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丹凤县第六届秦鼎杯征文大赛情况通报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现场的文友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上午好! </p><p class="ql-block"> 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颁奖典礼,下面我代表本届大赛组委会、评委会就大赛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通报: </p><p class="ql-block"> 我先来对秦鼎茶做个诗情画意的描写: </p><p class="ql-block"> 在北纬33.33°的毛坪, </p><p class="ql-block"> 一片神奇的树叶落入武关河中(史载商州西洛水), </p><p class="ql-block"> 不经意改变了水的味道, </p><p class="ql-block"> 从此便有了秦鼎茶。 </p><p class="ql-block"> 为提升秦鼎茶 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由丹凤县文旅局、县经贸局主办、县作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协办,丹凤秦鼎茶业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秦鼎杯“茶香秦岭四月天”诗歌散文征文大赛颁奖仪式,今天在风景如画的秦鼎茶园隆重举行。作为大赛组委会、评委会主要负责人,我参与了整个活动全过程,我感觉组织一次大型文学赛事活动是挺不容易的,大家也都知道文学活动是非常难搞的,在当今基本上都是赔钱赚哟吼的事情,他不像举办书画展,现场就能出成绩见成效,所以也都没人愿意去做,这也是纯文学活动往往不被重视的原因所在。秦鼎公司能坚持从2018年的第一届硬撑到今年的第六届也是挺不容易的。这6年来做着做着我都有些泄气了,但于总一直在执着地坚持着,将来还想拿出50万元设立秦鼎文学奖。 </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从秦鼎茶业公司总经理于国奇先生今年2月底找我商谈本届征文事宜,到搭建组委会班子;从争取相关领导支持,策划活动方案、到正式发布征文公告;从收集整理文稿,到邀请文学界专家评审,再到4月22日晚发布获奖作品名单,整整忙乎了2个多月,近60多个日日夜夜,是非常劳神的。 </p><p class="ql-block"> 本届征文大赛以“挖掘武关历史、弘扬秦鼎文化,助力产业发展、倡导健康品茶、共享美好生活”为目的,自2月25日征文发布以来,到4月15日截稿,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19省108市县(区)有效稿件266篇(与本次征文主题无关的32篇无效稿件不计入总数),其中古体诗74首,现代诗歌90首,散文64篇,其他类38篇。经过初评,共有133篇稿件进入最终评审环节,其中古体诗37首,现代诗歌45首,散文32篇,其他类19篇。我们组委会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一切作品的作者都是匿名,按照散文、诗歌、小说杂文分类,由工作人员一式三份打印装订成册,送给评委会专家(介绍专家名单)评选,最后再由组委会对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的57篇作品一一进行复核,防止剽窃他人和历届重复投稿现象发生,力争使评奖结果让大家心服口服,达到满意的效果。在这里,我把本届邀请的评委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p><p class="ql-block"> 第六届秦鼎杯征文大赛评委会成员:</p><p class="ql-block">总评委顾问: </p><p class="ql-block"> 1.孙见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理事,陕西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太白文艺出版社编审、太白书院副院长、西安工业大学及咸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副馆长、《贾平凹之友》网站主编。著名作家、评论家和贾平凹研究专家,出版有各类文学著作十多部,成名作有长篇小说《山匪》、《贾平凹传》、《孙见喜评论集》等。 </p><p class="ql-block"> 2.马慧聪: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青年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长,西部青年网总编,《延河》下半月刊执行主编,年度《陕西青年文学选》主编,中国十大80后作家主编。出版诗集《渴望》《守候》等。 </p><p class="ql-block"> (一)诗歌奖评委 </p><p class="ql-block"> 1. 远洲(张建民):陕西省作协会员,原商洛诗歌学会会长,《商洛诗歌》主编。多次在《诗刊》《星星》等诗歌大赛中获奖。1997年获《萌芽》年度诗歌奖。有诗入选《商洛诗八家》《陕西诗选》《陕西文学60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应试手册》等选本。出版有诗集《城市泥土》《远洲朗诵诗选》,散文集《在低处》、《人生四记》等多部作品,曾获萌芽文学奖。是丹凤乃至商洛不可多得的人才。(友情推介,多两句) </p><p class="ql-block"> 2.陈典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签约诗人,《作品》特约评刊员、《中华文学》签约作家。现为丹凤县诗歌学会会长。