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华传统节日——春节</p><p class="ql-block"> 春节到了,家家喜气洋洋,户户欢声笑语。我们家每年都会为春节做充分准备,比如:大扫除、买年货……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和爸爸一起贴春联了!</p><p class="ql-block"> 过年之前,妈妈早就把红彤彤的春联买好了,并且用书本压得平平整整。因为如果春联卷起来,会很不好贴。除夕一大早,爸爸兴奋地叫醒我:“快起床,该贴春联了!”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以最快地速度找来了剪刀、胶带、抹布和凳子。只见,爸爸先把旧的春联慢慢取来,再用抹布把整个大门擦得像镜子一样干净,接着爸爸顾弄玄虚地问我:“你知道春联怎么分上联和下联吗?”“啊?春联还分上联和下联?不知道。”听了爸爸的话,我摇摇头,好奇地看着爸爸。爸爸神采飞扬地说道:“你只要认真观察哪一幅春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三声或四声,那幅春联就是上联,而另一幅就是下联。如果贴反了,那可闹笑话了!”说完爸爸脚踩着凳子,把上联抵在门的右侧问:“可以吗?”我向后退了几步,看了看:“再往上点……往左……别动了!”接着,我剪了两段胶带递给爸爸,他把春联的边缘都贴得紧紧的,七级大风都刮不走。我发现好有趣,于是便说:“我也想试试!”“那你来贴下联吧!”我照爸爸的样子贴了起来,贴完后,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贴的下联,跟爸爸贴的上联不一样高!我有点不好意思,脸红红的。爸爸看到了笑着对我说:“没关系,我们再试一次!”听到爸爸的话,我重新恢复了笑容,小心翼翼地取下春联重新贴。</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们家的春联很快就贴好了,能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很开心。再看楼道里的邻居,也早贴好了春联,家家张灯结彩,早已做好了迎接春节的准备。此时,我不禁想到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虽然,每家的春联内容不同,但这喜庆的春联渲染了节日的气氛,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三3班 李沐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难忘的春节</p><p class="ql-block">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踏青郊游的清明节,花好月圆的中秋节,粽叶飘香的端午节,但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热闹喜庆的春节。说到春节,我想到了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p><p class="ql-block"> 除夕早上,阳光照进我的房间里,我伸了个懒腰。起床后,我走出房门,眼前一亮,家里的墙上和窗户上都被妈妈布置地红红火火,喜庆极了!吃过早饭,爸爸准备贴春联,我自告奋勇地来帮忙,爸爸同意了,但只能帮他小忙,我点了点头,先在旁边着着爸爸把去年的春联撕下来,我知道这叫辞旧迎新。接着爸爸把椅子放到门口,拿出新买的春联上写着:新春接来四季福,好运迎来八方财,横批是恭喜发财。爸爸又准备好胶带,开始贴春联,我的任务是帮爸爸扶好椅子,看着春联对不对称,爸爸把两段放带分别贴在对联两端,在我忙碌地"指挥”下,爸爸成功地贴好了春联。这红红的春联贴上后,年味更重了。</p><p class="ql-block"> 贴完春联后,我来到厨房,妈妈早已经在准备年夜饭了,我和爸爸洗干净手,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这个行列。我们分工合作,妈妈洗菜,爸爸切肉,我来打鸡蛋。此时,厨房里剁排骨声、洗菜声、炸肉声,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首动听的交响曲。开饭了,爸爸把香喷喷的饭菜一道一道端上桌:猪蹄、红烧肉、基围虾、清蒸鲈鱼、可乐鸡翅、五彩饺子……馋得我直流口水。我直接用手拿起一个饺子咬了一口,“咋这么硬?”我跳起来喊到,“原来里面有一枚硬币!”妈妈笑呵呵地说:“小馋猫,你吃到福饺了!今年你会给我们带来好福气。”我听后,说到:"我就是家里的"小福星”,一定会给全家人带来好运!”</p><p class="ql-block"> 这个春节,是我今年过得最开心的一个节日,我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 三3班 朱妙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快乐的春节</p><p class="ql-block">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的一年到来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准备迎接春节。</p><p class="ql-block"> 除夕的早上,奶奶很早就带着我去买年货了,我们在超市里买了一些水果蔬菜,还有鱼、虾、肉…为年夜饭准备好食材。回到家后,我就把水果洗干净放在果盘里。下午,贴春联的时候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一看,上联写着“和顺一门有百福”,下联写着“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万象更新”。