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形旁是汉字对事物进行归类的表义的字符,它是汉字构字法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形旁表义”,可以帮助学生追溯到汉字文化的源头,更好地理解汉字文化,树立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17日,张婷老师以一节名师打磨课《“贝”的故事》,带领同学们走进汉字的世界,为他们揭开“形旁表义”的神秘面纱。</p> <p class="ql-block"> 上课伊始,张老师以文化脉络为主线,历数本单元中学习的祖国山川之美与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最后引出本课主题——汉字文化。顺理成章、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 《“贝”的故事》介绍了贝壳成为货币的原因,内容简单,课堂容量不大。张老师大胆创新,以“贝”字旁为引子,以过往学习的“日”、“女”等偏旁为佐证,引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形旁表义”。</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学生们以斜玉旁、金字旁、绞丝旁为探究材料,以字典为辅助工具,通过“教师导学——概括学法——学生实践——达标落实”四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帮、扶、放”的教学环节设置,契合学生学习规律。</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本节课教学能打破单篇课文的限制,围绕本单元的语文主题“传统文化”开展拓展延伸课,紧扣文化要素和语文要素,是对2022年语文新课标的一次有意义的实践尝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