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春色· 华东大裂谷

莺儿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安徽的旅游资源真是太丰富了,有山有水不说,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地貌——裂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裂谷是板块构造术语,是两侧以高角度正断层为边界的窄长线状洼地。我们耳熟能详的主要是东非大裂谷。我眼前的这个华东大裂谷当然没有东非大裂谷那么壮观,但是形成的原因大致相同。都是由于地幔上升过程中的长期热对流作用,而使大陆岩石圈减薄、上隆而致破裂,然后出现坳陷而成的。既如此,华东大裂谷虽海拔只有700米,但却处处断崖绝壁,且景区相对封闭,恰如一处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一般。</p> <p class="ql-block">华东大裂谷风景区位于皖浙两省交界的天目山脉——安徽省宁国市宁墩镇。来时被告知要爬山,所以下大巴车时特地脱了风衣。哪知20元开进景区去的“景区小交通”竟是敞篷的观光车,还一路蜿蜒深入腹地,吹得发丝飞舞,冷风直钻,冻成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门前。来了一位景区的女服务员,她说进景区分左右,体力好的走左边,自感爬不动的走右边,不过“无限风光在险峰”,左边的风景肯定好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了车有点冷,看看这山也不高,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主张走左边,于是大家蜂拥而入。大家一路说笑,一路向前,只看到有一个玻璃栈道,并没有注意到分岔口。这时导游跑过来说,我就去买了一张门票,你们走得好快,已经全部朝右转了呢!大家惊呼“完了,完了,好风景就此一别了!”导游赶紧说,先朝右绕进去上山,回来时往下走也可以。大家失望地只好将错就错,继续往前走。忽然前边有了一个岔道,只不过左边的没有石阶,全是土路,我们又看向导游,导游说这条道我也没走过,那就试试吧!一个大姐见势赶紧说膝盖疼不方便,谁知她同来的伙伴不依不饶,左一拽又一架硬把她赶上了这条土路。</p> <p class="ql-block">这条路有点陡,有的地方甚至有五六十度的坡度,不仅没走多远就开始喘粗气,而且总有种要滑下去的感觉,人弓得像只虾米。朋友提醒我从树丛中捡根树枝当拐棍。这个主意果然很好,我把一根树枝简单地修剪了一下,拄着它,立刻脚步轻松了许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到一个陡峭的石阶处,又有了分岔,大家讨论了一下,决定往箭头指向的一个寺庙的方向前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过寺庙,前面茂林修竹,幽静而宽阔。女士们开始扭动身姿拍照,几位男士继续往前探路。很快他们折返说前边无路可走了。大家正在踌躇中,寺庙里的和尚走了出来。他大约四五十岁的年纪,操着北方味儿很重的普通话为我们指点路径。有人便问他是哪里人,怎么在这里出家?他说是陕西人,来这里有二十年了。修行的人就是哪儿清净就到哪里,也说不上什么原因就到这里来了,又扎了根,山下还有一座庙,是他的弟子在那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我注意到沿途陡峭的石阶上全是红红的布条,那是这附近的人来此祈福时栓的吧?我还注意到山坡上、石缝间有粉红色的杜鹃开得正艳。在漫山遍野的绿中,它显得异常醒目、鲜艳。它是什么时候扎进泥土、长进石缝的呢?也许就是一场与风的邂逅而已吧!师傅又何尝不是呢?</p> <p class="ql-block">根据师傅的指点,我们很快到达了观景台。远方是茂密的植被,沟底有若隐若现的山涧,阳光正好,微风轻拂,感慨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怡然于山水相映的奇妙。同来的表演队再一次载歌载舞,欢笑声荡漾在这一片纯净而绮丽的生态净土上,也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出了观景台,就是一路向下了。发现许多跟我们反向行走的人,我们才恍然大悟,哦,我们走反了,应该从这里上山的,这就是门口女服务员说的“左边的道”!不过反着走也不打紧,景致没有错过便是好的。而且我们歪打正着的来时路,可能还看见了这里引以为傲的高山茶园和广袤的竹海,并得到了一位幽居于此的僧人的“指点迷津”。人生的道路或许也是如此,一个不经意,你会看到更多你不曾看到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