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母努力,孩子上进 父母垂范,孩子受益</p><p class="ql-block">李镇西老师曾说,学校教育再好,也不过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孩子和孩子在学校时所有的比拼,拼到最后,可能拼的就是爹妈,只不过拼的不是爹妈的财富、职务等,而是父母的教养、格局和家庭教育的质量。</p><p class="ql-block">一位母亲看到孩子用手机上网打游戏,就试图从儿子手里争夺手机,她声嘶力竭地嚷:“你就知道上网打游戏,成绩考得那么差,还要不要脸?”没有想到的是,七、八岁的男孩反击她:“你凭什么说我?你不也天天上网聊天,刷淘宝,我们家的钱都被你花光了。”</p><p class="ql-block">“我是大人,你能和我比?”她有点气急败坏。</p><p class="ql-block">“大人怎么了?大人就不要学习吗?”</p><p class="ql-block">若父母总是“手不离机”,已经无声地向孩子传达:我觉得玩手机比学习更重要。沉迷手机的父母不仅给孩子做了坏榜样,还破坏了家庭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了孩子不学习的借口。</p><p class="ql-block">无独有偶,曾经有位父亲上学时成绩很差,后来努力打拼以后,有了些小成就,但读书差的心结始终存在。有了孩子之后,他对孩子寄予厚望,给孩子请了各种老师,希望他学有所成。但父亲没有意识到,孩子一直在暗中观察自己。</p><p class="ql-block">有一天,父亲在催促孩子读书的时候,孩子回怼了一句:你只是让我读书,自己却在一边瞎乐,你都不喜欢读书,为什么一定要我喜欢?</p><p class="ql-block">是啊,只因父母是大人了,就可以不去读书,不去学习了吗?为什么你们不喜欢读书,偏偏让我读书?</p><p class="ql-block">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大师,善于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教育孩子,若用行动来教育,孩子就会跟着做,若用空话来教育,只会导致争吵。与其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如给孩子做好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p><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的最美境界,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当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的优秀也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努力追赶的标杆,父母努力向上的形象,会带给孩子无穷的成长动力。</p><p class="ql-block">很多人成了家长之后,便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放置在了孩子身上。尤其是很多母亲,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放弃了自我,每天围着孩子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都付诸于对孩子的陪伴和照顾上。就像一棵停止生长的树,总会逐渐叶黄变枯。</p><p class="ql-block">很多夫妻渐行渐远,其实不是因为三观不合,而是我已经在成长的路上,走了很远,而你还在原来的位置停驻不前。朋友也是如此,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当停止不前,不再学习,不再更新自我的父母,面对求知欲旺盛,学习意识和能力极强的孩子,两者信息和知识的差距,会让孩子觉得父母这也不懂,那也不会,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了。</p><p class="ql-block">于是,父母的建议对于孩子来说,不再是价值满满,亲子之间的沟通不再同频,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父母所能带给孩子的正能量也越来越少……不知道大家平时看不看新闻,49岁的朱腾强在天命之年顺利通过司法考试,登上了热搜。我们都知道,私发考试是很难的,他之所以参加这个“天下第一考”,是因为女儿是学法律的,为了跟女儿有更多共同话题,交流时不说外行话,所以才想着去法考。朱腾强最难克服的就是“遗忘”,一是自己年纪不小了,二是法考知识点多,总是记了就忘。在反复复习中,他渐渐找到了解决方法——思维导图,通过导图将知识点串在一起。看到爸爸这么努力,女儿也对法考充满信心。目前,她已经保研到北京大学攻读法律硕士。她女儿告知记者,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成就,离不开父母从小的教育和家里的学习氛围。</p><p class="ql-block">为了和孩子进行同频交流,不至于说外行话,朱腾强选择了自学,选择了学习和成长,这不仅能够让孩子更愿意和他交流,而且还会给孩子一生的学习带来示范引领,让孩子真正懂得活到老,学到老并非老人家们的一句古话,并非学习型社会的一句口号。</p><p class="ql-block">“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p><p class="ql-block">此时,教育无需多言。父母们对生命的理解,便是家庭的温度;父母对孩子心灵成长的支持,便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家庭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课堂,父母永不放弃的自我成长,不断学习、反省、践行,不断地自我重构,只是为了不负此生,让孩子永远看到希望,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