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电话一摇,小哥哥小姐姐们便开始了魅力湘西3日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湘西行—凤凰古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DAY1:</span>长沙市—凤凰古城</p><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2010年底约5万人口,由苗、汉、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2001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虹桥之夜</p><p class="ql-block">沈从文先生于193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边城》,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描写的 湘西 ,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状写 湘西 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 湘西 人的心灵之明净。</p> <p class="ql-block">沱江、跳岩</p><p class="ql-block">凤凰它是一个艳遇之都!它是一个不夜之城!它是一个来了不想走的、走了很想回的地方!到那里可以感觉浓烈的苗族文化!也能感觉土家风情!体验一把沈从文书中的边城~</p> <p class="ql-block">青石板铺砌的长街</p> <p class="ql-block">18岁的小姐姐们</p> <p class="ql-block">崇德堂,江西富翁裴守禄在1884年修建的,南方四合院,两层楼。</p> <p class="ql-block">湘西行_芷江</p><p class="ql-block">DAY2:抗日受降纪念馆</p><p class="ql-block">芷江 ,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在那里,有二战期间远东第一的空军基地,于是有了中国 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芷江 作战”,也成为了抗战受降地。</p><p class="ql-block">湘西 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 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 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 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 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湘西 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雪峰山东 麓的洞口县 的高沙、江口 、青岩、铁山一带。战役以日本 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 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 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1日至23日举世瞩目的受降会谈在芷江举行。</p><p class="ql-block">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作为投降使节,在湖南芷江与中国受降代表商定日军向中国军民投降的所有事宜,交出了日军在华兵力分布图,并在投降时的注意事项备忘录上签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回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利用太和塔内部1、2层空间建成,占地10532平方米,布展面积5000余平方米。这个展览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办的,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战中流砥柱”、“抗战重要后方”、“六次浴血会战”“湖湘抗日英烈”“历史告诉未来”6个部分组成。共展出珍贵历史照片900余张,文物文献500余件,场景10个,多媒体20处,油画和国画19幅,雕塑10组,并采用了照片、实物、模型、投影、场景复原等多种先进展示手段,全方位、立体式再现了湖南人民浴血抗战的光辉历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p><p class="ql-block">芷江自古以来这里就有黔滇门户之称。抗战时,想要去西南大后方,只有公路和飞机,芷江是唯一通道。而对当时的陪都重庆来说,芷江是前方要地,又是大华北前方战场的后方要地,</p><p class="ql-block">芷江机场是二战中仅次于昆明空军基地的盟军第二大军用机场,是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飞虎队的大本营。</p><p class="ql-block">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大会战是“湘西会战”(雪峰山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就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也称“芷江战役”。</p><p class="ql-block">湘西会战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2个月后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芷江受降纪念坊),中国的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位于怀化芷江县,是中国人民接受侵华日军投降旧址,也是全国一家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专题性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23日期间,国民政府在此举行受降仪式。受降纪念馆主要建筑有受降纪念坊、受降会场等。其中受降纪念坊被誉为“中国凯旋门”,通高8.5米、宽10.46米、厚1.15米,青砖水泥衣,上端形如“山”字,四柱三拱,嵌沅州紫袍玉带石。上受降会场包括按原貌恢复的受降会场和受降资料陈列,为40年代典型兵营式建筑,采用声光电高科技手法陈列展出国家重要文物和重要文献资料上千件。纪念馆同时还有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室内陈列的桌、椅、沙发都是当年的原物。离此不远处的芷江机场,曾是二战时期盟军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飞虎将军陈纳德的中美混合大队和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曾以此为基地。机场附近的中美空军联队俱东部和机场指挥塔现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1日至23日举世瞩目的受降会谈在芷江举行。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作为投降使节,在湖南芷江与中国受降代表商定日军向中国军民投降的所有事宜,交出了日军在华兵力分布图,并在投降时的注意事项备忘录上签字。