我和爸爸很快把对联儿贴到了门的两边,因为“福”字和窗花代表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所以我们还贴了“福”字和窗花。</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爸爸妈妈就开始做年夜饭了,这时厨房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有炸鱼的滋啦声,有炒菜锅铲的叮当声,有煮饺子的咕噜声,真是晚间的交响曲。没过多久就开饭了,妈妈在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有代表年年有余的红焖鱼,代表吉祥如意的奥尔良烤鸡,代表招财进宝的大烤虾,还有代表年年高升的年糕和各种各样好吃的美味佳肴。看到这些美食,我口水直流,拿起一个饺子就整个塞进了嘴里吃了起来。“咦,这个饺子怎么是甜的呢?”我好奇地问。奶奶说:“小馋猫,你吃到福饺了!我特意在这个饺子里放了个糖块儿,你吃到它,下一年肯定会好运连连”。“爷爷奶奶放心!”我说,“下一年我肯定会好好学习的。”这时,爸爸举起酒杯说:“借着儿子吃的这个福饺,我祝儿子明年学业有成,祝你爷爷奶奶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吃完年夜饭,我盼望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有热闹喜庆的歌舞,有幽默风趣的相声,有奇思妙想的小品,还有让人惊讶万分的魔术。看着春晚,我们全家团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笑意,一家人其乐融融。虽然因为禁放鞭炮,今年春节听不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但我们全家依旧度过了一个快乐又充实的春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3班 宋谨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喜气洋洋的春节</p><p class="ql-block">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除夕那天,我们带着礼物去舅舅家过年。在路上,我的两个表弟不断地打电话,催促我快快到他们家。门刚打开,我还没来得及说“过年好”,两个小家伙就冲了过来,一把夺过我早已准备好的玩具“绒毛兔”,一会儿举过头顶,一会儿搂在怀里,做出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然后咯咯大笑起来。</p><p class="ql-block"> 到了晚上,最有趣的活动——“放鞭炮”开始了。因为北京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我们的“鞭炮”实际是烟花泡泡机。伴着泡泡机发出的模拟的鞭炮声,无数个肥皂泡从泡泡机中弹射出来,在五彩灯光的映衬下,好像真的在放鞭炮一样。我们在夜晚的灯光下互相追逐,不知不觉就到吃年夜饭的时间了。</p><p class="ql-block"> 吃饭前,舅妈悄悄告诉我:“很多饺子里面都藏着硬币。吃到它,就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大家开心地品尝着饺子,我心里默默地祈祷,真盼望自己能吃到“幸运饺”。突然,随着表弟动动的一声惊呼,舅妈的脸上露出了笑意:“动动吃到‘钱’了,动动第一个吃到‘钱’了!大家加油啊!”我不觉加快了吃饺子的速度。果然,我感觉到嘴里出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我立刻反应过来,我终于也吃到幸运饺了。</p><p class="ql-block"> 今年过年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喜气洋洋的,真是令我难忘啊!</p><p class="ql-block"> 三3班 胡逸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元宵节</p><p class="ql-block"> “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这四句话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情景。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它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元宵节,我过的比以往更特别、更有意义。元宵节前一天晚上,妈妈下班后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妈妈说她单位明天要开展元宵节亲子活动,有摇元宵、猜灯谜等活动。我听到这个消息后,紧紧地抱住妈妈兴奋地说:“我要参加!我要参加!”妈妈点了点头,欣然同意了。</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那天,我和妈妈早早去了单位,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猜灯谜”。我兴冲冲地走到前台想领一个灯谜,我对工作阿姨说:“阿姨,给我一个灯谜可以么?”工作阿姨微笑着点了点头说:“看你是个小孩,就给你一个简单的灯谜吧。”我说:“不要小瞧小朋友,小朋友也很厉害的。”说完,我低头一看谜面是: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就在我冥思苦想时,突然想到早上我洗手的香皂。我恍然大悟,谜底就是香皂。于是,我高兴地把这个答案告诉了工作阿姨。她奖励了我最爱吃的好利来巧克力味的汤圆。</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我参加了第二个活动“摇元宵”。