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40, 197);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18, 36, 36);"> 要有学识魅力,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思想要有境界,语言也要有魅力,从教师的话语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和学识。——习近平</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搭建相互学习的平台, 海拉尔西路小学开展了落实“全人教育”、探索“跨学科融合”为主题的教学观摩活动,</span>数学学科有五位教师进行了作课展示。4月18日,我校<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数学学科开展了主题为落实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的</span>“教、学、评”一体化研讨活动。</p> <p> 张宇梦老师讲授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找规律》,张老师课上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规律入手,感受音乐中的美妙旋律,体会到规律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赏规律、探规律、用规律和创规律等数学活动,学生初步感知推理意识和创新意识,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p> <p> 高彩娜老师讲授的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口算乘法》。高老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端午节情境引入,通过课前复习唤醒学生的旧知,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不同的算法,明白口算方法的多样性并总结出口算的方法,做到以新课标为指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量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p> <p> 刘敏娜老师讲授的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刘老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经历“剪一剪、拼一拼、涂一涂等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利用观察、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进行综合处理,丰富教学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p> <p> 李金磊老师讲授的是五年级第四单元的《真分数和假分》,李老师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借助给图形涂色和动画演示,经历分数计数单位的累加过程,从真分数自然过度到假分数,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与运算的一致性,践行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以任务驱动学习,问题引发思考,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发展数感和推理意识,感悟生活道理。</p> <p> 王雪纯老师讲授的是四年级《平均数》,王老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古风运动会的有趣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从条形图数据变化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从中国人均GDP增长数据的变化,体会中国的繁荣富强,进行爱国教育,从河水深度的平均数进行安全教育,在实际的情境中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p> <p>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结合此次教学观摩活动,数学组特开展了教、学、评一体化研讨活动,老师们各抒己见,分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收获,大家研讨气氛积极热烈。杨校长对本次数学教学情况进行了评价,肯定了老师们对跨学科教学的积极探索,突显了课改的精神与课改意识,学科融合恰当自然,注重了小组活动与合作,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浓厚,很好的把课改贯彻于课堂教学。最后,杨校对老师们提出要多学习、多观摩,其他学科也要多听多学,每一节课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要把新课标思想理念实实在在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认可、令人敬佩的好老师。</p> <p> 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时代在进步,我们教师也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值得我们去关爱呵护,每一个孩子能在课堂中快乐的成长是身为人师最大的愿望。我们将承载着满满的思考与收获,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而努力。</p><p><br></p><p>编辑:李金磊</p><p>摄影:数学组教师</p><p>审核:杨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