堎下村幼儿园混龄班自主游戏案例——《滚轮大作战》

Sunflower

活动背景 <p class="ql-block">积木是一种具有高开放性,低结构性的材料,因此在幼儿园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并且由于我园最近购买了一些新的积木投放在游戏区,多种形状、高低、大小、厚薄不同的积木,孩子们对新积木特别的感兴趣,因此他们随心所欲地进行创造建构。在游戏中我观察到孩子们通过各种积木的组合搭建不同类型的轨道,以探索物体在斜坡上滚动的奥秘,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遇到并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滚轮挑战难度不断升级。&nbsp;</p> 活动过程与实录 (一)第一次游戏(搭轨道) <p class="ql-block">用不同长度大小的积木搭建有一定斜坡的轨道。</p> <p class="ql-block">接着他拿来长木板放在上面比划了一下,比了一下木板的长度之后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在木板的另一边用四个相同大小的小长方形积木竖着排列好,他说这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固定点</span>,接着他做了<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个</span>同样大小高度的固定点,并且在上面放了长度一样的长木板。<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他发现木板放上去的高度是相同的,</span>他说他想要有<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点斜坡</span>,于是他<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第一个跟第二个固定点上面同时横着放了大小一样的小长方形积木,他把长木板放上去之后瞬间就出现了斜坡</span>,他非常的开心,接着他又拿来两块长木板倾斜着放在地上他看了一下高度,之后拿来了很多的小正方形积木平铺在地面上,终于他的轨道搭建好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发现:</p><p class="ql-block">固定点的高度不同轨道就会出现斜坡。</p> 教师的分析与思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在搭建的过程中,我发现浩林小朋友会不断的去尝试木板的长度,然后及时的调整他固定点的位置,如果木板太长他会拉长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如果木板太短他会缩短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在游戏中他会自觉的去思考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及会愿意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且乐在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教师的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在浩林搭建的过程中,我一致的认为他是在玩火车轨道的游戏,于是游戏结束后,在师幼分享的时,我请浩林小朋友介绍了他的游戏,他说他要玩滚轮的游戏,在搭建好的轨道上滚动,只是在搭建轨道的过程中搭建了很久,所以今天没有玩滚轮,听完浩林小朋友的分享之后,其他小朋友们都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于是我决定第二天继续追踪他的游戏。</span></p> (二)第二次游戏(首次滚轮) <p class="ql-block">尝试用新的长木板搭建固定点,以及搭建轨道,这时候的木板是竖着摆放。</p> <p class="ql-block">小语跟浩林第一次尝试用圆柱体积木当作滚轮,在轨道上滚动。小语拿来了好几个圆柱体积木问浩林哪个可以用来当做滚轮,选好之后小语开始了滚轮游戏,可是滚轮一放上去,轨道立马塌陷了。</p> <p class="ql-block">于是他们用更厚的长木板搭建新的轨道,这时候他们的固定点是横着叠高。</p> <p class="ql-block">在新的轨道上进行第二次滚轮</p> <p class="ql-block">浩林找来了一个圆柱体积木当做滚轮,他开始在他的新轨道上进行第一次尝试。只见滚轮从起点快速的滚到了终点,但是滚轮到了终点之后由于没有物体挡着,就会滑走,这时候只见浩林小朋友拿来了几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小积木用围合的方法把终点给围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用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小积木在终点的位置做了一个围栏。</p> 教师的分析与思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在今天的游戏中,浩林小朋友利用同一物体在不同坡度滚动,他利用这些材料在不断的演变游戏,而且他们一次次调整着物体直接的长度与高度,创造不一样的条件,在体验和游戏中探索滚动的秘密。并且在游戏中他和小羽都能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与他人交谈,会分工合作,能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小羽在拿圆柱体滚轮的时候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轻重,大小等方面的特点,并用相应的词语进行描述。并且浩林小朋友在搭建轨道不同的固定点的时候会去数积木的多少,叠了多少层积木,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在最后滚轮轨道搭好之后,小朋友都想去尝试,这时候浩林小朋友会邀请别的小朋友轮流去玩,他知道大家喜欢的东要轮流,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教师的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在昨天的游戏中,我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火车轨道游戏,但是事实是滚轮游戏,因此证明小朋友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相信与支持幼儿,给他们足够的游戏时间,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他们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在游戏中遇到滚轮会到达终点后继续滚出去,立马想到在终点的地方用积木搭建一个围栏。