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风正暖,阳光正好,天地万物正在复苏,正是踏青赏花游玩好时节。4月8日至15日,我们一行10人相约浙东故地重游,到了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舟山群岛由1390多个小岛组成),参观了浙江两位名人故居(绍兴鲁迅故居和奉化溪口蒋氏故居),登上了三山五岳之一的雁荡山,拜谒了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跨过了世界第一跨海大桥——舟山大桥,重游西湖和西溪湿地公园……一路上兴高采烈欢歌笑语</p> <p class="ql-block">参观鲁迅故居。记得小时候曾经多次读过鲁迅的文章,文章里对三味书屋和百草园描述很多所以印象最深。鲁迅故居为台门形式布局,前后六进,占地580平方米。第一进为台门斗,第二进为平屋和长廊,第三进为鲁迅卧室,第四进为两开间楼房(楼下东首前半间称为“小堂前”)为用餐和会客用,第六进为三开间平屋中间有门直通百草园。百草园占地2000平方米为周氏族人共有菜园。三味书屋为私塾,离鲁迅故居东70米左右,与鲁迅祖居隔河相对,占地12400平方米,鲁迅12~17岁在此读书。</p> <p class="ql-block">周家老台门为鲁迅祖居,是绍兴市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中轴建筑为前后四进,从南到北依次为台门斗、大厅、香火堂、东西向设厢楼。第一进为台门斗,第二进为厅堂称为“大堂前”,第三进为香火堂,第四进为座楼七开间楼下中间为“小堂前”,东首为书房西首为卧室。东厢楼有九开间西厢楼有七开间。楼顶建筑为官帽设计,证明周家祖上有在朝为官的。</p> <p class="ql-block">奉化溪口,风景优美。虽然自然环境好,占据了龙头位置,却因为这里的名人逆历史潮流而动,与人民为敌,最终逃脱不了历史的惩罚逃脱不了人民的审判!</p> <p class="ql-block">宁波老外滩漫步</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宁波上甬舟高速驱车48公里,途径四座小岛,跨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舟山大桥,来到朱家尖码头乘坐跨海游轮到达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的普陀山。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状,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如苍龙卧海。面积12.52平方公里。我们认真地参观了普陀第一大寺——普济寺,虔诚地拜谒了普陀山露天大佛——南海观音,流连于观音修道之所——不肯去观音院,游览了美丽的海滨沙滩——百步沙。</p> <p class="ql-block">相传,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神像回国,途径莲花洋遇上特大风涛,以为观音不肯去日本,便留下神像在岛上设坛供奉,称之为“不肯去观音院”。传说中,观世音菩萨曾经发誓要普度众生,化身千手千眼观音。千手观音有11个头有1000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不同的法器可救不同的众生。千眼观音则有1000只眼睛👀可以看到世间所有的众生,及时施与救助。</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观音菩萨前虔诚地祈祷:愿天下太平,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家人健康幸福!</p> <p class="ql-block">游览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雁荡山风景区。雁荡山是我国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形成于1.2亿年前。是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而得名。始开发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海上名山”之誉。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最高峰北岗尖海拔11080米,以奇峰、瀑布著称。我们重点游览了具有“雁荡冠天下”之称的“灵岩景区”“灵峰日景”,观看高空骑车表演,流连在“雁荡三绝之一”的“大龙湫景区”。游览了风景如画的楠溪江“石桅岩景区”,乘摇橹船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山清水秀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夜游雁荡山,感受移步换景的美妙!</p> <p class="ql-block">烟雨朦胧,云遮雾罩,尽显雁荡山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温州市著名的商业街五马街上漫步,领略生活在商业王国里人们的悠闲慢生活。五马街是温州开埠第一街,羲之五马出巡地。悠久的历史街区,文明的商业城市。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充满铜臭的商业都市。</p> <p class="ql-block">游览宋代古村——永嘉县苍坡古村文房四宝地千年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游览世界遗产——杭州西湖。西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一行都是多次来过这次是故地重游。西湖是自然湖,也是人文湖。文化是西湖的灵魂和根基。西湖十景的题名颇具“秀雅、柔媚、温润、幽玄、舒缓”,独具“花轻似梦”、“细雨如愁”的江南气质。</p> <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久负盛名。西湖周边分布着100多处景点: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断桥、灵隐寺、雷峰塔、西泠印社、长桥、净慈寺等等。西湖十景花港观鱼、三潭印月、苏堤春晓、曲院枫和、平湖秋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断桥残雪、柳浪闻莺令人神往。这些景名涉及了春夏秋冬、晨昏昼夜、晴雾雨雪、花鸟虫鱼等季节、气象、动植物的景观特色,包含了堤、岛、桥、亭台楼阁、园林宅院、寺塔等丰富的景观元素并各有侧重,表现出或静谧或生动或隐秘或飘逸、或禅境等审美意境。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是在花港观鱼、苏堤春晓、断桥残雪几个比较著名的景点走了一圈饱了眼福。</p> <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历来是文人最爱。唐宋时期,大诗人白居易和苏轼都曾在杭州为官,都写过无数赞美西湖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南北分别毗邻小南湖和西里湖。康熙皇帝驾临西湖,题书“花港观鱼”景名,当地官员用石碑刻于鱼池畔。后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游西湖又有诗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着鱼身鱼嘬花”。</p> <p class="ql-block">信步走在苏堤上,断桥边,我想起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成为了歌颂西湖的最美最恰当的千古传唱。白居易的《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三面千重醉,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这首诗写尽了西湖春日的旖旎风光,宛如人间仙境,妙绝千古。欧阳修的《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同样把西湖的美景形容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西湖十景的景名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学价值,集中表现的音律美、结构美和意蕴美。每个景名都是四字格式,四个音节巧妙运用汉字的四声和平仄,读起来抑扬顿挫、起伏相间、节奏鲜明、朗朗上口。</p> <p class="ql-block">苏堤春晓。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3公里。北宋 文人苏轼用疏浚西湖挖出的淤泥堆筑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堤,堤上建有六桥:映波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堤桥。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苏堤上杨柳夹岸,湖面如镜。</p> <p class="ql-block">最美人间四月天,好友相聚西湖边。苏堤白堤忆往昔,断桥难断话百年。</p> <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相传苏东坡在杭疏浚西湖时建成三座石塔,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等距离圆洞。月明之夜,塔中点燃烛光,洞形映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三潭印月景观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岛为核心,以月夜里在岛上观赏月、塔、湖的相互映照,月光、波光、塔影交相辉映,湖中有月、月中有塔、塔孔中又有月的美丽画面。呈现“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田”字形格局,是江南水上园林、亭台楼阁配以传统花木构成色彩绚丽的景致,与岛内外水光云天相映,象征了古代神话中的蓬莱仙岛。</p> <p class="ql-block">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p> <p class="ql-block">断桥残雪,位于白堤东端,早在唐朝就已建成。一般是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站在桥头放眼望去,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断桥还是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中许仙和白娘子的定情之桥。</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波光潋滟的湖上泛舟🚣看云烟染过的孤山⛰️听灵隐寺的飘渺钟声🔔感觉就此走失在西湖的光影柔波里,忘却了红尘俗世,心中一片安宁……</p> <p class="ql-block">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感恩毛主席!感恩共产党!感恩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强盛!人民一定会越来越幸福!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