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读过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吗?祥子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农民,他走出黄土地奔向城市当起了人力车夫。他的梦想就是哪天挣多了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给祥子以深切的同情。祥子现在早已作古,而祥子的职业依然存在,不同的是时代变了,以此谋生者的社会地位也变了。因此我们在仍然给予当代的“祥子”以同情的时候,心里更多了一层复杂的感受。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万告急</div><br> 2003年8月11日下午,在神火大道与团结路交叉口,一辆机动三轮摩托车因为拐弯太急发生侧翻,将一10岁小女孩的右腿砸断;8月15日,在新建路一位退休干部骑三轮车与一辆摩托车发生相撞,老干部与骑摩托车的妇女同时受伤被送进医院;8月22日,在文化西路一辆营运三轮车为拉客突然掉头猛拐,与一辆疾驶的摩托车相撞,造成摩托车上的两名女子同时摔伤,骑三轮车的中年男子逃之夭夭。我们从交警事故处理部门得知,涉及市内三轮车的交通事故逐年逐月上升,目前三轮机动摩托车的交通事故已占到市区内全部事故的30%以上。三轮机动摩托车已成为市区交通事故的无情杀手。<br> 因三轮车交通管理涉及到的警民冲突也在不断升温,三轮车交通管理已成为一大难题。据交警一大队副大队长介绍,三轮车管理存在着四难:一难在跑。三轮车主见到交警纠章,能跑就跑,一跑了之;二难在捣。三轮车违章者往往以家庭困难为由,拒不接受处理,让交警奈何不得;三难在找。如果交警查扣其三轮车,他们就托人说情,有一个老汉居然找到素不相识的公安局领导和市领导,要求交警手下留情;四难在咬。如果交警执法严格,个别品质不好的人会恶人先告状,打电话投诉交警态度不好或私下收钱。因此,交警在管理三轮车时存在着严重的畏难情绪。交警支队政工科科长介绍,从我们收到的群众举报电话来看,三轮车管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民警形象和城市品味。<br> 近一个时期来,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市创建办、优化办关于三轮车管理的批示件象雪花一样飞到交警支队。市人大代表等在议案中提出,“商丘市不合格及拼装的三轮车满街乱跑,该现象与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不相适应,极大地影响了商丘市容和城市品味。”市政协委员在提案中说道“目前,我市小三轮摩托车特别多,这是其它城市所罕见的。小三轮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交通问题。”他们建议立即加强管理,杜绝野蛮拉客、违章行驶现象。同时,市有关领导多次批示,要求交警支队尽快拿出解决三轮车交通管理的具体意见,将三轮车管理纳入规范化的轨道。<br> 然而,规范三轮车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 一天,工商局的刘先生骑三轮车被八一路岗民警查住。老刘说,你为什么查我?民警说,因为你无牌无证;老刘说,那我去办牌办证。然而,当他来到交警大队车管所时,车管所民警又告诉他,按照法规,机动车办理牌证必须在国家认可的产品目录内,非法拼组装机动车辆不能办理牌证。老刘火了:上路你要牌,办牌又不给办,你们这不是故意刁难人吗?看来,交警部门对三轮车管理已经处于一种非常两难的境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至今犹痛</div><br> 其实,问题还不是这么简单:即便老刘的三轮车在国家产品目录,交警大队车管所也不会为其办理牌证。因为从1999年以来,按照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和市公安局、交通局联合通告,停止了一切机动三轮摩托车的办牌入户手续。<br> 留心的人大概还记得,当时商丘日报的一篇《透视商丘摩的大军》拉开了对三轮车整顿的序幕。文章说“营运三轮车堵塞交通,混乱秩序,事故频发,污染严重,影响市容,已经成为社会一大隐患。”文章从城市的长远发展、其他地市禁止三轮车营运的成功经验和我市公交客车的运载能力等几个方面得出结论,应该立即完全取缔三轮车营运。然而,鉴于三轮车关系着相当一部分人的生计,市政府先后八次召开有关部门会议,广泛进行调查论证,最后从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出发,提出了“取缔外地车辆,设置禁行区域,限时通行,无牌无证不准营运”的政策。随后,商丘市公安局、交通局于1999年9月3日发布了《关于集中治理整顿营运三轮车的通告》,规定“公安部门停办一切机动三轮摩托车入户手续,交通运管部门停办人力三轮车、机动三轮摩托车营运手续。”通告还规定了为符合条件的车辆办理特殊标志牌和限时限区域营运。当时政府的意思是,随着城市的扩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三轮车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br> 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随着商丘市干部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购买力逐步增强,三轮摩托车从营运开始进入家庭中。先是一些退休老干部买这种车辆作为代步工具,随后,一些家庭妇女甚至青年男子也都骑着这种轻便三轮摩托车上街来了。有需求就会有生意,一些人看中了其中的商机,于是轻便三轮摩托车较之前几年外型优美轻巧流行上市。据记者调查,仅凯旋路电子城内外就有近20家出售三轮车,类型之多、品牌之杂无以累计,竞争之激烈也无以复加。他们对消费者说:此为老年助力车,不用办理牌证,交警不管。因此,所谓的“助力车”、“老年车”、“休闲车”如涓涓小溪流向街道,汇成波涛汹涌的三轮车大军,充斥在商丘市城区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把商丘市的交通秩序、文明形象闹腾得不亦乐乎。<br>从1999年到2003年,四年过去了,营运三轮车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行淘汰出局,反而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区内约有一万多辆三轮车,其中有正式合格牌证的不足十之三四;而三轮车进入家庭,无疑给三轮车的管理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三轮车成为家庭自用与搞营运的“两栖”车辆,使交警真假难辨。记者坐上一辆三轮车之后,车夫告诉记者,如果到前面路口交警要问,就说是一家人去买东西。然而,到了前面的路口,记者看到交警对三轮车一脸的无奈,根本没有去管理的意思,看来三轮车管理问题已经把交警拖得相当疲惫了。<br> 有人说,对于三轮车管理这样的社会问题,市政府必须要有大手笔,要象重庆禁止小公交、北京禁止小面的那样,狠下心来,坚决取缔。