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妇女形象——读《大堰河——我的保姆》

林海拾遗

<p class="ql-block">第一节 </p><p class="ql-block">大堰河,是我的保姆。</p><p class="ql-block">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她是童养媳,</p><p class="ql-block">大堰河,是我的保姆。</p><p class="ql-block">——“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诗人在开篇起笔之时直抒胸臆,说“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这大堰河是指某条河流,还是指人呢?这其中一定包含着较为特殊的含义和情感。如果我们了解了浙江金华的方言,“大堰河”是“大叶荷”的谐音,我们再结合下文的内容,就不难理解诗人对“大堰河”有着情真意切的缘由了。</p><p class="ql-block">在第二句中,诗人说到我的保姆没有自己的名字。一瞬间,让我们感觉到“大堰河”这个人物,在旧中国的社会地位是极其卑微的。作为童养媳的大堰河,只有依靠自己的乳汁和辛苦的劳动来谋求自己的生存。</p><p class="ql-block">诗人在首尾处,反复咏叹“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这让我们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保姆有着特殊的感情和不一样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p><p class="ql-block">我是地主的儿子;</p><p class="ql-block">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p><p class="ql-block">大堰河的儿子。</p><p class="ql-block">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p><p class="ql-block">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p><p class="ql-block">大堰河啊,我的保姆。</p><p class="ql-block">——诗人首先点明自己的身分,接着又说也是大堰河的儿子。由“也是”连缀的内容,确定地表达出自己非常认可和确认了这种特殊的关系。大堰河养育我,是先于养育她自己的家。这体现的是旧社会剥削制度,而我又深知保姆对我的养育之恩。</p><p class="ql-block">诗人运用循环复沓和呼告的表现手法,让“大堰河”反复出现四次,然后再转换了称谓“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这不仅拉近了与“大堰河” 的情感距离,而且也真切地倾注了“我”对大堰河的特有深情。</p> <p class="ql-block">第三节</p><p class="ql-block">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p><p class="ql-block">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p><p class="ql-block">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p><p class="ql-block">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p><p class="ql-block">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p><p class="ql-block">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p><p class="ql-block">——诗人在狱中看到了漫天的飞雪,触发了他的联想和想象。通过数个意象的组合,创设出悲凉凄惨的氛围,融入了自己对“大堰河”无限的情思(注: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并组织春地画社。1932年7月,艾青被捕入狱,就是因为当时国民党迫害左派人士)。</p><p class="ql-block">你瞧,坟墓是“草盖”着的,故居是“关闭”了的,屋檐上的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是“枯死”的,仅有的“一丈平方的园田”也是被“典押”出去了,门前的石椅上“长了青苔”。</p><p class="ql-block">诗人通过对“坟墓、故居、屋檐、田园、石椅”的描绘,倾诉了对房屋故者悲惨命运的同情。在家境凄凉和破败的景象中,融入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思念。</p><p class="ql-block">画面中的各个意象,笼罩在大雪纷飞的背景之中。在这凄凉和悲惨的画面中,我们领悟到雪是洁白纯净的,大堰河的品性是善良的,心境是纯洁美好的。“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诗人由雪及人,这是对大堰河品性圣洁和善良的投射。</p> <p class="ql-block">第四节</p><p class="ql-block">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p><p class="ql-block">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p><p class="ql-block">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p><p class="ql-block">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p><p class="ql-block">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p><p class="ql-block">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p><p class="ql-block">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p><p class="ql-block">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p><p class="ql-block">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p><p class="ql-block">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p><p class="ql-block">——诗人承接着上一节,在联想和想象中接续着回忆。他回忆起当年与大堰河朝夕相处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开篇写到“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这里的“厚大的手掌”,不仅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而且再用“抚摸我”,更加表现出母亲对于孩子们的温暖与疼爱。</p><p class="ql-block">诗人通过排比修辞,一一列举和描述大堰河辛苦的劳作:“搭好炉灶、拍去灰尘、把饭煮熟、把酱碗放在桌上、把衣服补好……”</p><p class="ql-block">这不仅表现出一位永无休止,终日辛劳的母亲形象,而且在辛苦劳作的过程中,每时每刻无不关心和照料着每一个孩子。每时每刻无不给孩子们以至亲的爱抚和温暖。</p><p class="ql-block">“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前后两次的间接反复,与中间母亲辛苦劳作的各个列项融会贯通起来。