第一步:把加工好的糖馅放进水里面浸湿,不能浸得时间太久,否则糖馅就散开了,也不能浸得时间太短,否则糖馅就粘不上糯米粉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将糖馅放入漏勺中,然后慢慢地浸入水中,心里默数:一、二,好啦!迅速抬起漏勺。第二步:把沾水的糖馅放到一个装满糯米粉的簸箕里摇一摇,让糯米粉包裹住糖馅,摇的时候要摇均匀,否则糖馅一边的糯米粉多,一边的糯米粉少。就不会很圆,不美观。而且,糯米粉多的一边不易煮熟,少的一边容易漏馅。第三步:重复上面操作,直到像乒乓球那么大,元宵就做好了。这次,我一共做了两大盒元宵。时间过得很快,元宵节活动结束了,妈妈也到了下班时间。</p><p class="ql-block"> 这个元宵节的晚上,我吃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元宵,真是太好吃了!希望下次的元宵节和今年一样好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3班 王奕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端午节</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楚国的一个人在听到秦国攻破楚国京都的消息后,悲愤地写下绝笔作《怀沙》。那时候天气非常的冷,那个人回头看了看楚国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的百姓们知道后,都纷纷载船前去打捞,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后来便在这天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粽子节”,那个人就是屈原。当然,除了屈原的传说,端午节的起源还有纪念伍子胥说、夏至说、末日说。</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端午节习俗,有食粽子的,有赛龙舟的,有挂艾草的,有喝雄黄酒的,还有挂五彩绳的。我们家的习俗是吃粽子。去年端午节的时候,姥姥和妈妈在包粽子,我也搬着个小板凳凑了过去,看着他们。姥姥见我看得这么入迷,说:“你也可以包一个呀。”于是,姥姥递给我两片粽子叶,我就学着她们的样子卷成了一个漏斗形,再把糯米放进去,没想到糯米居然从下面漏了出去。妈妈和姥姥哈哈大笑起来,我也哈哈大笑起来。姥姥赶忙帮我把漏斗弄紧。我又往里面放上了一些糯米和红枣,这次没有漏出去。姥姥又帮我把粽子捆上,并系了一个蝴蝶结,说明这是我包的。很快,一大锅粽子包好了,煮上两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它们就像一个个穿着绿衣服的小宝宝在向我打招呼,我们一家人吃着香甜的粽子,开心极了!</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有春节、清明节,每一个节日都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好好传承并享受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3班 闫泽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端午节</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在端午节,我们要挂艾叶、饮雄黄酒、赛龙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包粽子。</p><p class="ql-block"> 每到端午节,我们家就要包粽子。我经常会看着奶奶和妈妈包。只见她们先把粽叶洗好,然后泡糯米,再准备好火腿、肉、蜜枣和豆沙等食材,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开始包粽子了。看,奶奶拿起一片粽叶,先把它窝成一个像立体三角一样的形状,再将像糖果一样甜蜜的蜜枣放进粽子里,接着放上一层糯米,包紧粽子后用绳子系好,一个完美的蜜枣粽子就包好了。“好棒呀!”我说道。“那你可要多吃一点哟!”奶奶笑眯眯地说。“还有一种包肉粽子的方法,”妈妈说,“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包火腿、肉的粽子。”“真的吗?包给我看看吧!”我兴奋地说。妈妈说:“好的。”说着,妈妈把一片粽叶窝好,先放上一层糯米,然后放上一块腌过的瘦肉,再放上一层糯米,再加上一片金华火腿,最后放上一层糯米,然后把粽子包紧系好绳子,一个完美的肉粽就包好了。“哇,我最爱吃肉粽了!”我说道。“好,你喜欢吃,那我就多包几个。”妈妈边抱边说。</p><p class="ql-block"> 经过漫长地等待,奶奶和妈妈包的粽子终于大功告成了。我催着大人们赶快把它们放入锅里蒸熟。很快,随着蒸汽的升腾,粽子的香气四溢,一个个粽子香喷喷,像一个个穿着绿衣服的小娃娃,胖乎乎、圆溜溜的,好像都在大喊:“先吃我,先吃我!”这时正好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一家聚在饭桌前一起吃粽子。看着美味诱人的粽子,我馋得直流口水,连忙挑了一个最大的,剪开绳子,剥开粽子,高兴地说:“我吃了!“然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得很香。</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喜欢端午节,因为在这个节日里家人要团聚。我也喜欢端午节里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传统习俗。这就是我喜欢的端午节,你喜欢什么节日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3班 陈添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