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有义有人生:《论语・先进篇》(20)

张一鸣

<p class="ql-block">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子张问善人如何才能到达道的境界。夫子说:“(善人)若不能循着古圣先贤的足迹行事,他也难进入了道的境界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来看“子张问善人之道”这句话。</p><p class="ql-block">      子张(公元前503至?)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末年陈国人。与子夏、子游齐名,尽管没在“孔门十哲”之列,但后来,他一心从事教学,宣传儒学,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最终成为孔庙十二贤!</p><p class="ql-block">      “善人”,一般的理解是指有道德的人。也有学者这样理解:“善”是使动用法,“善人”即教化民众、使人向善。</p><p class="ql-block">      《论语》中的“善人”,主要是指诸侯国的执政者。《论语•子路篇》记载“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以后,也就可以战胜残暴,免除杀戮了。”)善人治理国家,如果想达到长治久安,需要持续一百年以上。《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的话。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子说,他用三年的时间治理国家,就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就。可见善人和圣人之间还是有不少差距的。</p><p class="ql-block">      《论语•子路篇》记载“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意思是说,善人教导百姓七年之后,就可以叫他们去参军作战了。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诸侯国的统治者,如何“为邦”?又有谁有权组织百姓打仗呢?</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共有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以楚国、齐国、晋国、吴国、越国、秦国为大。周王朝境内还存在着宋国、中山等“千乘之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鲁国等。当时诸侯国的国君早已没有了他们先祖,如春秋五霸那样的拼搏与奋进了,很多是平庸之辈,只懂的吃吃喝喝,属于过一天少两晌之流。因此,孔子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论语•述而篇》)(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有恒心的人,也算可以了。)孔子说;善人,他没有见到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善人”既可以指当时诸侯国的统治者,又具有道德层面的因素。“善人”,不是我们理解的仅仅是做好事的人。一辈子做好事的人,只能算“有恒者”。孔子说,他见过“有恒者”,这么说的话,人可以分为有恒者、善人、君子、圣贤。</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子张不问成为“君子之道”,而是问“善人之道。”因为孔子说过:“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篇》)(对于文献典籍的学习,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努力实践做一个君子,我还没有达到。)老师不敢称自己为君子,所以子张的问题是问“善人之道”。</p><p class="ql-block">      大家注意下;“善人之道”不是说成为善人的方法,而是说,善人如何到达道的境界,这里的“之”是到达的意思,而不是“的”的意思。如果子张要问怎样才能成为善人,那应该是“子张问善人”,是不需要加上“之道”二字的。</p><p class="ql-block">      子张的意思是;老师,善人要想步入圣贤之列,该如何办呢?该走怎么样的道啊?孔子给出的答案是“不践迹,亦不入于室。”</p><p class="ql-block">      对于孔子“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这句话,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p><p class="ql-block">      一、子张问;老师,善人如何才能步入圣贤之列啊?</p><p class="ql-block">      “践”的本义是踩,践踏。《说文》给出的解释是:“践,履也。”这里理解为依循,顺着,感觉更好。</p><p class="ql-block">      “迹”的本义是脚印。引申指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引申指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引申指追寻踪迹;引申指据实迹考知。这里是圣贤之道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子路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儒家认为;“入门”,是刚刚踏进孔门来学习;“升堂”,是具有一定的修为了;“入室”是说他的学问和道德修养进入了高深境界。“未入于室也”指学问和修养还没有达到精深地步。</p><p class="ql-block">      “亦”多用在副词,表示同样、也、又、不过的意思。也可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亦”,表示一定的因果关系。</p><p class="ql-block">      谁“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孔子显然是说,“(善人)不践(圣贤之)迹,(善人的道德修养)亦不入于室?”</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孔子一生就是以周公为榜样的。孔子说:“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阳货篇》记载“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公之道。)孔子想“兴道于东方”,在东方的鲁国建立一个像西周那样的国家。孔子刚开始做事时,免不了刻意模仿周公的标准来做。如此模仿多了,也就成为习惯了。孔子从最初的梦见周公,到后来“不复梦见周公”,从做个“周公”式的政治家,再到做一个思想家和教育家,通过兴办私学,推广教育进行传道。孔子的梦想虽然有所变化,但不变的是他“忧国忧民忧天下”的情怀,是对“道”的追求和践行。</p><p class="ql-block">      “践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模仿。古人讲;名师出高徒。任何行业都必须找到名师,找到成功者,跟着他们学习,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仅凭个人的摸索,瞎练,非要自己趟一条路,说不定会走上一条邪路的,这样是很难成就一番事业的。孔子效法周公,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颜回对于孔子的“仁”,他是“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一生谨慎执行。曾子明白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后,终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泰伯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做着做着,曾子也慢慢达到了圣贤的境界了。