充分表现出大堰河这位母亲的勤劳、善良,对乳儿无私挚爱的高尚品质。</p><p class="ql-block">“搭”、“拍”、“放”、“补”、“掐”、“拿”等动词的描写,不仅表现出保姆的辛苦劳累,而且意在表现大堰河时刻不忘,用她那“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通过劳动与抚摸的相互的映衬,真实地再现了母子间的情深意浓。</p><p class="ql-block">“厚大的手掌”,意在表明这是一双勤劳、温暖的手。“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破烂的衣服和衬衣上的虱子,说明了大堰河家境的贫寒;</p><p class="ql-block">“荆棘扯破的衣服”、“被柴刀砍伤了的手”,意在表明即使是一家大大小小辛勤和过度地劳作,依然改变不了处在社会生活底层的地位。这是从生活中的侧面控诉了社会制度的黑暗,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第五节</p><p class="ql-block">我是地主的儿子,</p><p class="ql-block">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p><p class="ql-block">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p><p class="ql-block">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p><p class="ql-block">——“我是地主的儿子,”在首先表明自己的身份之后,紧接着写“在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我离开大堰河被父母领回到家中。</p><p class="ql-block">这其中的“吃光”不仅写出了大堰河为哺育乳儿耗尽了自己的心血,其中也蕴含着具有典型意义上的批判,不仅彰显世态的炎凉,而且也暴露出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无情。</p><p class="ql-block">结尾采用设问的方式,创设出悲凉凄惨的氛围。不仅形象逼真地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依恋难舍和无比疼爱的心情,也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孩儿的单纯和无知,也反衬地主阶层的冷酷无情。</p> <p class="ql-block">第六节</p><p class="ql-block">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p><p class="ql-block">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p><p class="ql-block">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p><p class="ql-block">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p><p class="ql-block">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p><p class="ql-block">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p><p class="ql-block">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p><p class="ql-block">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p><p class="ql-block">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p><p class="ql-block">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p><p class="ql-block">——这一节,主要是写“我”回到自己的家里过着富足生活的情景。然而“我”却像陌生的新客而感到忸怩不安。</p><p class="ql-block">这一段诗人从吃、穿、住等方面极力铺叙了地主家富裕豪华的生活。这与前面的第四节构成了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例如:“家具是红漆雕花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檐头“天伦叙乐”的匾额、新衣服上的丝帛和贝壳纽扣的装饰、“油漆过的炕凳中安放了取暖的火钵”,再如:“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p><p class="ql-block">所有的这一切,与大堰河家里的贫穷构成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让人们看到底层百姓生活艰苦和贫穷,即使是全家人付出艰辛的劳动,也不能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然而,不事稼穑的人在生活中却过着极为富有和阔绰的生活。进而表现出社会制度的不公。</p><p class="ql-block">尽管这是自己“天伦叙乐”的家,可我在感觉上却以为是个“新客”;母亲怀里的妹妹,我却是“不熟识的”,这虽然是生我的父母家里,但是我却感觉“忸怩不安”。诗人曾前后两次写到:“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足以说明“我”对于这个家是缺少情感的。</p><p class="ql-block">诗人的这种反常的表现,充分反映了我在大堰河家中,虽然贫穷凄苦的,但是却充满了爱抚、欢乐和融洽;在自己家里,虽然是富贵安逸的,但是我却感到陌生而毫无情感。深刻地表达了“我”对大堰河及其一家人深沉的情感和无尽的留恋。</p> <p class="ql-block">第七节</p><p class="ql-block">大堰河,为了生活,</p><p class="ql-block">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p><p class="ql-block">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p><p class="ql-block">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p><p class="ql-block">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p><p class="ql-block">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p><p class="ql-block">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p><p class="ql-block">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p><p class="ql-block">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堰河,为了生活,</p><p class="ql-block">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p><p class="ql-block">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p><p class="ql-block">——这一节主要是写大堰河到“我”家来做雇工。诗人通过排比的列项:洗衣、洗菜、做饭、晾晒粮食等,表明大堰河一年四季,不分寒来暑往,总是永不停歇的辛苦劳作。