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小燕子

<p class="ql-block">  人生七十古来稀。 我如今已到古稀之年。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一个回顾总结,觉得很有必要。</p> <p class="ql-block">  我的祖父陈佑章,祖母沈桂兰,夫妻俩共生育了五个儿子。上有父母,下有五个小孩,生活负担很重。加之社会动荡,一直处于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他们只能靠租种别人家的土地过日子。故土改时划为下中农。</p> <p class="ql-block">父亲陈定湘在五个儿子中排行老四。因家境贫寒,他只读了四年书,在他13岁那年,便被父母送到离家40里远的县城一家药铺当学徒。</p> <p class="ql-block">  母亲余成英1946年与父亲结婚,第二年便生下大姐毅然。1949年10月生下了我。又是一个女儿,母亲多么希望第二胎是个儿子,好为陈家传宗接代。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爷爷奶奶明显不欢迎我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51年照的全家福。右边奶奶抱着姐姐毅然,左边外婆抱着我。父母分立两旁。多么幸福美满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可不幸总是来得那么快,母亲因病医治无效,撒手西去。可怜我年仅三岁便失去了娘亲。只好寄居在外婆家,由外婆带大。</p> <p class="ql-block">  外婆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1956年至1962年,我在平江县城东小学顺利毕业。</p> <p class="ql-block">  1962年,我以优异成绩考上全省重点中学一一平江一中。于1965年初中毕业。</p> <p class="ql-block">  1965年7月考入岳阳师范学校。开始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及各钟基本知识,争取当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p> <p class="ql-block">  1966牟5月,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刚入学不到一年的我们,热情高涨,戴上红卫兵袖章,到处去破四旧,立四新。这场运动象暴风骤雨般席卷全国。</p> <p class="ql-block">  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北京去接受他老人家的检阅。瞧,这是在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城楼留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和何观政同学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接受完毛主席的接见,我们便开始到全国各地去串联去了。先从岳阳到了长沙。</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长沙烈士公园和月娥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  然后步行到湘潭韶山,瞻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和淑华,月娥在毛主席故居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韶山毛主席雕像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从湘潭回岳阳时,顺便把我表妹小映带到岳阳来玩几天。这是我们在岳阳楼的合影。从左至右,她们依次是小映(12岁),李淑华,贺云云,陈晓燕,李淑珍。</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又从岳阳到武汉去串联。 这是我和谈福年,张桂兰,余婵媛四人在武汉长江大桥上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放军支左支工又支学,全民掀起向解放军学习高潮。年轻人最时兴的服装就是穿军装。瞧,我穿上军装,带上军帽,是不是有点像个女兵?</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毕业啦!大家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准备迎接新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全班同学的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  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袓国最需要的地方去!</p> <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岳阳师范毕业。我被分配到平江县金龙区木瓜公社后岩小学教书。</p> <p class="ql-block">  当时学校和大队部做在一起,各占一半。只有一层楼。这是现在新建的楼房。</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贫下中农管学校的主任许炎南夫妇和我的合影。许猋南一心致力于后岩的教育事业,以前后岩村没有学校,孩子们上学要跑到五里外的金坪小学去上学,极为不便。是他到公社去要求在后岩村建校。公社同意了他的要求,分了一个公办教师给他,要他们大队自己出一个民办老师。我到后岩村后,他对我说,我们村找不出一个能教书的人来,麻烦你一个人教五个年级吧。</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 我成了后岩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同时还兼任班主任,教师,厨师等。总之,全校就我一个人,教五个年级,有学生46人。每天上午上两节课,语文和数学。每个年级轮流教20分钟新课,课间休息20分钟,一上午就过去了。下午再教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常识等。晚上还给他们开两个夜校班。一个初级班,教毛主席语录和打珠算的加减法,一个高级班,教毛主席诗词和珠算的乘除法。一天忙忙碌碌,倒也过得充实,愉快。</p><p class="ql-block"> 2019年,我到后岩小学去了。许猋南的儿子当了村支书,这个小学依然存在。真令人感到欣慰。</p> <p class="ql-block">  在后岩学校教书时,我对学生极其严格,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背诵课文,默写生字,算术都要过关。过不了关的就留校。学生都怕我。到第二个学期开学,有一个学生无论如何也不愿到学校来读书了。问他原因,他说,我实在背不了书,默写不了生字,算术也不会做。这件事对我触动极大,我向他保证,今后不再这样要求他,他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好说歹说,才把他劝来学校了。</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我改变方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对待学生循循善诱,象母亲对待自己孩子般对待学生。收到很好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记得到浊港小学教书时,有一个姓方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于是我从不在课堂上当众提问他,而是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询问他有哪些地方不懂,耐心给他讲解。后来,这个学生顺利读完初中,高中,被保送到衡阳医学院学医,成了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他的父母逢人便说,陈老师对我家孩子太好了。</p> <p class="ql-block">  当地贫下中农,对我认真努力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说我一个人干了三个人的活。联名推荐我到公社,评我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还奖了一个笔记本呢!</p> <p class="ql-block">  我和卢运英同学一起分到木瓜公社。这是我们俩的合影。瞧,多么年轻,多么天真烂漫!</p> <p class="ql-block">  一同分到木瓜公社工作的还有湖南师院的两个大学生。