</span></p> (三)第三次游戏 <p class="ql-block">在走廊搭建轨道,进行滚轮</p> <p class="ql-block">浩林先把几个固定点先搭建好,固定点从搭建一层到五层,在搭建固定点的时候,浩林小朋友会跟欣妍小朋友说:“我要三块木板,我要四块木板”,搭好所有的固定点之后浩林跟欣妍开始数他们每层固定点上面有多少块积木。</p> <p class="ql-block">在把长木板放在固定点时,长木板有点摇晃或者固定点之间距离太宽时浩林跟欣妍会合作移动木板与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或者垫高固定点的高度还增加滑道的稳定性。</p> <p class="ql-block">浩林欣妍开始了滚轮游戏</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滚动时浩林成功了,滚轮把终点的那块长方形积木撞倒了,浩林开心的说道:“我的技术很不错勒,沿着中间的这根线滚动,”接着他又试了一次,但是这一次滚轮没有滚到终点,他没有放弃,而是去移动木板的位置,他让吴欣妍小朋友去尝试,只见吴欣妍小朋友拿着滚轮在木板上来回的摩擦,但是滚轮还是在中间的位置从旁边滑落出去了。</p> <p class="ql-block">在滚轮滚到终点时,滚轮容易把终点的小长方形积木撞到,于是浩林小朋友拿来了一块厚的长方形积木,他说要在终点增加重量。</p> 教教师的分析与思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在师幼分享的时候浩林还有欣妍小朋友跟我说到他们的滚轮总会在旁边掉下来,我问他是什么原因,他回答到是因为上面搭建的太高了,没有围栏,没有用围栏是因为其他的东西都太矮了,其他矮的积木做不了围栏,所以他想了一个方法就是明天用垫子在高的地方做围栏,而且在滚动滚轮的时候要在中间滚动,如果在旁边滚下去就不会滚到终点,并且由于室内场地太小,他们今天选择在空旷的场地游戏,并且在游戏的时候他们能和同伴保持愉快的情绪,会向同伴表达自己的需求,然后游戏时能分工合作,浩林小朋友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游戏,敢于尝试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而且欣妍小朋友在活动中积极的去帮助浩林搬运材料,在游戏中发现轨道有晃动的情况下会通过比较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固定点的高度从而缩短或拉长木板,或者增加固定点的高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教师的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幼儿由于有了前几天搭建经验,今天在搭建固定点的时候能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多少块木板,会选择最合适的木板去搭建固定点,在搭建技巧上有很大的进步。</span></p> (四)第四次游戏(滚轮大比拼) <p class="ql-block">在昨天的原有的轨道基础上,浩林欣妍为他们的轨道又增加了长度,分别在<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起点</span>跟<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终点</span>增加木板,并且把起点搭建在了靠墙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木板太短,用手一碰木板就翘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浩林试着用积木压着,但是中间有一个大的缺口,浩林小朋友说:“用东西压着长木板靠墙的那边”。但是木板更加翘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于是用更长的木板当成轨道,并且用重一点的积木压着木板的一头。但是滚轮一放上去,木板会翘起来,或者直接掉下去,这时候欣妍小朋友发现原来是木板下面没有支撑物支撑,于是他们找来了大的圆柱体当作固定点(支撑物)</p> <p class="ql-block">搭好之后开始了今天的滚轮</p> <p class="ql-block">滚轮时出现了昨天的问题,滚轮在比较高的位置滚动时会直接从旁边滚出去,不会到达终点。</p> <p class="ql-block">这时候他观察到还有轨道旁边没有围栏,于是他跟我说:“老师,我还需要两块垫子,但是我去的太晚了小朋友把垫子都拿完了,”于是我说:“你可以再想想还有别的办法吗”过了一会只见他去豆豆那里又借来了两块垫子,接着他们开始了滚轮游戏。</p> <p class="ql-block">滚轮成功后他们开始了滚轮大比拼,看谁的滚轮先到达终点,在游戏中小朋友们都非常的开心。</p> <p class="ql-block">在滚轮游戏中,浩林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就是用垫子做的围栏总是倒”。</p> 教师的分析与思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浩林小朋友友在游戏中为了使游戏游戏增加难度,他会不厌其烦的去尝试,有很强的逻辑性,并且在分享时能基本完整的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在发现同伴不敢尝试滚轮游戏的时候,会鼓励对方,增加对方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并且在整个游戏中浩林小朋友能主动的发起活动,在活动中能出主意,想办法,能在游戏中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比如知道五块积木的固定点比四块积木的固定点多一块。