验证—巩固练习―拓展应用”的设计思路展开。课件播放动画一步一步的使学生能清晰的意识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画高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四年级上册已经学过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四边形画高的方法,画三角形的高是知识的迁移,有了之前游戏的铺路搭桥,所以让学生尝试画三角形的高。通过学生反馈,我引导详细说明画高的方法,在黑板上演示,再让他们画出另外两条高。但是整节课在学生预设这一块,有的是我没有预设到的,学生在画高这一重难点部分特别是对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画高方法掌握的不是很牢固。今后我在备课应该多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做好学生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 ——四年级任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为主要内容,以学生动手操作验证为探究过程,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转化与联系。同时,在推导和探究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p><p class="ql-block"> 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通过数面积单位来描述图形面积的经验。与以往数面积单位不同的是,平行四边形中首次出现不完整的“半格”,无疑这对于学生是一种挑战,当然这也是转化思想培养的有效载体。本课的重点并非“数”单位面积,而是“转化”,因此要把更多的时间集中在“转化”上。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哪些。然后,通过观察、对比、数方格的方法进行初步“验证”,也让学生从中初步领悟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以后的授课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探究,不断改进,形成真正可实践的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五年级李银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李老师这节课非常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始时,李老师不是直接给出三角形定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然后说一说,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引导说出结论。达到了课标中要求的教师要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体现出了课标中要求的,要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逐步形成空间观念。</p><p class="ql-block"> 然后,任老师这节课还非常注重讲练结合。比如说在教授完三角形的定义后,及时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讲完三角形高的画法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便于学生能够及时运用知识,强化知识。任老师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年轻新教师。教学思路特别清晰,整节课的教学都非常流畅,层次分明,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见任老师的精心准备以及背后年级团队的鼎力协助。感到不足之处是课的内容讲的有点满。在三角形画高的画法上面,可能是拓展的比较多,所以就是导致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练的感觉有点儿少,建议就是适当的删除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通过练习掌握高的画法,也便于把握好这个课堂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一年级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洁老师的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比较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整节课注重设计的趣味性。课堂中通过让学生自己来找高,以及自己动手画画高,到最后优生的演示,无一不是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地位。虽然画高到最后的钝角的高,这个过程出来的比较曲折,但我相信真正思考该问题的学生对三角形的学习是非常深刻。这也符合我们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二年级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探究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她在导入部分通过比较菜园的面积让学生对比长方形面积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接着通过以前学过的数格子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图形通过多种割补转化后再求面积等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李老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汇报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了探索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语言干脆利落,不啰嗦、不重复,简短几句话就引领课堂往前走,数学老师就需要这样锤炼自己的语言,设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打造高效课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六年级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惠君书记对两位教师的展示课进行了总结点评,教师在关注课堂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学生,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晓辉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肯定,在教研中数学组全体教师交流教学心得, <span style="font-size:18px;">共同研讨教学方法,</span>学习授课教师的闪光点,促进我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通过教研使我校教师共同进步,更快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长永远在路上,教育永远不止步。学生在成长,教师更要成长。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让教师都有一个小小的进步。数学的魅力需要我们共同来探究。相信今后的每一节课都会有不同的精彩!</p>

学生

课堂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教研

探究

教学

学习

教师

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