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育儿分享 | “低声教育”与孩子平等交流——邯山区德润幼儿园育儿知识分享

邯山区德润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低声教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与孩子平等交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育儿指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语言是一把双刃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低声说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能愉悦自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还能温暖别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低声说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也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跟孩子低声说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降下的不止是声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还有那颗浮躁的心</p> 吼叫式育儿 “河东狮吼”型家长 <p class="ql-block">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视频:</p><p class="ql-block"> 大约4岁左右的小女孩,因为早上不想起床被自己的妈妈大声训斥。</p><p class="ql-block"> 尽管孩子一直在哭,妈妈根本不顾孩子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妈妈大吼一声:“快点!下来刷牙!”</p><p class="ql-block"> 女孩不再大哭,而是以把杯子摔在地上,来反抗自己的妈妈……</p><p class="ql-block"> 这样吼骂孩子的场景,生活中太常见了。</p><p class="ql-block"> “河东狮吼”这个原本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的成语,现在似乎成了形容家长们带娃的常用词语。</p> <p class="ql-block">“妈妈凶我的时候我好害怕。”</p><p class="ql-block">“我不喜欢发火的妈妈。”</p><p class="ql-block">“妈妈发火的时候,我都不敢说话。”</p><p class="ql-block">“我爸爸妈妈发火的时候特别吓人,我很害怕。”……</p> 孩子被吼后的变化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1、父母越吼,孩子越没安全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听说过“弃猫效应”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被丢弃过一次的猫,再被别人捡回家后,会乖得不得了,甚至会变得讨好,因为它害怕再次被丢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孩子也如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些家长会在气头上吼出一些威胁到孩子安全感的话,比如: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我真后悔把你生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当然不是出于真心,但孩子却会真的相信父母说的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被吼后,孩子可能看起来会变乖一点。殊不知,孩子的心底已然出现了伤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有的乖巧背后,都是强忍的心酸、被抛弃的恐惧和小心翼翼的讨好。很多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就是这样养成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父母越吼,孩子越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洪兰教授指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脑科学利用核磁共振的脑造影技术,发现童年经常被吼骂的孩子,储藏记忆的海马回有萎缩的现象。这也意味着,长时间被父母严苛对待的孩子,记忆力受损明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更让人心惊的是认知神经学家马塞尔·贾斯特的一个结论:“我在漫长的研究生涯中认识到一件事,那就是大脑是为社交而准备的。”说白了,大脑喜欢宽容、温和的社交场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孩子跟身边人的关系好,他们的大脑学习效率就更高。而不安全的人际关系、危险的环境和长期的压力,比如父母经常吼骂孩子,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大脑关闭学习通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起来,就是孩子越来越笨。这样的结果,真的太戳心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父母越吼,孩子越叛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父母动辄吼骂孩子,孩子的直观感受其实就是:我不行、我不对、我是差劲的,心理能量不够的小孩此时可能就会呆住,表现出回避。而心理较强的小孩,就容易顶嘴、跟大人对着干!因为他想要从父母那里拿回自己的力量和掌控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孩子,往往父母反对什么,他就去干什么。父母越不希望孩子怎样,他就越要活成父母讨厌的模样,让父母难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简言之,孩子会用过得糟糕来报复父母。只有当父母学会尊重孩子,孩子才会恢复理智,衡量利弊,走上一条更健康的成长之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父母越吼,孩子越自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玫瑾教授曾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家里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成年后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经常“暴躁”。有的父母气急了,难听话会脱口而出:你真是累赘;你这样以后能有什么出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时候,这些话尽管没说出口,但是父母的行为和态度却无声中对孩子说:你真让我失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持续性的吼骂、贬低,会让孩子变得极其自卑,他们会发自内心相信自己是没用的,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被接受。长此以往,他们会变得自暴自弃,而且与其他人格格不入。</p> 低声教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为低声教育?