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号手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我认识一位也在寻找前辈的成雁龙先生,在我写的那篇寻找前辈们的文章里,有一个独守豁口消灭十多个敌人的战士就是他的父亲,叫成乐全,洛阳战役那一年他才15岁啊,如今15的孩子都在干什么呢?是28团的司号员,以后也调到了5连担任排长。1963年转业到晋北平鲁县供销社工作,那是一个山沟沟,这一呆就是18年啊,退休后才回到山西文水县,2020年10月去世,还差两个月88岁</p><p class="ql-block">奉献和牺牲成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标签,人们似乎也习惯了他们就“应该”这样做。雁龙对我说,“我父亲对战争过程讲的很少,晚年说过几次,一说就痛哭,说的最多的是洛阳战役。我父亲一生的照片,没有一张戴奖章纪念章的,他说,想想那些牺牲的人,戴上害羞“。我知道战争是很残酷的,洛阳战役也非很大的战役,为何很多老兵都不愿提它?里面到底有多少催人泪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成老的事迹,引发了我诸多的思考,我在我写的《寻找洛阳战役英雄五连19位前辈们的故事》文章中这样写到:一场战斗结束能被评上功臣的总归是少数人,但我们知道每一次战斗的胜利都是所有参战人员不畏牺牲,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赢得的,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总是让我们纠结,有很多战士都奋勇杀敌,但却是"榜上无名"的英雄,这似乎"很不公平"。我看见一个材料,有一个连队战士被临时安排负责监控一个豁口敌情,只要发现敌人就扔手榴弹,他就一个人在那孤守着,战斗结束后一清点发现消灭了14多个敌人,这已经是了不得的战绩了,但却没有被评功,因为没有人知道他做了什么,甚至安排他任务的指挥员估计都"忘"了这一茬了(打仗太紧张了)。为此有人问他是否感觉委屈,他说,那是多大点事啊,别人遇到的危险更多,消灭的敌人更多,活着就是最好的奖赏!这就是我们的战士,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是人民军队的脊梁!</p><p class="ql-block">我写的这个人就是成老前辈。他们就是我说的,在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悄无声息的走过了一生,如果雁龙不说、不写,有谁会知道呢?时光如同沙漠一样,在一点一点掩埋掉前辈们那些曾经的辉煌历史,作为光荣的红军团、父辈们生死之交的我们这一代,真的应该都行动起来做点什么。</p><p class="ql-block">寻找英雄们的路上我并非孤单独行,还有这么多的战友与我并肩前进。</p>  <p class="ql-block">如读者感兴趣,可搜标题即可看到全文。</p>  <p class="ql-block">成老不同时期的几张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