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党为群众办实事的历史。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用牺牲奉献践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1945年,党的七大明确提出,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从七大到二十大,党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总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br>“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要围绕群众工作能想事、会干事、干成事,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将爱融入生活的点滴,积小善为大善,始终把人民作为“源”和“本”,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要永远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永远以人民满意为最大追求,坚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安全和身体健康。<br>用真情为人民服务,干部就要走出院子、俯下身子、掏心窝子,深入群众当中,与群众打成一片。事实证明,群众的关切在哪里,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干部的工作就往哪里用力。在一个优秀产业工人的情怀中,可以看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品格,看到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职业操守,看到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我们要心系群众,甘当人民的公仆,对“衣食父母”深怀感情并倾力回报。<br>“志之所能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我们要全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排忧解难,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力争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br>再恢宏的事业,也要有落地效益;再重大的任务,也要积尺寸之功。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变化,固然需要“大工程”,也需要“小民生”。只有让老百姓看得懂、看得到,感受到“与我相关”,我们的“同心圆”才能越来越大,滚动得越来越快。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同样,为民办实事、推动大变化,也需要锲而不舍地坚持,抓一件办一件,一件接着一件干,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从一点一滴改善民生,才能让更多人感受党的温暖,让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共同分享城市发展成果。<br>要想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小事,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就要深入基层、扎根基层,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恨所痛、急难愁盼,才能更懂得如何更好地为民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为人民谋幸福,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拼的是国家的发展,也是小家的变化。我们已经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接下来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发,我们的路还很长。不忽视、不放过每一个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就能用点滴变化汇聚成强大力量,推动国家、兴宁的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