</p><p class="ql-block">尤其是她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洗衣、洗菜,在足肤皲裂的严冬“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在“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的酷暑中,满头汗水地晾晒粮食……应该说这是艰辛的劳动,可她为什么是“含着笑”的呢?在这肖像描写的背后,隐含着极为深刻地悲剧性的苦涩。</p><p class="ql-block">这一方面说明旧社会生活在底层贫苦百姓,即使是付出自己身心的全部,可是他们对于生活的所求是卑微的,是极易满足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旧社会的劳苦大众在谋生活,谋生存的过程中,除了忍耐劳动的辛苦之外,还要忍受着地主剥削阶级的欺压和凌辱而强做欢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在强颜欢笑中隐埋着内心的辛酸。这其中也渗透着诗人对于大堰河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p><p class="ql-block">首尾的间接反复,意在强调剥削阶级对于劳苦大众直到榨干他们的血汗为止。先是乳汁,后是双手,“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p><p class="ql-block">这充分表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忍辱负重、不得不做牛做马的艰苦付出。</p> <p class="ql-block">第八节</p><p class="ql-block">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p><p class="ql-block">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p><p class="ql-block">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p><p class="ql-block">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p><p class="ql-block">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p><p class="ql-block"> 贴在灶边的墙上,</p><p class="ql-block">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p><p class="ql-block">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p><p class="ql-block">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p><p class="ql-block">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p><p class="ql-block">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p><p class="ql-block">——诗人通过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真切地表现了她对乳儿,以及乳儿对大堰河的感情:乳儿时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这是孩子对母亲的依恋。</p><p class="ql-block">年节里,她为乳儿忙着切糯米糖,有意的把乳儿描绘的关云长画像贴在显著的地方,她情不自禁地逢人便夸赞自己的乳儿。这是母亲处于对乳儿的骄傲。</p><p class="ql-block">她甚至还作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她吃着乳儿的婚酒,听着儿媳喊她“婆婆”。母子双双得到了幸福。由此可见,大堰河把自己的命运和乳儿的境况紧密地联在了一起。反映出大堰河将乳儿视为自己的亲儿子,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情真意切,更加表现了大堰河内心的情感和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第九节</p><p class="ql-block">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p><p class="ql-block">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p><p class="ql-block">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p><p class="ql-block">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p><p class="ql-block">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大堰河,已死了,</p><p class="ql-block">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p><p class="ql-block">——大堰河在梦幻和追寻着人间的幸福中去世了。她没有吃上乳儿的婚酒,没有听到儿媳亲切的称谓。</p><p class="ql-block">诗人通过“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的间隔反复,表达他深深地懊悔和自责。在间隔反复的中间写到,曾经打骂过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身边的儿子个个哭得悲惨,尤其是她在临死前还在“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然后再次写到“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这不仅加重了语气,也更加表现了乳儿懊悔不已和沉痛哀悼的心情。</p><p class="ql-block">大堰河是在没有得到幸福,没有明白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没有明白如何将自己从悲惨命运中解脱出来的情况下死去的。</p><p class="ql-block">如果将上下两节合起来理解,不难看出,诗人是以甜美的梦幻与凄惨的现实进行了对比,充分说明了在黑暗的旧社会,大堰河以及她所代表的最广大劳动妇女所追求的理想,也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幻。</p> <p class="ql-block">第十节</p><p class="ql-block">大堰河,含泪的去了!</p><p class="ql-block">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p><p class="ql-block">同着数不清的奴隶的凄苦,</p><p class="ql-block">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p><p class="ql-block">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p><p class="ql-block">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p><p class="ql-block">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p><p class="ql-block">——“大堰河,含泪的去了!”诗人利用感叹语气承接着上文,不仅表达着对大堰河无尽的思念,也为她短暂生命的终结而悲愤不已。