我们四个人成了好朋友。这是我和师院体育系的陈年秀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72年12月,我与辽宁鞍钢发电厂的陈熄丹喜结良缘。</p><p class="ql-block"> 在平江金龙工作十年期间,曾参加全县汉语拼音教师培训班。担任金龙区全体教师的汉语拼音辅导员。先后担任过学校负责人等职。为金龙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1978年8月,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我从平江调到了湘潭市十四中学。教两个班数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孩子小,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工作任务重。我先生在离家30多里的工厂上班,每天骑自行车,到家已是六点多了。我每天忙完家务,照顾好孩子睡觉,才开始忙自己的事。每天总是深夜才能上床休息。</p> <p class="ql-block">  在平江金龙,我是全科老师,语文,数学,外语,科学……都得教。到湘潭市直属中学后,我得有自己的专业了。于是我毅然报名参加湖南省高师函授数学专业的学习,每周六都要到湘潭教育学院去参加面授学习,每次布置作业,下周要检查。每个寒暑假都得参加面授。学习从初中,高中课程补起,然后再学大学课程。在学习五年之后,终于拿到了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当时湘潭地区报名数学专业学习的老师有280多人,能熬过五年,顺利拿到毕业证书的只有40多人。我们学校有4个老师一起去报名,最后只有我一个人拿到了毕业证。</p><p class="ql-block"> 因为每个寒暑假都要参加学习,故我五年没有回过老家平江。</p> <p class="ql-block">  和我可爱的学生们到郊外进行野炊活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80年,我担任初二班班主任工作,这是一个基础较差的班级。我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开展形式多祥的班级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绩也大幅度上升。全班同学总分人平提高10.5分,数学一科人平提高20多分。被学校评为“成绩显著进步”班级。</span></p> <p class="ql-block">1982年,市十四中,十五中两校合并为十五中。我担任初十五班班主任,我所带班级在全年级四个班中,期考成绩总分第一名。纪律卫生总分第一。被学校评为“优秀班级”。我也因工作出色,被评为1982年度“优秀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  我先后担任过数学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先后两次评为学校“优秀年级组长”。因工作成绩突出,1988年获市级“立功”奖励。</p> <p class="ql-block">  1991年获市教委“先进工作者”奖励。</p> <p class="ql-block">  1992年起,担任学校教导主任,主抓全校教学工作。我校是一个基础较薄弱的学校,我和管教学的副校长一道,下到初三年级听课,充分调动全体初三老师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打好初三会考攻坚战。这一届初三学生参加全市毕业会考,正考合格率为86.1%,全市正考合格率为85.5%,我校合格率超过全市合格率。列市直中学第六名。1992年我也荣获湘潭市教委“先进工作者”称号。</p> <p class="ql-block">  担任教导主任期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教委举办的读书活动,举办演讲比赛,读书心得大赛。有袁文彬,庞丕石等同学在教委读书大赛中获奖。学校因此评为读书活动组织优秀奖。</p> <p class="ql-block">1994年,1995年,连续两次获得市教委“嘉奖”奖励。</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上,我不断总结经验,写出有质量的论文。1991年数学论文评审活动中,我写的《上好平面几何起始课,必须过好五关》获湘潭市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三等奖。</p> <p class="ql-block">  2002年,我写的《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文获学校论文评比二等奖。</p> <p class="ql-block">2002年,参加学校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获特别奖。</p> <p class="ql-block">2002年,我撰写的《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点滴体会》一文被评为全国教师优秀论文一等奖。并颁发证书。</p> <p class="ql-block">  在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热心工会工作。1981年度被评为“工会积极分子”。</p> <p class="ql-block">1984年,我被选举为学校工会委员,担任妇女主任。组织全校女教职工参加“四自”教育。即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活动。我校女工工作被评为“四自教育”先进单位。我本人亦被评为“三八红旗手”。</p> <p class="ql-block">  我组织全校女教职工,积极投入“字文化,学科学”的双学活动中,成绩显著。荣获市总工会“妇女双学活动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授予锦旗。为学校赢得了荣誉。</p> <p class="ql-block">  1991年,组织学校女教职工参加市教育工会文艺会演,我们学校的《北京秧歌舞》获三等奖。</p><p class="ql-block"> 1992年“三八妇女节”,组织全校女教师参加市教育工会举办的“韵律操”比赛,荣获三等奖。这是演出后,学校领导,工会领导和参加演出的女教职工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1993年,我校女工工作获市教育工会《巾帼建功》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1998年,市教育工会组织的《树教师形象,展教师风采》家庭综艺赛中,我女儿北平和我先生的小提琴二重奏《花儿与少年》,我在旁边电子琴伴奏,获得二等奖。</p> <p class="ql-block">  1999年,在市教育工会组织的《家训》评选活动中,我写的《陈氏家训》获三等奖。</p> <p class="ql-block">  1998年6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实现了我多年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2003年,根据我一贯的工作表现,及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成绩,我被评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这是对我几十年来教学能力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我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工作。这是我在湘潭三义井社区参加乒乓球比赛,获得二等奖。。</p> <p class="ql-block">  回顾近四十年的工作,我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没有一刻松懈,不断学习,追求进步。总算没有辜负党对我的培养,父母对我的期望。也为子女的教育成长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已退休近20年了,两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女儿北平在北京一重点中学教英语,早已评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她还是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儿子知音在湘潭市教中学语文,也评为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可谓后继有人。这也是我感到十分欣慰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