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传承在身边

博爱县磨头镇际村小学

<p class="ql-block">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璀灿明珠和无价瑰宝,戏曲文化蕴藏着“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国粹。传承弘扬戏曲文化精髓,培养学生戏曲素养,营造校园戏曲文化氛围,2023年4月17日下午,由中共博爱县委宣传主办、博爱县文广旅局、博爱县教体局、博爱县财政局承办,博爱县戏剧艺术发展中心主演,“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走进我校,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国粹视听盛宴。</p> <p class="ql-block">  艺术家们用娴熟高超的演技刻画了一个个灵动鲜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悟到了戏曲的魅力。现场掌声此起彼伏,惊叹声不绝于耳……</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孝中闵子骞的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为了孩子们的学业,带领孩子们冒着鹅毛大雪前去与诗友相互学习,闵子骞因衣服单薄,受不住寒冷,想中途返回,后因父亲教导,才在心里感到学业的重要,这段戏表现的是闵子骞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刻苦求学的故事。孩子们看完后都备受感动和鼓舞。</p> <p class="ql-block">  《花打朝》是一部传统剧目,是豫剧大师马金凤老师的代表作,被拍成戏剧艺术电影,名为《七奶奶》,不夸张的说,这出戏呢也是中国戏曲中的喜剧经典,尤其是剧中所塑造的活泼粗狂、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程七奶奶,堪称传统戏曲中的喜剧经典。</p> <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雪》描写了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红灯记》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地下党党员李玉和一家三代向游击队传送密电码、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七品芝麻官》是河南一步家喻户晓的剧目,它把廉政建设与传统戏剧文化结合起来,塑造了明代一位诙谐幽默、为民请命的清官形象,表达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为官理念。</p> <p class="ql-block">  此次戏曲进校园活动与学校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成为打造普及戏曲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博爱县磨头镇际村小学全体师生在欣赏戏曲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浓厚的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p>

戏曲

博爱县

闵子

进校园

文化

传统

全体师生

戏剧

国粹

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