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写在丹凤诗词学会换届之际(一)</b></p><p class="ql-block"> 最近忙日塌了,事情特别多,有工作上的开会应酬、家庭里的细碎琐事,还有文友到访接待等,都交织绞合在一起,总感生活节奏太快,时间都有点不够用了,我这人喜欢过安逸的生活,搞的都成高血压了。</p><p class="ql-block"> 前天接到典锋的电话,准确地说应该是4月13日下午,问我看他发的微信么?说是县诗词学会准备在4月22日召开换届选举大会,叫我帮忙筹备会议。我看了他发来的信息,是给县文联拟的换届选举报告的草稿,似任副会长人选中有我名字,我就给直接回绝了。我主要考虑基于两点:一是我是搞散文的,虽然写的不好,但还是有这个爱好,心里总有一个梦,总想在时机成熟时出一本砖头那样厚的书,就像《白鹿原》作者陈忠实老前辈说的将来“盖棺垫枕”。这几年热衷于参加各类征文和组织文学赛事活动,动不动得个小奖、露个脸冒个泡,发个圈晒下,证明我还活着。在丹凤这个小县城也算混的小有名气,这几年也认识了些文化届的名人大家。但确实对诗词是门外汉,不能在丹凤众多诗人面前丢人现眼,尤其是面对今天在座的各位。二是身在体制内,没有官方允许是不准在社会组织中兼任任何职务的,如今风紧,怕惹火烧身,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p><p class="ql-block"> 虽然拒绝的很干脆,但事情还得干。挂了典锋电话后,我就感觉又不合适了,我和典锋认识很久了,也算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了,其人很聪明,很会为人处事,天赋又高,善于学习,值得深交。他是写诗歌的,做为业余爱好,这几年出了《鸟鸣》《因为美丽》《翻阅故乡的惆怅》《芳草斜阳》等几本诗集,也加入了中国诗词学会,很有成就感。我是搞散文的,但没有成名作,这几年在散文创作方面毫无建树,只是写了几篇狗屁不通的小文章,混进了中国散文学会,浪得了个虚名,混迹于商洛文坛,时不时被邀请参加些文学活动,像今天我来就是混吃混喝的。</p><p class="ql-block"> 话又说回来,县诗歌学会换届在小地方大文化的角色定位之下的丹凤县,也算是推动丹凤文化发展的大事,是促进地方文化繁荣的盛事,其发挥着丹凤诗词承上启下、不可替代的里程碑作用。我应该帮忙呐喊助威造声势,帮忙把学会事情做好,让大家游荡多年的心有一个归宿感,这也算是为丹凤文化事业做件善事。后来我主动与典锋电话沟通,商量换届筹备之事。典锋安排我联系各级协会组织和丹凤籍文化名人给4月22日换届大会发贺信写贺词助威。</p><p class="ql-block"> 我想在丹凤文学史上,这样一场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盛会,如果搞的消无声息也没意思,也达不到这次开会的效果,要搞就要整大,必竞古人都说要“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么。叫谁写呢?我想了又想,脑子里就出现了一群人,但人数又不能太多,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请几个人。于是就拉了个名单子,先找我认识的、及有交情的丹凤籍文化名人,我首先想到著名作家贾平凹(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陈仓(著名作家、诗人、媒体人)、孙见喜(著名作家、评论家、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方英文(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老师。</p><p class="ql-block"> 人常说熟人好办事,接下来我就找我经常联系的组织领导,主要有:矛盾文学奖评委、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常务副会长红孩;中国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年诗人陈智鹏;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著名作家陈长吟(音);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长、青年诗人马慧聪;商洛市作家协会主席鱼在洋、副主席、知名作家徐祯霞;商洛市青年作家协会主席、青年诗人风玲子;商洛市诗歌学会会长、青年诗人张胜利(雨人)。</p><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一一给他们发短信邀请,然后就是慢慢地耐心地等待回音。那天除了陈长吟(音)会长说他是专搞散文的,不参与与其无关的活动以外,方英文老师一直没联系上。</p><p class="ql-block"> 其余的人都应约陆续给我把贺信很快写好发了过来。最让我感动的是著名作家、评论家、省国研究会副会长孙见喜老师,第七届矛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老师和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诗人陈仓老师。