</p><p class="ql-block">在短暂的四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遭受着人世间的欺凌和侮辱,遭受着数不清的做奴隶的凄凉与悲苦。</p><p class="ql-block">接着历数着她死后悲剧,“四块钱的棺材”,掩埋她的”几束稻草”,入葬的“几尺长方的土地”和“一手把的纸钱灰烬”。这就是大堰河凄惨的归宿。</p><p class="ql-block">写大堰河的殡葬。“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是对大堰河的悲惨一生的概括;“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正是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归宿。</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作者巧妙运用“数不尽”来突出她受苦的时间之长,灾难之深;利用“四块钱”、“几束”、“几尺长方”、“一手把”这些极小的数字,突出她所得之少,并且与”数不尽”的苦难经历进行了对比,强烈地控诉了黑暗社会对待穷苦百姓的欺凌与压榨的罪恶,激发了人们对于万恶旧社会的无比憎恨。</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节</p><p class="ql-block">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p><p class="ql-block">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p><p class="ql-block">大儿做了土匪,</p><p class="ql-block">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p><p class="ql-block">第三,第四,第五</p><p class="ql-block">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p><p class="ql-block">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p><p class="ql-block">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p><p class="ql-block">在山腰里,田野上,</p><p class="ql-block">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p><p class="ql-block">这,这是为你,静静地睡着的大堰河</p><p class="ql-block">所不知道的啊!</p><p class="ql-block">——这一节主要是写大堰河死后,她一家人的悲惨遭遇,以及诗人走上革命的道路再回故乡时的情景。丈夫在醉生梦死中失去了生命。五个孩子也未能逃过旧社会的残害。有的当了土匪,有的死于战火之中,能够勉强活下来的,也是在悲苦中苟延残喘、奋力挣扎。</p><p class="ql-block">“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这是在告慰死去的亡灵:“我”是你大堰河的儿子。</p><p class="ql-block">诗人从大堰河的悲惨一生又写到她一家人的遭遇,从更广更深的层面揭示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节</p><p class="ql-block">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p><p class="ql-block">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p><p class="ql-block">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p><p class="ql-block">呈给你吻过我的唇,</p><p class="ql-block">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p><p class="ql-block">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p><p class="ql-block">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p><p class="ql-block">呈给大地上一切的,</p><p class="ql-block">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p><p class="ql-block">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p><p class="ql-block">——这是诗人在狱中写给大堰河的赞美诗。由对过去的回忆转入了现实。“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p><p class="ql-block">“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中的“紫色的灵魂”,我们该做怎样的理解呢?人们习惯于用白色代表纯洁,用绿色来代表生命,用蓝色来代表安静,或者是海洋。用紫色代表痛苦、压抑或者是高贵。就全诗而言,我们从大堰河的悲惨命运中,体会到了她精神上的痛苦和压抑。</p><p class="ql-block">由此看来,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灵魂和悲哀灵魂的代名词。大堰河的一生无不体现着紫色的灵魂。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一个人经历和承受过太多、太多的苦难、经历和承受过太多、太多的凌侮和折磨,那么,她的灵魂也因“承受过太多的磨难”而彰显了她灵魂的“高尚、尊贵和伟大”!“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的意思是说,我的赞美诗是献给灵魂高尚而伟大的人。呈现给属于母亲的一切。</p><p class="ql-block">结尾的几句,“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这是由诗人心目中赞美和讴歌的个体,升华到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群体。那就是讴歌和赞美普天下最广大的劳动妇女的勤劳、宽厚、善良和淳朴的崇高品格。同时也揭示贫苦农民世代遭受压迫、遭受剥削的悲惨命运。发出了对万恶旧社会的有力控诉,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p><p class="ql-block">诗人的感情也达到了高潮,连用了八个排比句,由对个体的讴歌升华到更为广阔意境的赞美,强化了控诉和批判的高度,进而深化了诗歌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节</p><p class="ql-block">大堰河,</p><p class="ql-block">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p><p class="ql-block">你的儿子,</p><p class="ql-block">我敬你</p><p class="ql-block">爱你!</p><p class="ql-block">——诗歌的结尾,诗人采用呼告的表现手法,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崇高敬意和情真意切的爱戴之情,并给予了读者以深深的回味余地。</p> <p class="ql-block">原文/艾青</p><p class="ql-block">解说与赏析/林海拾遗(原创)</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编辑/林海拾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