低声教育是与教育孩子大喊大叫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家长常常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无策,不管你是嚷嚷不休地说服教育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式教育,孩子全然不理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如果经常对做错事的孩子高声斥责,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这时候就要考虑改用低声教育的方式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低声教育——科学依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理学家对表达哪些事情该用怎样的声调进行了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因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低声调可以赶走愤怒。</p> <p class="ql-block">2、<b style="font-size:20px;">低声教育—办法措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许多父母来讲,控制自己不去批评孩子是很难的,因此,说话前请三思,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词,效果会很好。比如“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话初听会觉得很生硬,但过一会儿,孩子很自然就会明白你的意思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事论事,不要随意发泄对孩子的情绪,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爸爸妈妈的尊重,而这种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个爸妈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是打骂教育绝对不是最好的办法,一时起到的作用也不会长久。</p> 避免恐吓式教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什么是“恐吓式”教育?即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用语言威胁、恐吓孩子,以此达到让孩子顺从家长意愿的方式。但家长朋友们需知道,这其实并不是一种“教育”。这样的方式会对孩子成长造成负面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有耐心时,你是否也有用过以下方式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拿医生护士吓唬孩子</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父母总希望孩子心里有个怕的人,这种想法很致命。尤其是拿医生来吓孩子:“再不听话,我叫医生来给你打一针!”这样的语言可千万不能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果:害怕医生的孩子,可能会更加抗拒看病、医治,甚至视作一种威胁。真正需要争分夺秒医治时,孩子的配合是最好的“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拿老师吓唬孩子</b></p> <p class="ql-block">有时我们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再哭,老师就不喜欢你了。”“不听话,我叫老师收拾你!”</p><p class="ql-block">后果: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可想而知老师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用这样一个重要、正面、积极的形象来吓孩子,孩子会害怕老师,不敢与老师亲近,甚至是抗拒幼儿园、厌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拿警察吓唬孩子</b></p> <p class="ql-block">  警察职业具有威严感,有些家长便会利用这点吓唬孩子:“不乖的孩子会被警察抓走,关起来。”</p><p class="ql-block"> 后果:神圣的警察在孩子的心里可能会变成可怕的坏人,当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孩子会不敢求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拿妖怪大灰狼吓唬孩子</b></p> <p class="ql-block">  孩子没有分辨现实与虚假的能力,在孩子的世界里,大灰狼、妖怪等可能是真是存在身边的,于是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再不睡觉,大灰狼过来吃你了”。</p><p class="ql-block"> 后果:总是拿这些莫须有或原本很正常的动物来吓唬孩子,不仅会让孩子更胆怯,甚至会让孩子从此害怕睡觉、黑暗、水等,给孩子留下的心理暗示可能会造成心理阴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拿父母亲人的爱吓唬孩子</b></p> <p class="ql-block">  面对孩子哭闹、叛逆等行为,为了使孩子快速听话,你会说出这样的语言吗?</p><p class="ql-block"> “你再不听话,妈妈不要你了。”</p><p class="ql-block"> 后果:这句极具威胁性的话,可能会换来孩子暂时的安静和“听话”,但孩子的心里会非常恐惧,这会造成孩子强烈的不安全感。</p> 平等交流 有效沟通 <p class="ql-block">1、<b style="font-size:20px;">亲子教育</b></p> <p class="ql-block">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ー定经常沟通,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走进孩子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2、<b style="font-size:20px;">耐心倾听</b></p> <p class="ql-block">  管教孩子,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的原因,从源头下手。此时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了解孩子的想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放下身段</b></p> <p class="ql-block">  同孩子做协商,有些家长总喜欢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这样做往往会激化矛盾,不妨放下身段,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换个讲道理的方式</b></p> <p class="ql-block">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p> <p class="ql-block">2023年春季招生报名进行中!</p><p class="ql-block">招生对象:小、中、大班及幼小衔接班</p><p class="ql-block">招生年龄:2岁半—6岁幼儿</p><p class="ql-block">咨询电话:0310—5509111</p><p class="ql-block">园所地址:浴新南大街与渚河路交叉口南行50米路西</p>

孩子

父母

低声

教育

家长

吓唬

妈妈

这样

老师

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