还有人说,如果当初不是实行限时限区域运营的中庸政策,也许三轮车的管理问题不会发展到这一步。当时不下刀,以至今日无可下刀之处。还有不少人认为,商丘有自己的具体情况,不能光站到管理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几年商丘市区的框架拉得不小,但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随之而来的城市人口特别是无地农民与下岗工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从事三轮车营运对于不少人来说也是无奈的选择。商丘市区三轮车在短短几年内勃然而兴,有其内在的社会因素。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规范三轮车的交通管理却是众口一词,没有异议。<br> 然而,时至今日,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三轮车进行有效的交通管理呢。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良策何在</div><br> 三轮车管理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两难之题,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对记者说,目前解决三轮车问题已经没有两全之策,只有取大优先之计。弱势群体的生计、商家的利益、城市的交通秩序、法律的尊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法码放在一块如何平衡。因此,目前解决三轮车管理问题仍然是让政府下不得狠心的时候。为此记者走访了有关人士,也对大量的三轮车营运者、骑乘者进行了调查,请他们对三轮车管理问题看病把脉,开出处方。<br> 通过近一个月的走访,综合领导与群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等各方面的意见,本着维护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和法律的精神,兼顾城市发展的实际和交通管理的现状,三轮车管理问题基本上可归纳以下方面:<br> 一是机动三轮摩托车的车型品牌在国家规定的产品目录之内,这样的机动三轮摩托车质量合格,手续合法,能否可以办理入户手续。如果不办理牌证,是否属于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行为;如果办理牌证,是否失去了政府对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的宏观控制权。二是对不在机动车产品目录内的三轮车,是否办理行车牌证。如果办理牌证,就违反了国家有关法规的明文规定,与法不容;如果不办理行车牌证,就意味着不能上路行驶,群众已经买到手的机动三轮摩托车岂不就等同于一推废铁,这无异又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对于三轮车的限制问题。1999年和2001年市有关职能部门和创建办先后两次对营运三轮车作出限时限区域通行的规定。家庭自用三轮车在禁行区域行驶是否也要遵守这个规定。如果不遵守这一规定,大量的营运三轮车主是否心理上能够承受此种不平等待遇;如果遵守这一规定,是否给群众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四是机动三轮摩托车走机动车道还是非机动车道。如果走机动车道,由于机动三轮摩托车的车速等原因,势必会影响其他机动车的通行与车速,甚至会经常造成交通事故;如果走非机动车道,势必又侵犯非机动车的通行权。五是对于从事非法生产、组装、销售三轮车的厂家和门市部如何管理问题。这些单位是我市机动三轮摩托车的泛滥源头,如果对他们进行打击取缔,是否会影响商丘市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形象;如果任其生产、组装、销售不合格的机动三轮摩托车,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我市是否就等同于一纸空文。<br> 总之,解决机动三轮摩托车管理问题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本着对人民群众、对社会、对法律负责的精神,在万难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使社会各界对三轮车的管理都基本上给予认可与肯定。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叹深思</div><br> 时移世易,变革宜矣。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总是会接踵而来,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精神麻木,态度冷漠,对即将到来的问题一无所知,毫无应对之策。<br> 三轮车问题在1995年以前,一直是处于一种蜇伏状态,少数一部分人依此为生,三轮车数量也极其有限。而在95年到98年,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三轮车问题露出了端倪:一是人流物流增大,使三轮车营运有了市场需求;二是失业人数增加,使三轮车营运有了劳力资源;三是全国性的城市创建活动使其他地市加强了对三轮车的治理整顿,外地市营运市场的消失,使三轮车营运者将目光转移到了商丘城区。因此,到99年对三轮车治理时,已经有不少是开封、周口、亳州等地市的人员,当然,也有不少虞城、宁陵、柘城等县市的农民。99年市政府之所以没有下决心完全取缔三轮车营运,一方面固然是照顾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但同时还有一个方面是,当时三轮车营运人员已经成为一支可以与政府直接对话的力量,一下子取缔三轮车营运,使几千人失去饭碗,很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后来对三轮车整顿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对即将发生的社会问题及早提出解决方案,才是上上之策。<br> 三轮车管理已经让我们失去了一次机会,那么未来几年、甚至几月内会不会还有其他车辆、其他事情突然出现呢?我们的精神状态、知识水平、工作运行机制等等都做好应对准备了吗?<br>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狼来了,因为狼确实很快就要来了! 说明:偶翻旧作,发现以前写的一篇有关三轮车治理的文章。想到目前市里治理三轮车形势严峻,所以发表出来,目的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三轮车在我市发展的前世今生,充分认识三轮车治理的复杂性。如果能为三轮车交通管理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便是莫大的欣慰。【文中照片为网络公开照片,敬请作者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