</p><p class="ql-block"> 我在4月13日下午发出邀请,孙见喜老师很快的给我回复,在问清缘由后,有针对性地在晚上就写好贺信给我发了过来,孙老师发的<贺信>内容是:“祝贺陈典锋、刘志丰当选丹凤县诗词楹联学会正副会长,希望在二位的带领下,丹凤县的诗词楹联创作更上一层楼,并带出一批年轻的创作者,为商洛的整体文学创作增光添彩!”老前辈的敬业精神实在令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那天贾老师正在四川参加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发表获奖感言,大家都知道那天他的《秦岭记》获奖2022年度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奖。当时我不知道这事,冒味地给发了微信和短信,贾老师很快就给我回短信说他现在很忙,还以为要急用,就让我代他在大会上说几句祝贺的话,原话是“你代我说几句祝贺!”我回复他说:好吧!但我不敢自作主张,就在晚上把已拟好的贺信发给他审核,也顺带把孙见喜老师发的贺信一同转发给他参考,就去睡觉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7点多我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见贾老师在昨晚凌晨一点多,就给我回复了,说“都很好”,我想人家年龄都那么大了,晚上还熬夜,还不忘给我这个无名小卒回复。看来贾平凹也在践行省作协院内那块大石头上用红笔书写的那句话:“文学是神圣的”,看得出他也很关心家乡的文化事业。 贾平凹老师的<贺信>内容是:“ 商洛诗人多,诗作在全国有大影响。预祝丹凤县诗词学会换届成功。祝愿老家丹凤出更多的优秀诗人和杰出作品!”</p><p class="ql-block"> 当时给陈仓老师发短信时,陈老师很快回复说他人在外地,三天后回来了给写。后来我才知道他的《致我们回不去的故乡》继获2015年获得上海市首届微电影节优秀奖之后,今年4月15日再获得第五届金风筝国际微电影十佳公益作品奖,那天他去潍坊参加颁奖典礼了。4月15日早上睡来我正在看《文艺报》上刊登的评论《2022年散文与生活的深切对话》,文中说:“回看2022年的散文创作,我们读到了很多将视野聚焦于当下、体现着新时代特点的散文作品,其中尤其有一些富于创造性的作品,正吸引着更加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面对过往的历史和感情,就像是碎了一地的玻璃,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碎片原来的形制和样子。写到过往感情时,就像是在看一场电影或是做了一个梦,一切都活灵活现近在眼前,但是听不到声音,或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已不属于眼前这个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作者在散文写作中重述自我的记忆,不如说是在散文创作中重整记忆和情感以发掘自我。文中提到陈仓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散文集《月光不是光》以乡愁和亲情为主题,写在乡村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离开故乡的游子重返故乡时,心灵所受到的巨大震动,其中既有对过往生活浓厚的怀恋,也充满着对当下生活瞬息万变的担忧与热望。陈仓散文集《月光不是光》中有一篇《拯救父亲》尤其震动人心,写拯救病危父亲的过程,其令人动容之处,不仅是与死神赛跑抢救父亲性命的经历,更在于父亲对于在外漂泊的子女来说,就相当于故乡和土地,具有精神和灵魂归处的意义——苦苦挣扎着亟需拯救的,还有自己情感和精神上的坐标。”刚看到这里,本想把这最新的评论给陈仓老师发去,这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下,我一看是陈老师发信息了,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呀,他说他刚回到上海,我回复说:你好好休息下吧!我就继续干我的事,又过了十几分钟,我在刷手机时,看见他把写好的贺信已发过来了。他刚下飞机来不及休息就为老家活动写贺信寄以希望,陈仓老师发来的<贺信>内容是,“首先预祝学会换届工作圆满成功。学会是一个家,是以吟诗作对为目的,所以是文明之家,是风雅之家。生活在一个家里的人,当然都是亲人。希望学会的朋友们,能像亲人之间那样,互敬互助互爱,写出更多的佳作,能出更多优秀的诗人。顺致春祺!”</p><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刘志丰</b>,陕西丹凤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青年作家协会,陕西省散文学会、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商洛市作家协会、商洛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