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幼儿成长、教师先行——东瓯逸璟幼儿园公开课评比活动🏫

🌈东瓯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城关区教育局2023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幼儿园“三抓三促”行动见实效,不断优化园所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的指引,我园定于4中旬开展了公开课观摩评比活动。为园所教师创造一个相互交流、合作、探索的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p> 精心备课 用心研磨 <p class="ql-block">  活动前,老师们充分准备,本着“以幼儿为本,让孩子在游戏中发展”的理念,认真选课、精心备课、用心研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各展所长。</p> <p class="ql-block">通过不断的选材、设计,老师们确立自己的活动内容,并进行抽签选择授课次序👏👏👏</p> 百花齐放 教学相长 <p class="ql-block">活动中,教师们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通过情景游戏、操作材料、分组操作、分享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此次优质课堂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中班社会——《马路上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范小雪</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4-5岁幼儿要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同时《纲要》中指出要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交通标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它对人们的交通行为起着禁止、规范、指示的作用。对于中班孩子来说,马路是他们熟悉的环境,每天行走在马路上,交通标志天天见,而且孩子对马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等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并不能准确地表达并遵守它们,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马路上的标志》,通过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并懂得遵守其规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大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社会——《会说话的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辛小艳</p><p class="ql-block"> 结合大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的过程,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纲要》指出大班幼儿要乐于参加各种活动,乐意与人交往,乐于合作,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规则,同时在支持幼儿创造性表达的基础上,让幼儿知道我们的手不仅可以干活,还能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我以幼儿兴趣点出发,希望引导幼儿通过感知,观察,理解,思考,了解不同的手势语的意义,了解不同职业的手势语,以及特殊群体,激发幼儿的爱心,同情心,体验活动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3⃣️小班社会——《各种各样的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王临娥</p><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同时在《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要不断发展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小班幼儿已能辨认出一些常见的汽车,于是,我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这节“各种各样的车”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了解各种车辆。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体会它们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4⃣️大班社会——《中国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马雪寒</p><p class="ql-block"> 《纲要》指出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 ,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了让孩子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及使用礼仪,体验用筷乐趣,知道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产生自豪感,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环节动静交替,借助现代化手段、提供实物、图片及视频,调动幼儿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主动观看、感知、体验。借助一双筷子,让孩子学会正确使用筷子的同时,懂得用筷礼仪 ,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明白筷子有着美好的寓意,它凝聚着中国人智慧,萌发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5⃣️大班社会——《名字的秘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魏宏星</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的名字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借助对名字的了解可以进一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每个人的名字都是独特的,幼儿通过了解自己的名字感受自我的独特。大班孩子对文字敏感且感兴趣,熟悉的名字中的汉字满足孩子的认知需求,姓名是一个人的名片,而中国人的姓名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质之一,但是许多小朋友并不能有意识的认识到自己的姓和名字有着怎样的意义,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指南》中社会领域也提出:“适当的向幼儿介绍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由此生成我们这节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6⃣️中班社会——《交通标志作用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马馨雨</p><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幼儿要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同时《指南》中社会领域指出4-5岁幼儿要学会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遵守基本规则。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并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在规则意识方面需要加强,所以我选择了生成了此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7⃣️小班社会——《送玩具回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兰红</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要结合具体的情景,指导幼儿学习整理物品的基本知识及技能,在成人的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同时《纲要》中也指出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共物和公共环境。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的行为习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的。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蕴涵着许多看似平常的活动,其实这正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大好时机。小班幼儿在活动中很喜欢玩玩具,但是会把玩具散落的到处都是并且在结束后不能够自觉的收拾好玩具。为此,我设计了本次的活动《送玩具回家》,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够学会收拾玩具,并养成及时收拾玩具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8⃣️大班科学——《怎样让蛋🥚浮起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史丽</p><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怎样让蛋浮起》来这节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去操作、实验,并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蛋,是孩子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食物,非常熟悉。通常情况下,蛋在水里是会下沉的,加入何种材料后可以使它浮起来?为什么?让孩子在操作中获得新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9⃣️小班健康——《保护五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张丽</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要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三米左右的距离等。同时在《纲要》健康领域中指出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很有必要让他们认识、了解五官的名称、用途以及如何保护五官,为此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五官,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的作用,学会一些简单保护五官的方法,发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班美术——《棉签画画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赵丽娟</p><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同时《指南》中艺术领域提出幼儿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本班幼儿在美术方面比较薄弱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对美术活动感兴趣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1⃣️小班语言——《小老鼠🐭去画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彭丽君</p><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在《指南》语言领域的目标中指出3-4岁的幼儿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并且提出幼儿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以简单句为主,所以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特地设计了本节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红、黄、绿基本颜色的认知,拓展幼儿对相关颜色事物的认知经验,让幼儿在活动中多想、多说,与绘本充分互动,从而调动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激发幼儿表述的欲望,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2⃣️大班社会——《节约用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林红琴</p><p class="ql-block"> 日常生活中,水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水是生命之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会发现孩子们多多少少存在着浪费水的现象,为了增强幼儿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让幼儿了解水的作用和水的重要性,让幼儿从小形成节约资源的观念,并了解缺少水会给我们带来的困难,从而懂得节约用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3⃣️中班科学——《🥬蔬菜哪个部位可以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张梦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4⃣️大班社会——《地球🌍爷爷生病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任婷</p><p class="ql-block"> 地球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人类生存在地球里,保护地球人人有责,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生活无忧,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大班幼儿要有爱护身边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所以我设计了本节课《地球爷爷生病了》通过直观的图片观察,让幼儿感受破坏环境的危害,再来讨论如何保护地球,作为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为幼儿提供探索的可能,并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再通过垃圾分类的游戏更一步提高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5⃣️小班社会——《我和椅子🪑做朋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庞月莲</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的慢而包办代替。《纲要》中也指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我发现本班幼儿在坐椅子和搬椅子的过程中出现了,摇椅子、摔椅子、拉椅子的现象,为了让幼儿学会正确搬、坐椅子,养成爱护椅子的习惯,</p> 以评促教 浸润成长 <p class="ql-block">  让教学有“温度”,让研讨有“深度”,教学活动结束后,每位教师就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组织等进行具体分析与反思,从多个角度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并针对执教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提出可行性的意见与建议。</p><p class="ql-block"> 余园长也指出,开展公开课的目的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深切认识到自己教学方面的优势与弱项,取长补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此次公开课观摩活动,为本园教师们创造了一个充分展示的机会,也给教师们搭建了一个观摩研讨、学习交流的互动平台,体现了教师们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用更加专业的理念,引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断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p>

幼儿

教师

活动

授课

指南

指出

纲要

小班

社会

本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