</p> <p class="ql-block">原來淽江有著這樣重要的歷史見証,有幸到此一訪。懷緬先烈的英勇。</p><p class="ql-block">最難得的是,當年日蔻簽投降書的房子及傢俱,皆保持原貌,可見有心人的心思。</p> <p class="ql-block">龙津风雨桥: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修复的风雨桥为世界最大的侗乡风雨桥,该桥还获上海世界吉尼斯记录。这座横跨于湘江支流舞水河的芷江龙津风雨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历经沧桑四百余年,旧时叫龙津桥,俗称江西桥,因桥像条乌龙横卧舞水之上,又号称乌龙桥,是居住于此的侗苗同胞渡河和避风雨遮太阳、送阴凉避暑热、唱歌跳舞、劳累了的侗苗民们晚上小憩闲谈的游玩之地。</p> <p class="ql-block">芷江天后宫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妈祖庙,整个妈祖庙融古代建筑、浮雕艺术于一身,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其前坊后宫的石坊上刻有五十幅浮雕,栩栩如生,雕刻技艺精湛,有“江南第一坊”之称。</p> <p class="ql-block">DAY2(晚上):芙蓉镇 </p><p class="ql-block">芙蓉镇位于 湖南 省 湘西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永顺 县,原名王村镇,因拍摄电影《 芙蓉镇 》后,于2007年8月更名。</p><p class="ql-block">电影《 芙蓉镇 》是 上海 电影制片厂1986年摄制的剧情片,由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于1987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映 。</p><p class="ql-block">该片根据古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 芙蓉镇 上的女摊贩胡玉音靠劳动致富,却在从“四清”到“”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中饱受迫害,她与“右派分子”秦书田在共患难的过程中产生真挚爱情,共同迎来拨乱反正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这家店就是当年刘晓庆拍 芙蓉镇 的店,刘晓庆给这个镇的不少人带来了财运哦</p><p class="ql-block">吃了心心念念的米豆腐,我们便在 芙蓉镇 上溜达了一圈。感觉到这种地方,整个人确实要轻松很多。因为这里全是游人,你看不到任何人步履匆匆。每个人都是闲庭信步一样,这里停停,那里瞅瞅。看到好吃的,就吃,看见好玩的,就停下来拍照玩耍。也许生活就应该这样,无忧无虑,随性而为。——呵呵</p> <p class="ql-block">一台歌舞剧,浓缩800年土司记忆</p><p class="ql-block">刚进入景区,气势恢宏的摆手堂前,记者欣赏了一台气势恢宏、奇幻绚丽的视听盛宴。</p><p class="ql-block">天为幕、山为屏、水为台,星空之下、瀑布之上的绝美山水舞台中,民族史诗实景演艺《花开芙蓉·毕兹卡的狂欢》,正浓情上演。</p><p class="ql-block">一支“穿云箭”划破夜空,英勇的土家族士兵手持盾牌,为保卫家园而出征战场;先民们围火而舞,跳起了声情并茂的“茅古斯”舞;酉水号子,喊出土家男儿的阳刚与倔强;西兰卡普(土家织锦),绣出土家少女的恬静与温婉……</p><p class="ql-block">出嫁、出征、凯旋、新生,高潮迭起。土家哭嫁歌、摆手舞、酉水船工号子等1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接连上演,世居于此的土家人,用自己丰富的传统文化,讲述族人波澜壮阔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明嘉靖33年冬,溪州土司临危受命,开赴东南沿海抗倭。正值年关,土王彭翼南决定提前过年,让士兵团完年再赴前线。随后,3000多名土家族士兵从王村出发,在抗倭战争中屡建奇功,荣获“东南战功第一”。</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每年的腊月廿九,土家族人都起得极早,效仿先祖,在仓促、紧张的气氛中,过上一个“赶年”。千里征程的风霜,悍不畏死的嘶喊,民族大义、家国情怀,一切的一切,都永远留在记忆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0年,景区将这段历史搬上舞台,每天在景区巡演,风雨无阻,至今已吸引300多万名游客现场观看。</p> <p class="ql-block">飞瀑流泉为乐,吊脚楼群为席。</p><p class="ql-block">芙蓉镇大瀑布旁,一家家“网红酒吧”“网红民宿”前,不少年轻人忙着拍抖音直播。瀑布两岸,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一览无遗,上万盏南瓜灯在夜空中随风摇曳,煞是壮观,正如沈从文所言:“傍山作屋,重重叠叠……入目景象清而壮。”</p><p class="ql-block">这些土家吊脚楼历史悠久,现在华丽“转身”,成为炙手可热的民宿。很多游客来了,要在吊脚楼住一晚,这才算真正到过芙蓉镇。</p> <p class="ql-block">芙蓉镇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从河岸依次铺开,把它们串起来的,是五里石板街。</p><p class="ql-block">石板街的两侧,高低错落地挤着各类商铺。明清时期,因舟楫水利之便,芙蓉镇素有“小南京”之称。</p> <p class="ql-block">DAY3:红 石林 </p><p class="ql-block">红石林国家地址公园,是一片非常有特色的喀斯特地貌,位于 湘西 自治州 古丈 县境内,以酉水河为界与 永顺 县 芙蓉镇 隔河相望,距离约15公里。据说红 石林 曾经是奥陶纪的海底,经过五亿年海底变迁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含铁元素形成的红色又有丹霞地貌的感觉。喀斯特地貌在我国 云南 、 贵州 两省分布较多,以灰色 石林 为主,像红 石林 这样的“红皮肤”现在是全国唯一的。</p> <p class="ql-block">五朵金花</p> <p class="ql-block">红 石林 隐秘在 湘西 的山谷中,交通不是很方便,没有直达的公共交通,大多是 自驾 或在 芙蓉镇 包车前往景区,游览完毕后当天返回 芙蓉镇 。景区周边没有相关配套设施,没有住宿也没餐饮。</p><p class="ql-block">作为 中国 唯一的红色碳酸岩 石林 ,石头晴红雨黑、晨昏有别</p><p class="ql-block">融红、秀、峻、奇、绝、古于一身的红 石林 国家地质公园堪称“武陵第一奇观”</p><p class="ql-block">色彩鲜艳,造型优美的奇峰 石林</p><p class="ql-block">红色的 石林 、石崖、石墙、石峰分布在群山中,还有天、地、人池藏在其间。</p> <p class="ql-block">致敬98岁的老军人(北京军区)。</p> <p class="ql-block">海底隧道</p> <p class="ql-block">俯瞰天池</p> <p class="ql-block">彩色石林、宝藏坪</p> <p class="ql-block">欢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谨以此片送给最亲爱的哥哥,祝哥哥生日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