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情演绎、展示真我风采”辽阳市第六中学小学部课本剧挑战赛

辽阳市第六中学小学部

<br>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化长廊,数不胜数的名人名著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细数小学时代的卷卷课本,回味无穷的经典名篇囊括着智慧的结晶。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第六中学小学部于4月19日举行了课本剧挑战赛。大赛分为高年部和低年部两场举行,共计21个班级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表演。<div> 出席本次活动并担任评委的领导有:辽阳市第六中学校长张钧臣、党总支书记孔玉玲、副校长魏元春、副校长刘雯、第十一中学副校长刘凯、第六中学教务主任张瀚鸣、师范附小大队辅导员林琳、第七中学教务主任张凯<br><div><br> <br></div></div> 语文课本剧吸引着千百万颗稚嫩向上的心,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课堂上老师把教材中的人物娓娓道来,舞台上小演员们让教材中的人物粉墨登场, 在教师和同学们的二次创作下,小演员们把文章读活读透化身为课本中的人物,一场场别出心裁的剧目精彩上映,小演员们倾情投入,以真挚的感情、惟妙惟肖的神态把人物演绎的淋漓尽致。 暮春四月,轻风和煦,她送走了美丽的春天,呼唤着热情的夏天,也呼唤着我们的雏鹰再次起飞。二年组的同学为大家展示开场舞《春晓》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盛世将颓,临渊而侧的岁月里,小小少年也知守护河山。四年三班的同学演绎了红色经典故事《小英雄雨来》。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一代巾帼英雄花木兰,忠孝节义,代父从军的传奇英雄故事流传千古,花木兰的美名代代传扬。四年一班和五年三班的同学分别演绎了经典故事《花木兰》。 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甚至没有教科书!你可曾知道,一位革命先辈为了一捆教科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四年二班的同学演绎的课本剧《珍贵的教科书》。 《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的列御寇创作的寓言故事。该故事讲述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雷神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及村民们的坚持不懈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今天,五年二班的同学将这个故事重新演绎,希望能带给大家新的感动,将愚公移山精神发扬光大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成长的烦恼,实在是太多了,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说也说不完!我们的同龄人麦小米最近也很烦恼,她在烦恼什么呢?在经历、面对烦恼的过程中,她又收获了什么呢?五年四班同学带来了《麦小米的烦恼》。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吴谋士大多主张降曹,鲁肃主张孙权联合刘备抵抗曹操,他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众谋士,便请诸葛亮来当说客。五年一班的同学们带来的课本剧《三国演义之诸葛亮舌战群儒》。 高楼独上,仰天长啸。民族英雄岳飞将军一曲《满江红》诠释了爱国主义的真谛。一股碧血丹心的报国气息迎面而来。继承发扬“精忠报国”的精神遗产,我们责无旁贷。六年三班同学带来了情景剧《满江红》。 2023年一堂普通的班会课上,学生们正在讲述历史上爱国人物的感人事迹。然而,这堂普通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却又有了一段不普通的经历。到底是什么呢?六年二班带来的课本剧《致敬先贤,强国有我——跨时空对话》 把鲜美的鱼汤端给同志,自己却咽下鱼骨、草根。老班长牺牲了,但留下的鱼钩却永远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六年一班带来的《金色的鱼钩》 你们喜欢小壁虎吗?你们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途吗?一年二班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小壁虎借尾巴》。 不劳而获,总想着天上掉馅饼的美事,这样的人终将一无所获。一年一班表演了《守株待兔》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子女成家立业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婚礼的场面也是极为喧闹喜庆的。人类的婚礼我们当然都很熟识了,那动物界的婚礼又是什么样的呢?一年三班小朋友带来的绘本剧《老鼠嫁女》 从前有一只小青蛙,他住在一片脏兮兮的烂泥塘里,他想把烂泥塘卖掉搬家去城里,可谁也不想买。这可怎么办啊?难道小青蛙要一直住在烂泥塘了吗?二年四班的同学们演绎了《小青蛙卖泥塘》。 森林里的小狐狸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帮助自己逃脱了险境。<br>二年三班的同学带来的《狐假虎威》<br> 这是一则关于快乐,共享美丽的故事。快乐就像花籽,会感染所有人,这些花籽落在哪里,就为哪里带来一片芬芳,带来一片欢乐。二年一班带来的《开满鲜花的小路》。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走在西天取经的路上,跋山涉水,降妖除魔,忍饥挨饿,今天,他们来到了白骨精的地盘,揭开了三打白骨精的序幕,二年二班同学带来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有一个小女孩还没卖出去一根火柴,她饥寒交迫的在街上走着,她一次又一次的点燃火柴,一次又一次的看到了希望,她的结局又会如何呢?由三年四班的同学演绎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让评委老师沉浸其中,潸然泪下。 童话是童年缤纷梦想的展现,童话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是令人向往的,美丽的童话带给我们七彩的梦,在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里,让我们共同聆听花开的声音,三年三班带来的《七色花 》。 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有一天,铁罐又向陶罐发起了挑衅……由三年二班的同学带来的《陶罐和铁罐》 曾老师和同学们带来的《少年中国说》 从白雪公主到孙悟空,从中外名著到自编自导。原来名著也会说话,课本也会唱歌。因为创造,因为融入,书本也变得可亲可爱,课堂也变得如诗如歌。本次课本剧大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师生们在揣摩角色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让文字变得更鲜活,服装与头饰的完美结合,音乐与舞蹈的协调统一,各种道具的恰当运用,美轮美奂的场景烘托,令场下的观众掌声连连。<div>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验了阅读、创作的乐趣,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让我们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div><div><br></div></div></div> <br><br><br><br><br><br><br><br>

同学

课本剧

带来

三班

二班

演绎

故事

一班

小演员

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