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思维型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小学数学模型意识案例研究

董秀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模型”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培养学生的模型构建意识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再次被强调。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模型的抽象性,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使用模型的能力,忽视了对模型产生过程的探究,导致学生对模型的理解往往停留于公式表象。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模型意识的训练案例研究》课题组。案例研究之一《露在外面的面》。</p> 露在外面的面 <p class="ql-block">一、设计初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露在外面的面》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材里没有的,但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却很多,为了更好地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训练模型意识、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数学的吸引力。经过组内老师的认真思考、分析、研讨、筛选,最后决定讲出这节《露在外面的面》。</p> <p class="ql-block">二、设计理念</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露在外面的面》这一节课需要直观物体作支撑,五年级的学生数露在外面的面是很容易的,但是通过观察正方体的摆放规律得出公式是很困难的。我组成员决定以"循序渐进,探索规律"来设计。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探究一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二、探究四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有序地思考、有序地表达。三、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图形摆放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规律,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一系列活动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上面三个活动中,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和几何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三、教学准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准备几个大的正方体,充当"墙面"的纸壳,课件,小组探究单;学生准备大小相同的小的正方体块。课前探究单。</p> <p class="ql-block">四、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以视频趣味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p> 教学视角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课前所做的学情分析,本节课对于课题的理解学生容易与旧知产生混淆,对“露在外面的面”理解容易产生偏差。所以课始,教师先拿出一个正方体问:“你能看到几个面?”“实际有几个面?”“如果把它放到桌面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如果放在墙角又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在找准新旧知识连接点的同时,抓住“看到的面”“一共的面”“露在外面的面”几个概念的本质区别,深刻地揭示了课题的含义,并且渗透观察和想象的数学方法,为本节课进一步的探索做好铺垫</p> 教学视角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示图片,教师提问“有几个露在外面的面?”大多数学生都是一个一个数的,师问:谁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学生补充按方向数的方法。通过数一数、算一算、说一说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序思考和有序表达的能力。此环节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序进行观察,掌握两种观察方法,并为学生发现露在外面的面数规律打下基础,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p> 教学视角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设计了:“这四个小正方体一起放在墙角,除了我们看到的这种摆法外,还可以怎么摆?”的问题。由于课上探究时间有限,作为了课前的探究作业。一名同学在投屏上摆出自己的方法,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摆法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虽然都是用的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所摆,但是摆法不同,露在外面的面也可能不同。此环节的设计,给了学生自主操作,独立探索,充分表达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思维不仅停留在操作的层面上,还要在操作中有所发现,最后在合作交流中建构对新的知识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 教学视角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述活动是用固定正方体数量随意摆在一起,露在外面的面没有规律。现在不固定正方体数量,按一定的方式有规律地摆,探究露在外面的面数变化规律。同学们小组合作,组长负责记录结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探索发现规律:从第二个图形开始,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就增加3个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是比较容易得到的结论,为了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继续追问“增加的是哪三个面?”、“哪些个面不变,哪些面是变的?”将问题的思考引向了深入,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用多媒体动画又演示了变化过程,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对这一问题深层次理解,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然后继续追问:“如果有5个、6个……n个小正方体,那么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应用规律得到更广泛的结论。如果有n个小正方体,那么有3n+2个面露在外面,把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入,迁移到更一般的问题上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对于第二个竖着摆的规律,由于已有类似的经验,所以大胆放手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很快就有了结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此处设计意在稍有难度的立体图形上提升学生观察、推想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的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下,给同学留了一道思考题,运用"变与不变",快速找到规律,建立模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不仅让同学们亲身探究得出露在外面的面的规律,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也让他们建立了"变与不变"的模型意识,进一步积累了数学认知经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从新的理念提出,我校积极成立课题组,组内成员认真学习模型意识教学的理论,并在公开课和日常教学中进行积极实践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质,让学习真正发生。</p>

学生

正方体

外面

探究

面露

教学

规律

模型

有序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