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人文之旅 寻找城市的美

七小的多有不得

<h3>  第七小学研学系列活动第一期之张裕酒文化博物馆</h3> <h3>  一颗葡萄,需要经历多少次涅槃重生才能幻化成那一滴晶莹剔透的人间佳酿? 那甘澈凛冽的果香,那绵柔丝滑的口感,让人禁不住赞叹人类的智慧。但是,当你真正了解张弼士和这个百年民族品牌张裕,你不得不赞叹他葡萄酒般醇厚的人品和琥珀色璀璨的人生,他背后的故事,应该被后人学习,敬仰。</h3> <h3>  我们这一群孩子,就是带着这样的心境来到了这个葡萄酒文化存储的地方......</h3> <h3>  清朝光绪年间的这段历史我们就不提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能不能有民族品牌滋生的土壤我想大家心里透亮,即便是那样的情况下,既没有资本,也没有技术,有这么一个人竟然挑动了中国人做买卖的神经,虽然没有历史上徽商晋商的富甲天下、繁荣一时,却也做了一番常人所不能及的惊天伟业,这个壮举,放在今天也那么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h3> <h3>  自古以来,中原的酒都是有生命的文化承载体,它可以是一壶浊酒喜相逢,也可以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还可以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原的酒,我们酿了几千年。但这些酒跟葡萄没有任何瓜葛,中原的酒,也不应该跟葡萄有任何瓜葛。所以当这一碗苦涩的红色液体从洋人的橡木桶里倒在我们见多识广的满清官员碗里的时候,老爷们不懈的啐了一口,这是什么洋玩意儿?</h3> <h3>  老爷们也不会想到这一切都在烟台这个地方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没有酿酒的葡萄,不要紧,欧洲来的酿酒葡萄和当地的野生葡萄杂交,培育出了烟台自己的酿酒葡萄;没有酿造工艺,也不要紧,凭着过人的智慧咱们最终也把酿造工艺运用的轻车熟路;没有销路,更不要紧,手推车上绑上橡木桶,拨浪鼓摇着,走在大街上一吆喝,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慢慢的,围着橡木桶的洋人越来越少,扎鞭子、蓄长发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慢慢的,这个西方人眼里高贵的饮料竟也被本土化了,而且是在烟台。</h3> <h3>  不过孩子们来到这里还是很开心的,门口拍照片的时候,虽然大家表面上表现得比较有耐心,可内心里早就按奈不住激动地心情了。天气很好,阳光明媚,照片,就来一张吧。虽然墙上的字体和墙体的颜色一样,但是张裕酒文化博物馆这几个字还是很显眼的。</h3> <h3>  墙上写着:“偶然间的谈话,点燃了张弼士心中要创办一家葡萄酒公司的梦想”,在不经意的时候种下的梦想的种子,大概率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我们这一行,希望孩子们也能种下梦想的种子,未来成为企业家,创业者......</h3> <h3>  快乐挂在脸上......</h3> <h3>  大家闺秀的风范......</h3> <h3>  这个爸爸特别称职......</h3> <h3>  小小演说家......</h3> <h3>  大人物......</h3> <h3>  父子三人......</h3> <h3>  演唱会......</h3> <h3>  孩子的感受......</h3> <h3>  孩子们的感受......</h3> <h3>  小记者的采访......</h3> <h3>  原生态的感受......</h3> <h3>  同学的感受......</h3> <h3> 葡萄酒文化,早已融入兼容并包的华夏民族血液文化里,而这些孩子们,未来也应该是民族精神的继承人,实践者。<br>  开启人文城市之旅,这是第一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