在游戏中吴欣妍小朋友也会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在与浩林小朋友看法不同的时候,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且说出理由,而且在游戏中遇到困难会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比如滚轮会从高处滑落下去时会想到用垫子充当围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教师的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在原有的搭建技巧上面,今天浩林小朋友增加了轨道的长度,并且在游戏中我观察到了浩林小朋友在不断的创新探索新的游戏,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搭建轨道,但是在搭建的过程中他会愿意一次又一次的去摸索去实践,因此在游戏中我们要给予幼儿时间上的支持,相信他们能创造出更好的游戏。每一次遇到的困难都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相信这次用围栏做的垫子一直立不住,会倒的问题也能轻松解决。</span></p> (五)第五次游戏(隧道滚轮) <p class="ql-block">延续昨天的滚轮游戏,浩林小朋友他们发现用<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垫子做的围栏很容易倒</span>,于是吴浩林小朋友提议可以<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叫一个小朋友来扶着垫子</span>,这时候吴欣妍小朋友说:“我可以扶着”这时候浩林小朋友说:“扶着垫子的话那就没有时间玩滚轮的游戏了”,于是欣妍小朋友赶紧说那我不要,突然欣妍小朋友说道:“可以用一个东西来支撑这垫子,这样垫子就不会倒了”,说完她找来了两个圆柱体积木分别放在垫子的中间。</p> <p class="ql-block">接着浩林放了一块垫子在轨道上面,说这是一个屋顶,隧道,接着他们开始了今天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一个个小小的圆柱体在轨道上面滚落,滚轮一个个的全部落在了终点,他们都露出了胜利的欢呼声。</p> 教师的分析与思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在通过这几天的滚轮游戏,我发现小朋友们能自己发现问题,并且会自己解决问题,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于是我在浩林拿着表征给我记录的时候我问他今天又遇到什么问题吗,他说有,还是轨道搭建的问题,由于他移动了木板的位置,因此会有一个小小的缝隙,他说在这个缝隙的地方滚轮会卡住滚不下去,我问他有什么方法解决,他说把缝隙给缝合就好了,于是我在想接下来的游戏该怎么继续,于是在师幼分享环节我让全班幼儿观看了浩林小朋友玩的滚轮游戏,问:“小朋友们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想玩吗,小朋友都说想试一下,”我看小朋友们的兴趣很大,于是又问:“那你们除了浩林小朋友的这个玩法,还有没有新的更好玩的玩法”这时候我班聪明的吴俊漪小朋友说:“可以增加那个木板的坡度,这样滚轮滑下来的速度就会变快,就会很快速的滚下来,现在滚动的速度有点慢。”这时候浩林小朋友也十分的赞同,连忙说到:“对哦,那样的话滚轮就会滚的很快”,于是我也提议到,那感兴趣的小朋友明天可以一起去尝试一下。</span></p> 教师的策略及支持 <p class="ql-block">  在传统的游戏观念中,总觉得积木区就应该被设定为建构游戏,但是在安吉游戏的游戏场上,孩子们的游戏不受空间、材料、环境的约束,可以尽情地开展自己喜欢的游戏。看似简单地滚动,孩子们看起来并没有玩出什么花样,甚至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也还是在重复进行着简单、单调、不够精彩的滚动。但是观察后你会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滚动一点都不简单,他们的每一次滚动都是有变化的,就像游戏中,孩子们从同一物体在不同坡度滚动;再到后来的同样物体不同坡度的滚动比拼。每天孩子利用这些材料在不断的演变游戏,而且他们一次次调整着场地、物体,创造不一样的条件,在体验和游戏中探索滚动的秘密。</p><p class="ql-block"> 因此为了让游戏与教学的相互融通,我将在《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下,在“安吉游戏”的理念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是否足够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是否抓住了有价值教育契机?是否为幼儿提供了实践的平 ,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后反思,是促进专业成长的自我检测。我将继续保持科学细致且有目的的观察,分析幼儿行为表现下的经验生成,挖掘幼儿无限潜能,帮助幼儿走向深度学习,同时积累自身教育教学经验,为幼儿成长提供保障!</p> 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p class="ql-block">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同伴交往,相互学习游戏经验,并且在游戏中幼儿是自发、自主、自由的,在此次游戏中给幼儿提供了去经历去尝试的机会,在探究的过程中幼儿表现出顽强的探索精神和思考能力,他们从游戏中不断尝试缩短拉长木板与固定点之间的间距中受到启发,并迁移前期游戏经验,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经验,从“平面滚圆柱体积木——斜坡滚圆柱体积木——增加斜坡长度滚圆柱体积木——增加斜坡坡度滚圆柱体积木”的游戏进程可以看出幼儿在不同阶段对于滚动条件的探索实践,孩子们从初步探索圆柱体积木滚动的条件,到深入探究圆柱体积木物体在不同长度坡度的斜坡滚动的特性。可见“斜坡”的加入丰富了幼儿关于同一形状的物体在斜坡不同位置滚落的速度与冲击力的认知经验,综上,在对滚动与斜坡已经积累一些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幼儿通过摆弄、尝试,试误、体验,获得新的经验,而经验的获得又不断推动着幼儿继续探索,从而产生再一次的新经验。</p>

游戏

滚轮

小朋友

积木

固定点

浩林

木板

搭建

轨道

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