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一阶段:数学组教师读《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任勇著读书分享活动</h3> <h3> 书香路上有你我,阅读分享留书香。2023年4月19日,数学组在二楼图书馆举行了任勇老师的《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一书读书分享活动。</h3> <h3> 第一位邢老师分享,他认为老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终生不断学习进取的职业,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具有一桶水的时代远远不够了,老师更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才能带领学生领跑时代的前沿。<br> 邢老师从数学备课之“源”的的角度,和大家深度解读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三种境界。传道,道,自然规律,就是讲课程,让学生学习现阶段的知识;授业,业,指的是方法,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解惑,惑,引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其人生价值。</h3> <h3> 第二位分享的是汤老师,她从"七从反思法"对本书进行了分享,让我们对教学反思有了新的认识。一是从怀疑处反思;二是从转换立场处反思;三是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四是转换时空处反思;五是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六是从联系对比处反思;七是从事物本质处反思。<br> 汤老师从数学课堂之“思”角度 认真分析了写好每一节教案的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认真纪录教学反思是通往优秀教师的捷径。每位教师都期望成为优秀教师,尽管这条路艰辛而遥远,但我们始终相信,只要一路坚持不懈,平凡的教师也能一点点地走向优秀,教育之路也能越走越宽。</h3> <h3> 第三位分享是崔老师,她认为数学实际上是艺术的一种,数学之美,美在何处?数学之美,美在对称、和谐,数学的内容和解题方法多具有对称美。例如几何中的中心对称、轴对称、镜像对称,都给人以舒适、美观之感;代数中的对称多项式、对称行列式、多项式方程其虚根成对出现,函数与反函数图像的对称性等,都具有对称之美。解题中的互逆思维、对称原理等,则是对对称美的追求。<br> 崔老师从数学课堂之“美”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 “数学不仅是数字、符号、公式,而且还有浸润其中的数学美。只有把抽象的、逻辑的、严谨的数学,即冰冷的数学,转化为生动的、人文的、思考的数学,即火热的数学文化,数学课堂才是人才陶冶的炉膛。”张奠宙先生的这段话生动地说出了“数学可以塑造人的灵魂”的道理。给数学赋予了生命力。愿大家成为有“文化”的数学教师,愿数学教师自觉成为“数学文化”的传播者,愿数学教师自觉成为有“文化”的教育者。<br><br></h3> <h3> 第四位分享的是邹老师,他从“课当如何备之”向我们展示了笔者的13备,1.备好教材,心中有书;2.备好学生,心中有人;3.备好教法,行中有术;4.备好开头,引人入胜;5.备好结尾,引发探索;6.备好重点,有的放矢;7.备好难点,重点突破;8.备好作业,讲求实效;9.备好学案,渗透学法;10.备透学法,融会贯通;11.备多用寡,有备无患;12.备之生长,深层探索;13.备之终身,养成习惯。<br> 邹老师从数学课堂之“备”的角度,追求一个有魅力的教学,是所有老师的共同愿望,教学之道施展的主阵地是课堂,唯有聚焦课堂,激活课堂,才能回归教育本身。</h3> <h3> 第五位分享的是张老师,她认为一个真正充满生命力的智慧课堂应该是: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使他们振作起来;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毫无头绪时,你能给予他们思维的启迪;当学生没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潜在的力量。<br> 张老师从数学备课之“慧”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数学课堂的智慧在于老师,因此,我们要以数学问题为主线,以数学活动为中心,使之在“情境一问题一解决一应用一情境一解决一应用”这样一个有机相连,首尾贯通,不断延伸、开放、动态的数学活动系统中完成教学任务。</h3> <h3> 第六位分享的是韦老师,她认为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注重多解训练和变式训练,在多解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在变式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并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际价值感,让学生充分成为课堂的主体,一次次的试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再实践,不断成长,收获了科学严谨的数学素养。<br> 韦老师从数学课堂之“果”的角度,向我们展示如何利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课堂,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养成终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终生使用数学的能力,让老师的“源、思、美、备、慧”最终结成一颗颗成熟的“果”实。</h3> <h3> 三人有我师,开卷总有益,每个学期一次的读书分享结束了,但思想碰撞之火花久久在脑海中回荡,让我们有种意犹未尽之感,让我们做一个徜徉书海,源源不断吸取知识的老师,才会培养出祖国有用之人才。</h3> <h3>数学周第二阶段活动:《生活中的数学我发现》数学手抄报比赛</h3> <h3>7A班一等奖作品</h3> <h3>7B班一等奖作品</h3> <h3>7C班一等奖作品</h3> <h3>7D一等奖作品</h3> <h3>8A一等奖作品</h3> <h3>8B一等奖作品</h3> <h3>8C班一等奖作品</h3> <h3>8D一等奖作品</h3> <h3>数学周第三阶段活动:数学《速算达人》比赛</h3> <h3>学生获奖剪影</h3> <h3> 为期一周的数学周活动圆满结束了,数学组教师采用“生活中的数学我发现”,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探究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思维的翅膀,享受数学的乐趣,真正的让学生体验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