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14日下午,在大庆第一中学初中部3号楼330活动室开展了省级课题中期验收成果展活动,课题组组员代表参加此次活动。卢彦辰老师作为《初中音乐学科与文科学科教学内容融合的跨学科教学研究》课题的主持人进行中期评估汇报。汇报分两个部分:一是教师成果,二是学生成果。</p> 教师成果 <p class="ql-block">卢彦辰老师向评委展示了《初中音乐学科与文科学科教学内容融合的跨学科教学研究》课题的调查研究过程:</p><p class="ql-block">课题组编纂《大庆一中初中部音乐课学情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含个人学习音乐学习渠道、跨学科的需求,音乐课堂现状等,以电子问卷形式展开调查。调查范围是大庆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初二年级全体学生,此次调查总体人数为1000人,抽取样本人数为670人,约占总体的67%。个别教师访谈主要内容是关于对音乐课堂融入跨学科内容的看法与建议,并对课题组教师成员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最后由主持人对整体调查进行分析,对音乐课现状和跨学科需求进行综述,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课题研究及课堂实践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并且发表学术论文2篇:</p> 学生成果 <p class="ql-block">本次课题以学生课堂为中心,选取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音乐教材,将音乐课程内容重新组装和设计,以时代性为引导形成新的系统——专题式音乐课。同文科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重点关注音乐与文科学科的知识相融合,挖掘音乐中的人文性,从而深化对音乐的感受力。课题的课程构建面临着音乐知识的重组,专题课程的主题设定也是根据更为客观和符合时代需求进行重新规划。宏观来说,关于中国音乐角度选题中需包含中国古代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方面,秉承着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有效传承和意识培养;关于世界音乐角度,需打破西方音乐的框架,并在全球视角中了解中国音乐对其它地区音乐的主动借鉴。微观来说,针对音乐与文科学科的知识融合,将课题设定为三个系列专题课程:《古风之韵》《青春之歌》《丝绸之路》。学成成果也以专题为单位进行展示。</p> <p class="ql-block">《古风之韵》:文学中蕴藏着丰富的音乐性,并通过音乐性来体现其中的语言美,探索语言音乐性及其在传统经典文化中的传承,应被义务教育中音乐课与语文课共同关注的重要部分。吟唱与文学知识的融合——将诗词音乐化、将音乐诗歌化也是音乐与语文学科融合的重点。古诗词原本以吟唱方式在其时代传播,虽没有为以音响载体流传,文字仍具保留着歌唱性,咬字归韵、诗词格律通过现代音乐的节奏,却可以得到了更好的体会。在音乐与古诗词之间的融合课堂实践中,诗词的知识性赏析与配合音乐的演唱,深化知识记忆的同时,又可以逐渐积累古诗词作曲经验,激励学生为古诗词重新作曲,利用“诗化”的旋律让语文课更加生动。</p> <p class="ql-block">《青春之歌》: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配合初中政治社会价值观课程教学,或者思政课的主题教育利用音乐课堂,以音乐作品的来呈现等一系列融合实践,体会音乐服务于社会,辅助、完善、提升德育教学。</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本单元学习围绕“丝绸之路”路线和影响,形成地域式音乐赏析,重新规划内容逻辑并添加由丝绸之路带来的民族乐器赏析,共同构成创新式的单元课程。以“丝绸之路”主题带入音乐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又拓展了思考问题的范畴,体验多角度、多学科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感受知识不是单一存在,而是互相有联系有影响。学生们在课堂准备阶段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去整合已学知识,体会合作的成功与分享的喜悦。在汇报期间,小组成员制作PPT,有秩序有逻辑地介绍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最后,各位老师就卢老师的报告作了精彩的点评,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p><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中全体成员认真听取报告,将本课题的成果充分展示出来,每位老师都获得收获和成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