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理念 构建新课堂模式——古田县第七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研训活动

浮生若茶

<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芳菲漫天;气清景明,万物皆显。为促进教师们对新课标的理解与践行,2023.4.13,古田县第七中学教育共同体精心组织和安排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研训活动,古田七中教育共同体各学校、古田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以及相关学科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们在古田七中观摩了语文等五个学科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语文组《石壕吏》同课异构</b></p> <p class="ql-block">  黄迎华老师以三个问题贯穿整节课:"用一句话概括诗歌的内容""用一个字形容老妪的心境″"用一个词表达诗人的情怀″,从内容到诗情到主旨,层层推进。既让学生了解现实主义诗歌的特点,又让学生感受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最后把文本与现实相联系,用当代悲悯情怀的科学家、教育家激励学生心怀悲悯,落实新课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 <p class="ql-block">  黄如珍老师在分析人物环节,构思巧妙。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吏”的形象、“妪”的凄苦,黄老师巧妙设置环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还原人物对话场景,补充“吏”的语言,想象“吏”的表情和动作,并表述成段。这个环节独具匠心,放手学生,给予了他们想象的空间,锻炼了他们语言组织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两位教师虽同课异构,但逻辑清晰严谨,环环相扣,都用四十五分钟的时间诠释了一首好诗,展示了一节好课。 </p> <p class="ql-block">  古田县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充分肯定两位老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入透彻。迎华老师朗读教学指导到位,课堂既有朗朗的书声又有深刻的思考,落实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如珍老师则咬文嚼字,抓关键字分析文本,由战争引入情怀。</p><p class="ql-block"> 古田五中陈宗治主任提出教学这首诗歌要把重点放在分析"忧国″与"忧民″的两难选择上,让老师们很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言文阅读教学讲座</b></p> <p class="ql-block">  陈丽郁副校长以自己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精准把握,给与会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特殊的盛宴。她从教学现状分析、教学目标要求、教材编写设置、教学策略探究四个方面,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进行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经验和方法。陈副校长的讲座条分缕析,高屋建瓴,向我们展现了一些具体可行的课堂策略,也向我们指明了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在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课后,与会的语文老师们表示,语文文言文教学之路漫漫,采撷他人的经验,融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争取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最佳的文言课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数学组《认识分式》同课异构</b></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训活动中,数学组的郑少伟、黄小云两位老师进行了《认识分式》“同课异构”教学。</p> <p class="ql-block">  课后观摩教学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对两位老师的课作出精彩的点评,对执教者给予高度的评价,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两位老师的课风格迥异,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同课异构”的魅力。少伟老师的课,环节连贯过渡自然,引领着学生们从一个知识发现另外一个知识。小云老师则是先明确知识,再让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到应用,时常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两节课教学过程中都有着很多不同的出彩之处。老师们也提出许多宝贵的建议,比如有些老师提出课堂容量较满,能否从已有的题中求变;需要关注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分母整体化思想的灌输等。</p> <p class="ql-block">  古田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领导和古田县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给我们介绍了前段时间带着我们县50多位老师到厦门跟岗的情况,给我们指出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厦门中学的课堂更注重内容的延伸变化,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探索。这与新的教学理念更加吻合,建议我们老师今后的课堂教学,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同时,还分享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下Unit 5 Topic 3复习课</b></p> <p class="ql-block">  英语组的叶海星老师和黄裕华老师分别对仁爱版英语七年级Unit 5 Topic 3复习课进行同课异构。古田县教师进修学校的王清芳老师与古田县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了本次听评课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都以各自学校真实的校园生活视频导入,最后输出校园生活的写作。 叶海星老师以开宝箱进行知识闯关游戏为主线,三个宝箱分别复习了星期、科目、校园生活以及相关的句型表达;黄裕华老师以坐校车到不同站点为主线,每站点分别复习了week、subject、class、after-class activities和school life,遵循从词到组到句的原则,在不同语境中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对学生易错点加以强调操练,还介绍了中外校园生活的差异。</p> <p class="ql-block">  古田县教师进修学校的王清芳老师充分肯定两位教师授课主线明显,每个复习环节贴近学生生活,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优点,同时强调了新课标要求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勿碎片化、孤立,尤其是在复习课上。还强调了英语语境教学的重要性和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古田名师工作室的领衔名师郑惠翠老师鼓励大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避免机械性教学,应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p> <p class="ql-block">  “教”是实践,“研”是思考,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听课的老师们都认真做好了笔记,课后大家用心交流,对于本节课的优点加以表扬,也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以此为起点,不断提高个人及集体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生物组《流动的组织——血液》同课异构</b></p> <p class="ql-block">  古田七中陈芸老师和古田五中叶海云老师承担了本次生物组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除古田七中共同体学校的生物组教师参与此次的听课与评课活动外,我们还有幸邀请到古田县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魏东斌老师、陈雪艳老师、陈懿娜老师和陈艳华老师亲临指导。</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两位老师展示了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各展其美。</p> <p class="ql-block">  叶海云老师,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结构清晰,以验血化验单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全课,让学生将本节内容应用于生活实践。</p> <p class="ql-block">  陈芸老师,关注教学细节,对学生的评价有针对性,信息技术使用得心应手,有效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p> <p class="ql-block">  课后,生物组备课组长林雯老师主持了两节公开课的评议活动。两位教师先分别说课,分享授课设计思路。紧接着听课<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师们以评促施,深度研讨。</span>大家认为两位教师各有特色,大家收获颇丰。古田县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魏东斌老师的评课,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课堂教学应如何落实新课标中生物科学素养的问题,对生物学科今后的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体育组《立定跳远》同课异构</b></p> <p class="ql-block">  体育组的两位老师展示的是《立定跳远》的同课异构。</p><p class="ql-block"> 曾平副校长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让学生逐步学会立定跳远动作,再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巩固,课堂上传来阵阵加油呐喊声。</p> <p class="ql-block">  林锟老师先通过小游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再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障碍引导学生掌握预摆起跳动作,并结合音乐锻炼学生体能,让学生在挑战中不断提升。</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古田七中教育共同体的体育老师们齐聚一堂,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为体育老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为体育老师的相互学习提供了平台,研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每次教学研讨活动都是一次磨练、一份收获。勤奋不负春光意,每位教师在备课、磨课、听评课研讨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专业化水平;在合作与互助中,携手将教学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供稿:各教研组</b></p><p class="ql-block"><b>编辑:教研室</b></p><p class="ql-block"><b>初审:陈丽郁</b></p><p class="ql-block"><b>终审:郑于锦</b></p>

老师

教学

学生

同课

古田县

异构

新课标

教师

名师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