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附中家长课堂——“双减”之后家长如何助力孩子成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附属中学

<h3><b>对孩子的爱如何做到“无条件而有底线”? ——心理老师为您支招</b></h3> 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是为人父母的生理本能。低级而本能的爱会培养出一个无底线、无规则的自然人。没有原则的父母,养不出有规则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做到无条件爱孩子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界线和规则意识,让孩子顺利完成社会化,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br><font color="#ed2308"><b>无规则感的孩子有以下表现</b></font><br><b>1、孩子喜欢损坏物品,或者故意把别人的东西摔坏。</b> <b>2、很任性,别人说“不允许”,孩子说“我就要”,行为上经常违反规则。</b> <b>3、孩子一边打游戏,一边抱怨自己很糟糕,却不愿意改变和调整。</b> <h5></h5><h3><font color="#ed2308"><b>原 因 分 析<br></b></font><b>1、缺乏关注</b></h3><p>当一个孩子缺乏关注,情感需求没有满足时,他就会用不断捣乱来引起别人的关注。尤其是很多家庭有了二宝以后,家人的关注焦点转移到了二宝身上,大宝心里会产生强烈的落差,他就会用折腾和捣乱来吸引家人的目光。</p><br><h3><b>2、父母过度宠溺</b></h3><p>过度宠溺的孩子很任性,妈妈说“不允许”,孩子说“我就要”。孩子一旦受到规则限制,极易情绪暴躁,行为叛逆,引发强烈的亲子冲突,如果父母过度宠溺让步妥协,只会陷入到无规则、无底线的无限循环中。</p><br><h3><b>3、孩子无追求,甘于自暴自弃</b></h3><p>这在打游戏、玩电子产品的孩子中最常见。一旦游戏上瘾,就会无视时间规则,如果无强大的外力拉拽,他就会困顿于游戏中不可自拔,最终自暴自弃。</p><br><h3><font color="#ed2308"><b>心理老师建议</b></font></h3><br><h3><b>1、无条件接纳</b></h3>我们常说父母要做到无条件爱孩子。<font color="#ed2308">“无条件”指无条件接纳,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接纳的是孩子的情绪、感受、个性和心理需求,理解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共情,才有可能和孩子建立信任关系,为和孩子进行下一步沟通与交流打下基础。</font><br>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如果家长不能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能体察孩子的感受,就会说:你怎么这样……,行了行了,别再闹了……。这样,家长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站在了对立面,家长说的话再有理,孩子一句也听不进去,因为你已经站在了他的敌对立场,也失去了向孩子传递自己想法的机会。孩子会觉得家长不理解他,家长觉得孩子太难管教。 <h3>但是,如果你接纳了孩子的不良情绪,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你就会这么说:你是不是觉得……、你现在是不是……、我知道你……。这样,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妈妈(爸爸)理解我、懂我,我的委屈她(他)知道,孩子的不良情绪便已消除了大半。这样就会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和谐的沟通氛围,为与孩子后续的沟通与交流奠定了基础。</h3> <h3><p>有些父母习惯以爱之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控制、束缚孩子,没法接纳孩子,这背后可能是父母也不能真正接纳自己。</p><br><b>2、爱孩子“有底线”</b><br><p>无条件接纳,不包括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行为永远是有底线的,必然受规则约束。我们接住孩子的不良情绪后,再向孩子传递正确的社会规则,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最终完成孩子的社会化,让其成为社会人。</p></h3> <h5></h5><h3><b>3、以身垂范,敬畏规则</b></h3>没有原则的父母,养不出有规则的孩子。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行为有边界,遵守规则,敬畏规则,孩子就会耳濡目染,认识到规则的价值和意义所在。<br>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人,都有各自的行为习惯,如果都我行我素,将会互相干扰,因此要有一个共同的约定,这就是规则。规则并不是限制自由,要想享受自由的空间,就要时刻将规则放于心中,自觉、严格地约束自己。规则有大有小,有家规,班规、校规,也有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则表面上是一种对我们行为的制约,但实际上是对我们更多人的一种保护,所以我们应该义无反顾的遵守规则。 <h5></h5><h3><b>4、制定规则,遵守规则</b></h3>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证明,孩子在10岁前是“他律”阶段,还不能完全做到自律。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孩子共同商议,制定一些规则。<br>要注意的是,规则的制定,一定要民主、相互尊重的方式来制定。规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制定,小的时候,可能规则较多,但随着孩子的成长,规则应该越少越好,只留下少而精的规则。<br>当你给孩子制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要向孩子说明:违反规则必须承担一定的后果。比如:损坏物品要赔偿;不完成作业,到学校就会受到批评和教育,更重要的是,你课堂所学没得到及时巩固,就会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玩游戏时设定时间限制,超时的话,可以设置自动退出,或者减少下次玩游戏的时间等等,一定要让孩子接受违反规则的后果。<br>无条件和有底线并不矛盾,而是一事两面,缺一不可,都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做到无条件和有底线,孩子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无条件、有底线地爱孩子,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因为,今天的有原则坚守,孩子才能拥有锦绣的未来! 编辑:曹永强 孟晨阳<div>审核:梁倩铫 李士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