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乡愁,是在外谋生游子的思乡之切,是老家里的一砖一瓦,家中亲人的一颦一笑;乡愁,是城镇化过程里新城镇人口面对钢筋水泥林立高楼时,心中深深的缺失感,看着融不进的城市,望着回不去的故乡时的惆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乡愁”折射出了更多是“乡村振兴”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从来不是舍一取一的关系。一直以来,我们常常认为城镇化是人民富强,生产生活水平卓越提升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率越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越好。然而,在推进城镇化的历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更多的是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关系,因此,各地在这个问题上,不可模糊认识,有所偏倚,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推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p><p class="ql-block"> 城镇化需要人,乡村振兴也需要人,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不过,这并不意味这一定会造成人才争抢,导致一头沉。因为两者所需的人才各有差异,城镇化人才以二三产业为主,乡村振兴人才则主要聚集在第一产业。我国当前人口基数大,依托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大学等教育体系、科学培育人才,合理引导人才有序流动。只有各尽其才,因艺受任,百事俱矣,则富强不足谋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