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寨市学校宁乡支教教师王静 <p class="ql-block"> 静静不是我们口头上所说的宁静,也不是我们平常所言的僻静,实际上是指寨市学校三年级一班的年轻支教教师王静。</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们的眼里,静静是个知心大姐,她教三年级一班的道德与法治。由于人美嘴甜,再加上音柔心善,深受孩子们的青睐。</p><p class="ql-block"> 作为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我对王静老师起初并不熟知,然而我对她的相识、相知且又好感顿生,再到由衷的钦佩,确实是结缘于去年下期我校开展的教师教学比武活动。那次她给我们上了一节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课题好像是《让友谊之树常青》,那节课里,王老师不仅教了学生们如何呵护友谊,还介绍了建立友谊有哪些方法以及如何处理与朋友的冲突等相关知识。其创新式的教学理念,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创作型的师生课堂,彰显了她的睿智、独特,至今仍然在我的脑海中清晰可现。</p><p class="ql-block"> 尽管王老师在我班上课,每周只有两节,但班上的同学们都喜欢她。只要是王老师上课,孩子们就精神抖擞,情绪高涨,我总想探究一下她的成功秘诀或者说是制胜法宝。</p><p class="ql-block"> 在王老师眼里,根本不存在学困生、特困生这些词语;在王老师的嘴里,自然也没有优秀生、特长生这些概念;在王老师的心中,每个孩子都是阳光的、可爱的!她总是用实际行动来点燃每个孩子的激情与复活,证实每个孩子一点一滴的健康与进步,那就是带给她莫大的安慰与无穷的动力。细观王老师的日常教学,对待每个孩子都是和颜悦色,平易近人的。她相信,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千万别忙着把他们赶跑。”她更深信,此生唯有爱,定教学生“换新颜”。教学须用功,教育无捷径,平淡之中必然有喜悦,无奇之中定然获新生!</p><p class="ql-block"> “一月有糖果,半期有礼品,期末有惊喜。”那是王老师对学生的深情厚谊,怪不得我班的贫困生蒋雅轩告诉我:“王老师对我太好了!上周她送给我一大包衣服,我终于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啦!”还有其他同学拿着王老师送给自己的布娃娃,在走廊上自我鉴赏,陶醉其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确实如此,王老师的教学始终一丝不苟,勇于创新;王老师的关心,纯属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噢,怪不得王老师能得到那么多孩子的喜爱,真的不能不说是天道酬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