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暖的同行 最美的遇见 ——“市培计划”益阳市首席名师、卓越校园长、优秀教研员示范引领力提升高端研修

君子之交淡如水

<p class="ql-block">  人间芳菲四月天,春暖花开, 莺飞燕舞,此时的星城,美得刚刚好。沐浴和煦春风,满怀美好憧憬,我们欢聚星城,参加“市培计划”——益阳市首席名师、卓越校园长、优秀教研员示范引领力提升高端研修班。这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一次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一、专家引领 聚力前行</b></p> <p class="ql-block">  专家们的讲座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他们所展示的教学风格令人佩服,引起共鸣。</p> <p class="ql-block">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这句话用来形容《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谢凡再合适不过了。她为我们的培训打开了第一道大门,为写论文犯愁的我们送来了丰盛的“学术大餐”。她从四个维度阐述了教师“从实践研究到专业表达”的自我提升赋能的过程:一、换一个角度看教育写作;二、从研究问题到写作主题;三、写出理实相融的优质论文;四、好文章的模样。这也让我们懂得:你我都有同样独立的实践和先进的理念,到头来,你成了教育名家,我却默默无闻。一个重要原因,是你勤于动笔,我却不善总结。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家是“总结”出来的。谁害怕在“笔头”上用功夫,谁就很难在更高层次上造就自己。</p> <p class="ql-block">  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有“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然而课题“从哪里来”课题“怎么申报”课题开题“要注意什么”课题实施“有何要求”呢?孙智明教授的讲座《中小学如何做课题》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他教我们选题依据要向教改政策靠拢、向选题指南靠拢、向热点问题靠拢、向工作实际靠拢;课题开题要厘清概念、理清思路、想清目标、弄清标准;课题实施要结合学校已有基础、要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要坚持活动带动。他将深刻的理论配上鲜活的案例进行比较,让我们醍醐灌顶,如食甘饴,身心愉悦。</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度融入到各个领域,人们学习、工作的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我们身边,“智慧校园”等教育信息化应用已全面铺开,教师网络培训平台逐步完善,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当代教师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学习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平台吸取新的理念,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提升自我的思想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是迫在眉睫之事。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陈敏教授以其独有的个人魅力,阐述了《智能时代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与发展》,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未来教育不仅要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而且要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b> 二、共学共思 相伴成长</b></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场饕餮盛宴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体参训学员认真聆听,详细记录,积极汲取专家们的宝贵经验,</span>为自己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源头活水。</p>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学习,没有参与,你不会知道精彩纷呈;有一种平台,没有投入,你不会知道温馨如家;有一种交流,没有融入,你不会知道头脑风暴;有一种对话,没有深入,你不会知道豁然开朗;有一种信仰,没有执着,你不会知道任重道远。市培,愿与你一路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