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趣的轨道 3月27日初次尝试</p> 游戏缘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了让班级幼儿能主动地参与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体验建构游戏带来的乐趣,尝试不同材料、不同难度的物体进行搭建,磨炼幼儿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孩子们通过讨论进行了有趣的轨道搭建游戏。<div>孩子们在游戏前的讨论中就设想了多种轨道搭建方法以及用到的材料,女孩们首先想到的是用圆柱积木和积木的目板搭起一个较窄的轨道。<br></div> 在搭建的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萧逸发现圆柱和圆柱之间的距离不符合长条积木的长度,导致第二块积木无法搭在圆柱体上面。雅婧说:挪一下最矮的那一组圆柱就可以了。 于司晨用长方体的积木和长条积木搭建了一个长长的轨道,中间还放置了一个滚筒做“山洞隧道”。 另外一组女孩用长方体的积木搭建起支撑,同样用了长条木板作为轨道,并在第一时间就用篮球进行了尝试。她们发现球总是滚到一半就出现脱轨现象。 浩鑫和光泽用雪花片围成了一个封闭的区域,用来保证球不会滚到别的地方去。 张瑞涵、徐闻页用梯子和大的木板搭建起了一个比较顺畅的轨道,还设置了拐弯。 刘建非、王德宥、王炜皓的轨道也初见规模。 赵城菲用三块长条积木并排搭建了一个较短的轨道。 萧逸的轨道在变了很多次后,还是遇到了麻烦,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不断的调整也在不断的思考,怎么样才能让轨道搭建的有坡度还能衔接的很好。刘依柔说:因为中间都断层了,两块木板没有连接到一起,球滚不过去。 第一次游戏后,我带领孩子们进行了视频回顾和分享,请孩子们说一说在搭建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如果再一次搭建我们应该怎么做。在讨论中,大家都觉得赵城菲的宽的轨道更能保证球在滚动的过程中不会掉落。我问:为什么?张峻然说:因为她的表面积比较大。在第一次的尝试和探索中,孩子们有分工、有合作、有争执也有协商,更多的是互相学习。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趣的轨道 3月29日再次尝试</p> 第二次搭建轨道,孩子们的想法都有了改变,光泽、建非、新尧借鉴了赵城菲的三块长条积木并排搭建的方法,还用长方体的积木在两边搭了“护栏”。 司晨的轨道延用了上次的思路,只是加宽了轨道。 司晨的轨道基本完成,仍然有“山洞隧道”。 孩子们进行了初次尝试。 女孩们用梯子和木板搭建起了小朋友们可以参与进去的轨道。 在第二次的搭建探索中,孩子们的欢呼声明显多余第一次。 <p class="ql-block">有趣的轨道表征</p> 教师反思:建构游戏是幼儿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操作建构物体或材料,使之呈现出一定的形式或结构的活动。幼儿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搭建(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对称等),实现自己搭建的需求及愿望,在活动中,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来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问题老师不是急于给与帮助,而是多问为什么和怎么办,把问题交给孩子,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在游戏中,孩子们结合生活中的经验,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同时在游戏中体会与同伴交往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共同搭建的快乐和成就感,不仅丰富了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的和谐、全面发展。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