出版有诗集《鸟鸣》、《因为美丽》、《翻阅故乡的惆怅》、《芳草斜阳》等。</p><p class="ql-block">(二)散文奖评委 </p><p class="ql-block"> 1.陈长吟(音),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研究所所长,陕西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原《美文》杂志主编,现为《散文视野》杂志主编,中国散文网总编辑 。 </p><p class="ql-block"> 2.刘志丰,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散文学会、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商洛市青年作家协会丹凤片区负责人,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p><p class="ql-block"> (三)小说杂文评委</p><p class="ql-block"> 1.阎安,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014年获得鲁迅文学奖。现为《延安文学》杂志总编,写作范围广泛,涉及诗歌、随笔、小说等各种文体。 </p><p class="ql-block"> 2.张富仓: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丹凤籍小说家,出版有《龙驹寨传奇》系列小说八部,成名作《龙驹寨一家人》,有望被拍成电视连续剧。 </p><p class="ql-block"> 我总感到有好评委,难得遇上好作品,每届总有遗憾。希望秦鼎杯办到最后能出现一篇能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样的名篇佳作挂在秦鼎茶博馆中流传千古。 </p><p class="ql-block"> 本届征文大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稿件的数量和质量总体达到了预期效果,均超出了前五届的水平,尤其是文化名人孙见喜老师的助威,他的散文《毛坪见闻》成本届的压轴戏,诗歌有商洛才女徐祯霞女士的助阵,她的《午后,那一杯茶》让今年的诗歌更上水平。大赛评选出的获奖作品将会在颁奖后陆续在丹凤秦鼎茶业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他相关媒体上进行连续登载,敬请大家关注。 </p><p class="ql-block"> 在省作协大院的大石头上用红笔刻有一句话:“文学依然是神圣的”。于总是一个有想法、能谋事、会干事、做成事,有情怀、有故事的人,他对挖掘秦鼎茶文化,丰富其内涵是非常热情和执着的,因为他坚信在有生之年一定能把秦鼎茶文化事业做成,能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所以就有了2018年第一届秦鼎杯征文到2023年的第六届征文大赛,于总也曾经表示,以后他将会年年把赛事活动举办下去,他对挖掘秦鼎茶背后的生态优势、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茶文化),的这种执着,确实令人非常感动,这也是丹凤首家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他把挖掘企业文化当做企业灵魂的去做,这也是企业生命源泉之所在,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将会载入丹凤文学史册。 </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有的人在一生中都怀才不遇,总感觉自己是英雄但无用武之地。你有能力往往没有舞台展示,就像韩愈《马说》里的观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导致千里马只有老死在马槽里”,大家都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这里,特别感谢秦鼎茶业公司于总给大家搭建这个文学舞台,给大家提供这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请大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于总表示感谢。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丹凤县文旅局、经贸局、农业局等县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感谢县作协、县诗词楹联学会的业务指导;感谢<胜塞武关>、<晒丹凤﹥、<西安都市网>等微平台和<全国征文网>、﹤全球征集网﹥以及今天到现场<陕西日报>、<商洛日报﹥、<商洛电视台﹥、<丹凤电视台﹥的媒体记者朋友们的大力宣传。 </p><p class="ql-block"> 再此也特别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本届大赛活动的关心和支持;感谢省内外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积极参与;感谢大赛组委会、评委会成员的精心策划、协作配合和默默付出。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一次不经意的邂逅成就一段茶缘。 </p><p class="ql-block"> 朋友们,让我们今后继续关注秦鼎茶业,共同打造秦鼎文化品牌、为丹凤特色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p><p class="ql-block"> 通报完毕,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29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