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规范办学行为,增强教学效果,全面掌握教学动态,及时了解和解决本学期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教学计划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陈留镇朱庄小学于4月10日开展了教案、作业检查教学活动。对学校全体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的备课情况、教学进度、作业批改情况等进行细致检查。</p> <p class="ql-block">教学针对教案从导学目标、导学过程、个性化修改和导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检查;作业从布置的量是否适中、批改是否仔细、是否有纠错、创新作业及学生书写是否工整美观等情况进行检查。对调检查的老师对检查情况进行集中反馈和赋分,对于存在的细节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对此次检查制定了详细的教案和作业检查方案、评价要求和评分标准。并且执行校长李双和主任在检查开始前,召集了各年级教研组长,召开了关于作业和教案检查的会议,明确了本次检查的侧重点。对调检查的老师们对照着评价表认真翻阅各班语文老师的教案和作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此次活动,李校长建议老师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优化教案及作业进行探索。</p><p class="ql-block"> 一、转变教育观念。“双减”背景下,作为一线老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不能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新的教育形势。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适用于现在的课堂。要从原来的“老师怎么教”转变成“学生怎么学”,在课堂上,要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双减”的目的就是要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和校内课业负担,让孩子们有更多自我选择的时间,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展自己的特长。更好地践行教育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目标。</p><p class="ql-block">二、作业与教学要密切联系。老师在备课时要把课后作业纳入备课环节,在课堂中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是为学生扫清作业中的“拦路虎”,让中下层学生做作业感觉不会吃力,这样更大大的节约了做作业的时间。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把原来需要重复写的作业变为学生思考型作业。</p><p class="ql-block">三、作业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作业应该跟课程内容一致,可以是长周期作业,也可以是短周期作业,有些难度大的作业不能今天布置,明天就上交,这样学生的作业交不齐不说,还会打击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有些容易的作业也不能用时太长。要充分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来确定上交作业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的作业质量会更好,更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p><p class="ql-block">四、作业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一个班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作业也应该有一定差异性,充分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去设置分层作业。</p><p class="ql-block">五、作业与育人目标相结合。从深层次讲,作业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优秀的老师是很看重作业的,作业是学生和老师进行沟通、对话以及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每天都有很多评价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过程性评价比终结性考试评价更重要。</p><p class="ql-block">总之,“双减”背景下,对教案及作业设计进行优化,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不仅可以让学生避免去做那些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而且一些开放性、实践类作业进入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作业的兴趣会日益高涨,思维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就真正把“双减”落到了实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