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电信诈骗犯罪形式层出不穷,校园师生、家长已成了电信诈骗犯罪的主要侵害群体。我校呼吁各位家长、老师加强自我防护,时刻拉响警钟,防范电信诈骗。让我们家校共同携手,让安全伴你我同行。</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诈骗手段有哪些</p><p class="ql-block"> 骗局一</p> <p class="ql-block"> 骗局二 </p> <p class="ql-block"> 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p><p class="ql-block">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防诈骗小妙招</p> <p class="ql-block"> 1.一律不轻信</p><p class="ql-block"> 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微信、短信,不管犯罪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一律不听不信,要及时挂断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犯罪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如必须要在社交平台上添加陌生好友时,一定要核验对方身份。</p><p class="ql-block"> 2.一律不透露</p><p class="ql-block"> 无论什么情况,不轻易在社交平台上泄露个人及家人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泄露孩子的学校、班级等信息;不随意在社交平台推送群组的二维码。</p><p class="ql-block"> 3.一律不转账</p><p class="ql-block"> 学习了解银行卡使用常识,对于陌生人要求提供验证码、扫描二维码等情况,一定要做到绝不轻易提供,绝不轻易转账,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语音等方式去和老师、学校或相关部门多方核实,确保卡内资金安全。一旦发现了可疑情况,或者真的遭受了欺诈,家长们一定要记得保存好相关的凭证,并向有关部门举报。</p> <p class="ql-block"> 安全是中小学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让我们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孩子的通讯网络防范意识,让孩子在自由、快乐、平安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