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生活课程故事——自主进餐(副本)

璀璨烟花

<p class="ql-block">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3-6岁幼儿是幼儿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良好的进餐行为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着重大的影响。</p> 课程缘起 <p class="ql-block">  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我园开展了一日活动自主性研究,对幼儿的进餐形式进行了改变,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由教师分餐、幼儿等待的进餐方式,转而采取了幼儿自主自助进餐的形式,利用幼儿园配备的取餐工具学习自主取餐。让孩子有一个“温馨、愉快、自主”的进餐环境。</p> <p class="ql-block">  中班下学期孩子们开始学习新的生活技能,例如用筷子吃饭、自己叠被子等等,大多数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较强,但是也有一些幼儿存在着一些困难, 在进餐现场就经常传来这样的声音....</p> 分享交流,解决问题 <p class="ql-block"><b>小讨论:为什么会剩饭?</b></p><p class="ql-block"> 就为什么会剩饭,孩子们开展了一次小讨论。</p> <p class="ql-block"><b>大调查:我喜欢吃的食物</b></p><p class="ql-block"> 为更好的解决剩饭剩菜的问题,我们进行了食物大调查,了解孩子们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p> <p class="ql-block"><b>健康活动:《食物中的营养》</b></p><p class="ql-block"> 健康活动《食物中的营养》,孩子们和同伴一起看一看,听一听,知道了食物中富含丰富的营养,还了解了食物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社会活动:《一颗种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社会活动《一颗种子》,孩子们了解了麦子的由来,一颗种子从播种到抽芽、开花、到结穗、收获、磨面、制作食物等过程,知道食物来之不易,不负每粒种子的成长要珍惜粮食。</p> 多种途径,鼓励进餐 <p class="ql-block">  利用晨间谈话和餐后讨论,我们与孩子探讨怎样进行自主就餐。孩子们津津乐道,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大家的商讨形成最初的午餐规则。</p> <p class="ql-block"><b>午餐播报员</b></p><p class="ql-block"> 每天吃的饭菜有些什么营养呢?利用餐前谈话,小播报员会对当日的午餐进行简单地介绍,让小伙伴们了解营养搭配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b>光盘小达人 </b></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争做光盘达人,不挑食、不剩饭,对浪费说“不”,干干净净,全部吃光光。请为我们点赞吧!</p> 自主打餐,“趣”在其中 <p class="ql-block">  自主打餐开始了,队伍长长地,这边打餐的勺子掉到了餐盘里,这边饭餐撒的到处都是。保育老师忙的晕头转向。面对此番场景,我们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p> <p class="ql-block"><b>遇到的问题</b></p> <p class="ql-block"><b>我们这样解决</b></p><p class="ql-block"> 自主打餐的“麻烦”只是暂时的,孩子们通过协商,想到了一些办法<b>。</b></p> <p class="ql-block">菜掉到桌子上要捡起来</p> <p class="ql-block">设计打餐路线图 </p> <p class="ql-block">换一个合适的勺子</p> <p class="ql-block">人员分流</p> <p class="ql-block">打餐公约</p> <p class="ql-block"><b>取餐小能手</b></p><p class="ql-block"> 通过不断的调整,孩子们在取餐时已经想当熟练啦,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吧!</p> 自主进行,餐后整理 <p class="ql-block"><b>餐后整理大调查</b></p><p class="ql-block"> 吃完饭后,有小朋友来跟我说:“老师,有一个小朋友的桌子下面都是米饭“。于是针对餐后整理问题,我们又开始了新的讨论。</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对于餐后整理问题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在整理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工具的帮助,那么我们对于餐后的整理具体需要哪些工具呢?于是,我们对于整理工具开始了我们的调查。</p> <p class="ql-block"><b>调查结果</b></p> <p class="ql-block">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整理时需要用到的工具有:扫把、簸箕、拖把、纸巾、毛巾等等物品。</p> <p class="ql-block"><b>整理小管家</b></p> 幼儿感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舒心:通过自主打餐,我们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培养了我们的自主能力。</p><p class="ql-block">翱萱:让我们不但学会了自己打餐,还会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p><p class="ql-block">窦屹:进餐时不要说话,安静用餐</p><p class="ql-block">宏骙:我们的小手更能干了</p><p class="ql-block">天翔:不浪费食物,吃多少,取多少。</p><p class="ql-block">加印:光盘行动,学会做个不挑食的孩子。</p><p class="ql-block">若希:取餐时懂得谦让,不着急。</p> 家长陪餐感悟 教师感悟 <p class="ql-block">  通过自主打餐,孩子的自我服务有所提高,正所谓:自由的前提是规则,自主的能力来源于放手。放手就是孩子们迈出社会成长的第一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老师的角色是帮助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自己做。而不是替他做,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培养幼儿自主性的目的就是在于激发幼儿内在的动力,幼儿自主萌发时会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愿望,什么事都愿意自己试一试、动一动,教师应予以支持,使幼儿想动手的需求在参与中得到实现,只有在“我想,我要”的意识下,才会激发出幼儿内在的动力,形成“我可以,我能行”的自主行为。不断激发幼儿的主体意识,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兴趣、需求,是自主性发展的根本动力。</p>

幼儿

自主

孩子

打餐

进餐

餐后

食物

整理

我们

取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