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2023年4月16日在名师工作室的安排下,我们有幸在乌鲁木齐实验小学参加了“教育梦”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教育梦”有着庞大的教师资源网络体系,与全国绝大部分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专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致力于对基层教育教学进行诊断,通过科学的方法针对性设计培训路线,促进本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p> <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名师课堂</p> <p class="ql-block">钱守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册主编,教育部国培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动感课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全国自主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北京市教育学会课程发展专业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马云乡村教育校长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部主任。已经出版个人专著4本,主编与合编教学指导用书40多本,主编学生用书近百本,被老师们亲切的称为,有水平没架子的钱老师。</p> <p class="ql-block"> 钱守望老师在《2035我几岁了——年、月、日》课堂上,采用chatgtp人机对话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问询chatgtp初步了解年月日的知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课中小灵通、亚美老师、北斗博士等虚拟人物的设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多样的学习方式。钱老师采取众筹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课信息量特别大,学生不仅认识了年月日相关知识,更是在年月日认识中了解了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体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p> <p class="ql-block">陈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现任清华附小昌平学校副校长,华应龙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科学技术领军人物,江苏省小学数学学科领军人物。坚持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基于儿童天资性情,因材施教,立足童真,童趣,引领儿童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开放的视野研究现象,用数学的意义匹配生活,在数学好玩的实践中感受数学独特的育人价值,发展核心素养,专注数字化背景下,数学好玩好数学的开放性课堂研究教学。</p> <p class="ql-block">陈军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图形运动》一课,为学生准备充分的学具,使学生在玩折纸中思运动。以纸船的设计图为切口,先是让学生在纸船设计图中找图形,再是让学生根据设计图折出纸船。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调动已学的知识,使“惰性知识”勤快起来。介绍生活中折纸的应用,例如:太阳能板、心脏支架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服务生活的。</p> <p class="ql-block">孙慧敏老师《三角形的内角和》,整节课行云流水,课堂节奏把握恰到好处,亲切自然的语言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再通过测量、拼折、推理等方式让学生确定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和。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p> <p class="ql-block">观摩<span class="ql-cursor"></span>笔记</p> <p class="ql-block">徐文慧</p> <p class="ql-block">观摩体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田亚琼</p><p class="ql-block"> 听完钱守旺老师执教的《2035年我几岁?年月日》这节课,给我的感觉是,朴实如华,真实不花哨。钱老师做到了导入巧、过程实、空间大、思维活、视野宽。钱老师用习总书记的话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到要学习的知识就在身边,又不失时机地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对“年、月、日”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钱老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关于“年、月、日”已经知道了什么,体现了对学情的关注,较好的把握了教学的起点。在平年,闰年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所提供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概括。视野宽。钱老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小知识的适当补充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吸取更加丰富的营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冯丹丹</p><p class="ql-block">1.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p><p class="ql-block">2.还有就是学生回答问题的模式,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方法是,我认为, 大家同意吗,</p><p class="ql-block">放手让学生多说,老师少说,提问要精炼,有时候可以让学生来提问,</p><p class="ql-block">3.还有就是提问要有层次,</p><p class="ql-block">4.要立足教材,不能随意改变教材</p><p class="ql-block"> 5. “润物无声”的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专家举了很多关于数学课程内容重建的案例,指出数学老师应该对数学课本进行补充和完善,去丰富孩子的数学世界,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按照老师传授的教学先进理念。多涉猎书本以外的知识,研究生活中的数学,让自己的课变得更加优质和全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韩青萍</p><p class="ql-block">孙慧敏老师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对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刚开始的导入:我们看看三角形,你们都知道了哪些知识?抛出问题,先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然后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问孩子们:从两个三角形的讨论中,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关于三角形的什么知识?能让学生问的老师坚决不说,培养孩子擅于提问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孙老师的教学层次分明,3个任务分别到达了目的。任务一:算一算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有什么发现?</p><p class="ql-block">当孩子只算了3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说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老师笑了笑问:“你就算了3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就说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不是有点着急了呢?”老师没有着急肯定,而是以一种反问的语气质疑他,孙老师这是在培养孩子想问题要全面,下结论前要有依据,引导孩子去证明他的猜想。</p><p class="ql-block"> 学生用测量、撕拼、折拼、转笔、数学推理等方法证明。真的让我们大开眼界,原来还可以这样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听得我们个个拍手叫好,孩子们也开阔了视野。培养孩子擅于思考、勤于动手实践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韩辉专家的“从大单元视角看分数的意义”让我们知道不管你想怎样上课,怎样培养孩子,都要立足教材、践行标准、贴近一线、发出声音、开放教研。</p><p class="ql-block"> 教师要做的不是单纯依赖教材也不是抛开教材而是融入教材。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教?如何教?我们将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和加工,把分散、零碎的知识重组在一起给学生一种网状的知识、一种结构化的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就是唤醒每一个孩子的“旧知”,和他看到的“新知”进行链接,并产生新的、学生自行诞生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帖晓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钱守旺老师主讲的《2035年我几岁——年、月、日》,整节课眼光“活”且“远”,用习总书记的话导入新课,充分把课堂内容与时事政治相结合,当问到孩子们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时,钱老师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中向人工智能ChatGpt提问,让孩子们感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钱老师的教学风格“稳中求活,活中求实,实中求新,和谐自然”,是动感课堂的倡导者,实践者。另外,他的讲座《如何让数学课堂变得有意思,有意义》也让我体会了动感课堂的有料、有趣、有味、有魂、有劲。</p> <p class="ql-block">观摩和学习是短暂的,但是名师带来的启示是长久的,感谢几位老师呈现的精彩课堂及讲座。高山景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让我们一起做学习的奔跑者,采撷名师智慧,用心雕琢课堂,焕发灵性课堂!</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冯丹丹</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小组各位老师</p><p class="ql-block">审核:于占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