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凤山,位于宝鸡西部山区最边缘小镇凤阁岭,未到凤阁岭之前我还不知晓,在键盘智能输入法中也没这个名词,见到了山的俊秀和仙韵后有些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凤阁岭,借名思义应该与凤凰有关,在路上就想会遇到怎样一个清丽的小镇,导航精准报告了目的地附近,居然是渭河边的一座小小山丘,渭河流经此地急着扭了几个近乎直角的弯,河道从南山底突然拐到了北山底,许是地壳运动分离时,这座山不忍隔离,纠缠着拖泥带水便有了这座小山丘。</p> <p class="ql-block"> 青凤山是凤阁岭的地理名片,沿着一条窄窄的的爬坡街道,上到顶端就是青峰山的入口,平时镇上很少有流动人口,镇子外的人来此地,入口处饭馆老板一眼就认出是客人,热情的招呼着,端茶到水,用近似陇地口音介绍着镇子经济和文化,扯面的做工还是宝鸡手法,多了一份淳朴的香,味道不错。饭馆窗口抬眼就是一陡立的青山,看着距蓝天白云不远,老板推荐爬上去看看山顶风景,于是才知道这是青凤山。</p> <p class="ql-block"> 山的海拔并不高,步行二十分钟就到了山顶,山上植被郁郁葱葱,大都是四季常青的松柏。沿着蜿蜒道路没绕几个弯就是一不锈钢栏石灰台阶,拾阶而上迎面便是凤凰亭,亭子座在山北口处,河道的清风昼夜不停,把亭子的骨架吹得满是皱褶,施了粉雕了梁的面容也难免失色,亭子旁边一六百多岁的古柏扭着身子找了个敞亮的位置望着河道,视觉是上帝般的优越。</p> <p class="ql-block"> 转至南边就是道观大门前,大门口还是山的原型。道观的设计属四合小院,南墙东西角两道窄门并列而立,东门“青凤山”,西门“朝阳观”,仰视有腾飞之势,门楣清秀,雕画精细,耐人寻味。我遐想何立两门,是历史渊源,还是凤凰本就是雌雄二鸟,找百度无法考证,但此地离凤凰泉不远,也许会是凤凰栖息之地。</p> <p class="ql-block"> 进门去正殿不高也不大,如老者静坐沉思,观貌沧桑久远,但雕梁画栋之美不输于闻名,不多的彩绘图腾是文脉的见证。有文记载此观为明代所建称朝阳观,清代重修,主殿曾被焚毁,民国时期重修,观内供奉无量祖师,历史悠久。无量祖师乃司命之神,人间最大的事乃生死,祖师俯瞰渭河蜿蜒而过,远观秦岭巍峨苍茫,坐看云起日落,卧听雨吟风啸,闲游人间百态,忙阅人世悲喜,真乃“人间天上”。</p> <p class="ql-block"> 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侧名”,青凤山地理位置独特,地貌灵秀,是大地孕育的宠儿,有凤来仪,有仙来渡。山下镇口建 “清风亭”,有高人提笔“一缕清风过,万事皆浮云。”到此一游我也飘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3年4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