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山塘雕花楼

知足常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苏州山塘雕花楼座落在山塘街250号,原名许宅,是清代苏州名医许鹤丹的家宅,曾被作为太平天国指挥部,被誉为“姑苏城外第一宅”,与东山雕花楼、西山雕花楼并称“姑苏雕楼三奇葩”,现被苏州市文物局列为“控保古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苏州山塘雕花楼建筑群是由中亿丰建设集团全额投资的,是从江西婺源整体搬买的吴伯宗状元府,经修缮维护后已成为苏州民营企业参与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和利用的重要范例。在雕刻材料上选用楠木、紫檀、樟木、柏木等,运用浮雕、圆雕、阴雕等技法,建筑外观上展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木雕的艺术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塘雕花楼坐北朝南,占地2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庭院相连,原有四进:第一、二进分别为门厅、轿厅,第三进为花厅,第四进为主厅(俗称“走马楼”),做过化工原料仓库。2000年5月遭火灾,第三、四进房屋化为废墟,幸有封火墙、挡火墙门阻隔,第一、二进门厅、轿厅得以保存。2001年,商人周炳中先生花巨资购下此宅,并依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全宅进行修复,经过2年多的施工,第一期工程于04年10月竣工。修复后的雕花楼不单保留了古宅原有的格局,更重现了许宅昔日的风貌。现有建筑五进:第一进为沿山塘街的门厅。第二进为轿厅,厅前天井内有砖雕门楼一座。现在重建的第三进与第四进为走马楼。在第三进天井前有一牌科砖雕门楼一座。第四进楼厅为茶室,与第五进的戏台遥遥相望。第五进戏台分为上下两层,楼上雕刻全折《牡丹亭》,楼下雕刻全折《长生殿》。第四进、第五进之间有一荷花池,两边以廊亭相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塘雕花楼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雕刻艺术的博览馆。从雕刻的材料上分,有砖雕、石雕、木雕三大类,其中门厅后面的砖雕门楼建成年代较早,显得浑厚古朴,刻有《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刘备甘露寺招亲”、“三顾茅庐”等故典。而天井里的石雕井栏圈、梁柱下的那些石鼓墩,至少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木雕的花样更加繁多,有十二生肖、八美图、八仙图、四季鲜花、福禄寿喜,等等。从雕刻手法来看,整体雕、浮雕、镂空雕和印雕四大手法齐全。像第三进花厅的落地长窗上,用浮雕手法雕刻了西施、貂蝉、杨玉环、王昭君四位古代美女,和花木兰、樊梨花、穆桂英、梁红玉四位巾帼英雄,四文四武,雕刻精美,每幅画面都能使人想起一个典故、一段传说,耐人寻味。在砖雕门楼《鹿十景》的梅花鹿身上的梅花,屏风上郑板桥的兰竹和书法,都是用印雕的手法雕刻的,有一种力透纸背的韵味。而许多雕刻构件往往要二种甚至三种手法并用,像花厅两侧的落地罩,就是用整块银杏木整体雕刻了松竹梅,再用镂空雕手法突出花木形体,立体感十分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塘雕花楼的雕刻作品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第四进主厅(走马楼)的楼下东侧走廊,雕刻了全本《梁祝》,西侧走廊雕刻了全本《西厢记》;楼上回廊雕刻了全本《白蛇传》戏文。粗略统计,整座建筑共有450多件雕花板块组成1200多幅图样,没有一幅重复。而古戏台的两侧雕刻了全本昆剧《牡丹亭》,台下则雕刻了全本昆剧《长生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年4月19日下午,我们去了山塘雕花楼游玩。该园糸私人花园,从本月15日至6月15日为期二个月的试开放,而且需要网上预约成功后才能入内。园内也只是展馆部份开放,有部份区域并不能进入。整个雕花楼雕刻精细,栩栩如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花园部份虽以𡽪式建筑为主基调,也颇有些苏州园林的韵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山塘雕花楼美术馆内的巨型雕塑“中华龙砚”,此作品采用一整块砚台石雕刻而成,重六十六吨。正中央刻有中国地图,四周环绕长城,两侧有日月交相辉映。整座雕塑共刻有五十六条尊贵的五爪龙,寓意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记: 一段邂逅,一个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故事的来龙去脉还要从山塘美术馆“两江钵袋——范扬、刘佳水墨展”讲起......5月9日,陈锦华女士通过网上预约观展的方式来到山塘雕花楼美术馆,当陈女士站在这座三进式的古宅面前时,立刻就勾起了她三十年前的回忆。“当年的城市发展,拆掉了一批老房子,那些精美的古建构件在她的眼下一车车的拉走,而她即便有万般挽留之意也无能为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参观过程中,陈女士一边端详着雕花楼,一边听解说员娓娓道来:山塘雕花楼建筑群是由中亿丰建设集团全额投资的,经修缮维护后已成为苏州民营企业参与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和利用的重要范例。今年4月为更好的发展文化,创立了山塘雕花楼美术馆并推动展览、典藏、学术、公共教育等。现已有序对公众开放,开展社会公共教育的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在听闻雕花楼内设有一茶室时,陈女士便怀着无比敬意,当即说出愿将其父亲留下的一百多套玲珑瓷茶碗无偿存放于山塘雕花楼参观展示。5月10日,她匆匆起草了一封信件给中亿丰董事长宫长义先生。11日,感动于陈女士的真诚,宫总早早的赶到雕花楼,盛情接待陈女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什么要把古建保存起来,因为一个栩栩如生的雕刻、一个祥和宁静的古宅、庄严肃穆的庙宇,无一不在展示着我们深厚的文化积淀。一个文物是一个故事,一栋建筑就是一段历史,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谢谢你,我看到你的信很感动,谢谢您的认可和信任,未来我们一定会做好我们的工作,将您存放的物品妥善保管,并一同传承,为社会尽更多的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茶席间,陈女士与宫总的对话同样朴实,但掷地有声。她感谢宫总的盛情与重视,感动一位董事长的身体力行,敬佩一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如此宏大。同样,她也让在场的每一位都感受到了一位耄耋老人的文化修养,感受到了一位城市老者的家国情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原载23.5.24山塘雕花楼美术馆公众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