</p><p class="ql-block">      孔子和颜回、曾子师徒三人都是“践迹”的典范。如果不“践迹”,不按照圣贤所传授的方法做,就不可能“入于室”,也就是不能成就圣贤的伟业!</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似乎明白了孔子的意思,善人的境界,比起圣贤,是不足;比着普通人,是有余。起点,如社会地位,甚至是道德修养,可能比一般人要好些。但如果他们不沿着圣贤的足迹去提升,成就终究还是有局限的。反过来说,一个普通人立下了成圣成贤的志向,又能沿着圣贤的方法去努力,假以时日必定能够成就。</p><p class="ql-block">      “践迹”,就是要下功夫学习圣贤的思想和行为。事实上,一个人成长最简洁的办法就是向圣贤、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这也符合孔子的“见贤思齐”的思想。你想在儒学方面有一定的修为,你就得学习儒家的四书五经。孔子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我们也怎么说,怎么来做!很多人说了,孔子已离开两千多年了,怎么学啊?那么就学《论语》啊,《论语》里有他的言,记载着他的行。你说我喜欢儒家,想有一番成就,但对儒家的四书五经,你都没看过,岂不是会让人笑掉大牙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看第二种理解。</p><p class="ql-block">      《庄子》记载,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的大意是;孔子对老聃说:“我研修《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自认为很久很久了,熟悉了旧时的各种典章制度;用违反先王之制的七十二个国君为例,论述先王治世的方略和彰明周公、召公的政绩,可是一个国君也没有取用我的主张。实在难啊!是人难以规劝,还是大道难以彰明呢?”老子说:“幸运啊,你不曾遇到过治世的国君!六经是先王留下的陈旧遗迹,哪里是先王遗迹的本原!如今你所谈论的东西,就好像是足迹;足迹是脚踩出来的,然而足迹难道就是脚吗!白鶂相互而视,眼珠子一动也不动便相诱而孕;虫,雄的在上方鸣叫,雌的在下方相应而诱发生子;同一种类而自身具备雌雄两性,不待交合而生子。本性不可改变,天命不可变更,时光不会停留,大道不会壅塞。假如真正得道,无论去到哪里都不会受到阻遏;失道的人,无论去到哪里都是此路不通。”</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他在传播六经。老子听了后说;这些是“陈迹”,都是跟着先王的脚印在走,先王早就不在了,你还抱着先王的脚印不放干什么?</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讲:“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段话的大意是,和泥制作陶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无”发挥了它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结合着上面的故事,有学者认为,“善人之道”中的“之”是“的”意思。“子张问善人之道”,也就是“子张问善人怎么做的”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不践迹”,结果就是“亦不入于室。”</p><p class="ql-block">      “践”是践踏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室”比喻以无为用;“不入于室”也就是说,那是没有用的。</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如果不脱离陈迹,因循守旧,照搬照抄照套,不随事物发展变化而有所创新、有所启发,有新的见解,(这样即使做了,)那也没有什么用的。</p><p class="ql-block"> 这个说法尽管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有点绕。其实,孔子讲“为政以德”,讲“克己复礼”,尤其是讲“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这说明孔子不是墨守成规的,在一些做法上,他还是与时俱进的。</p><p class="ql-block">      三、是把“善人”理解成乐于作善事的人。“问善人之道”就成了问做一个善人的方法?我们看,这样理解,子张问的问题就变成了咋做好事。一个人既然是善人了,还问怎么做好事?我觉得这样的理解不是很惬意的。</p><p class="ql-block">      听到了子张这样问,孔子说:“(善人做事)顺其自然,不刻意留下痕迹,不是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也不会被‘我要做好事’这样的善念所束缚。”</p><p class="ql-block">      《朱子家训》记载:“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一个人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那些带着一定目的去做事的人,他们连叫“做好事”都算不上,只能叫“作秀”。我身边有这样一些人的,他为别人做一件好事儿,别人就需要感激他一辈子,甚至主动给别人说送个锦旗什么的,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好事没做好。不是说做善事不好,而是做好事的目的不纯正!与其说他是在做好事,不如说他在为自己作孽!</p><p class="ql-block">      善人做事,随顺自然,该做的时候尽心去做,不是没事找事,不是老太太不过马路,非要搀着她过去不可。用佛家的话说,那就是随缘做事,就不攀缘。</p><p class="ql-block">      我身边有一些学习传统文化的人,他们到了固定的日子就去放生,从市场上买来了一些鱼、蟹,甚至是小鸟等之类的动物,到河里甚至林子里去放。于是乎,周口郊区就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专门从事逮鱼、逮鸟之类的工作——我抓了,你买去放;你放了,我再去逮、再去抓!逐渐把“放生”培育成了一个市场!哪里有“放生”,那儿就有“抓生”。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真的让人无语!最不可思议的是很多人明白这一点,还乐此不彼的去做!</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段话,还有一些理解,仅供大家参考。</p><p class="ql-block">      1、子张问善人之道,孔子说;不按古人的路子走,就一定无法精通?这样的说法,可以说是不知所云。</p><p class="ql-block">      2、子张问孔子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孔子说;不要随意践踏别人取得的各种成就,也不要进入他人的内室。做到这两点,就可以做一个善良的人了。”因为儒家的澹台灭明就是“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澹台灭明行路时不抄小道,没有公事,从不到当官的屋里来,向领导要这要那的。</p><p class="ql-block">      3、子张问改善人的方法。孔子说:“不要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也不要进入别人的房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儒家讲求真诚而做。善人如何才能入道啊?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善人应遵循、效法圣贤之道,多做利国利民利天下的事情。这样呢,善人也逐渐会步入君子,乃至圣贤之列的。</p><p class="ql-block">     无论什么人,只要立志成为圣贤,那就要按照圣贤的做法来修行,踏实去做,一生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的,这才是本章句《论语》关键!</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