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

丹青客

<p class="ql-block">范宽《雪景寒林图》</p> <p class="ql-block">北宋时期的山水画,以李成、范宽、郭熙、燕文贵、王希孟等名家最有成就。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将关仝与李成、范宽并列为五代宋初最有影响的“三家山水”,认为“关、李、范”“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一时成为山水画的典范。范宽一生勤奋创作,《宣和画谱》著录有他的58件作品。以“峰峦浑厚,势状雄强”为其绘画风格,被称之为“与山传神”。</p><p class="ql-block">《雪景寒林图》是范宽的杰作之一,收藏于天津博物馆,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画面布局雄奇而巧妙,近景描绘细致入微,质感强烈,中景挺拔苍秀,远景空灵而幽远。这是范宽的典型特色,山峰巍峨挺拔,给人以高旷雄奇之感。《雪景寒林图》中高峰巨壁式的峰峦,在中段稳定着画面的重心,使人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用留白体现雪的质感,洋洋洒洒铺设开来,主次分明,营造贯通之气韵。近景低垂,通过对雪地中寒林细致入微地描绘,来拉开画面的层次,产生纵深之感。眼前之景为一片静逸的湖水,在雪景的映衬下,显得寒冷而清旷。远景格外的幽深,能看到很远的地方,目之所及皆为幽远的雪景寒林。《雪景寒林图》是中国山水画法中“高远”与“深远”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雪景寒林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我国古代文人追求清净高雅的隐居生活,常将自己置身于一片幽静的山林之中,来吟诗作画,体会自然美景中的内涵。北宋在经济上的富足,促使文化和艺术得以复兴。在艺术上有着大唐的遗韵,并形成了北宋特有的带有文人气息的艺术氛围。宋代是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绘画创作异常活跃,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范宽在北宋画坛的地位极高,2004年,美国《生活》杂志将范宽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之一。范宽的笔墨技法出神入化,妙笔生花之处彰显大家风范。在《雪景寒林图》中,我们能看到范宽的用墨特征,用墨厚重而润泽,细节描绘精致传神。用浓重的笔墨,在最醒目的位置突出了主峰的雄伟气势,在画面中确立了视觉的中心。并以留白为雪,渲染出了一片萧疏幽静的雪景寒林之景。</p> <p class="ql-block">范宽(950年—1032年),字中立,北宋绘画大师,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活动在长安、洛阳等地。范宽的山水画追求雄伟的气势和幽深的意境,对后世的山水画有着深远的影响。范宽通过对雪景寒林的描绘,寄寓着自己高雅的文人情怀。《雪景寒林图》是范宽的精品之作,就像前面我们所讲到的一样,这幅画立体感极强,用水墨画出了树石、雪景的质感,画面整体看去,有有宏大的视感,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雪景寒林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雪景寒林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雪景寒林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雪景寒林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图文源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