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教育情怀,赋能专业成长——大同市云冈区邵学军校长工作室南通研修纪实(四)

雪晴

前言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有一种忙碌叫沉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有一种美好叫遇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有一种幸福叫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共同成长,是一个快乐的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品格叫大生,有一种情怀叫大生!110多年前,一位老人高举“父教育,母实业”的伟大旗帜,奠定了南通教育品格的基石;110多年后,有一所美丽的学校传承了“大生思想”的血脉精髓,对南通教育品格弦歌续写。</p> <p class="ql-block">  “培护径寸之茎,使之盈尺及丈成有用之才 ”,张謇先生关于教育的论述闪耀着 “大生” 思想的灿烂光辉。</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南通研修的第四天,我们走进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这里我们感受到通派名校的浓厚的文化底蕴。</p> 访学安排 领略“大生”文化 <p class="ql-block">  跟随着帅宁华校长,大同云冈区教育访学团一行缓步校园,“大生文化”主题鲜明。</p> <p class="ql-block">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013年开始招生办学,2015年全面投入使用,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优质学校。如今,已是江苏省文明校园、苏派名校联盟学校、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基地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阅读示范学校。</p> <p class="ql-block">  花园式的校园洋溢着自由生长的气息;天地人合一的大生文化浸润着学生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学校坚持以“大德曰生”为最高理念,探索“大生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范式。以“构建一花一世界,让教育绽放大生之美”为核心追求,以“享受童年的幸福”为办学宗旨,以“洋溢大生精神,奠定宽厚基础,对话先进教育”为办学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立德树人活动。</p> <p class="ql-block">  从校园文化到“一训三风”,从楼宇名字到班级名称,从课程开设到社团活动,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创业精神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  帅校长在德育名师工作室与学员们亲切交流。</p> 遇见“大生”课程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生课程的美好境地——目睹色彩斑斓的女红传习、南通剪纸,忽感巧手翻飞中,时光都慢了下来;栩栩如生的贝壳贴画、锡铂浮雕、传统宫灯,奇思妙想中,思绪跨越了古今。梅庵琴社、伶工学社、屏风团扇、<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彬面塑等</span>非遗课程,极具南通味儿……我们沉浸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生文化体验馆——大隆制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非遗课程——罗彬面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梅庵琴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剧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伶工学社——艺术传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生童绘——美育心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放眼读世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动手创未来</p> 观摩“大生”课堂教学 <p class="ql-block">  参观校园后,我们走进南师附小的微格教室,我聆听了两堂课。一节心理健康课《相信自己》,一节四年级习作课《我的奇思妙想》。</p> <p class="ql-block">  徐韵雯老师执教的《相信自己》以“倾听、思考、表达”为课堂训练点,在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中触动孩子的心灵;徐老师模拟真实生活情境,让孩子语音倾诉内心的烦恼后得到小伙伴的帮助;课堂上设计板块活动,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自信,怎样建立自信,为何要自信;明确活动任务,组织小组交流互动,表达内心真切感受,在分享中建立内心的自信。</p> <p class="ql-block">  顾晓彬老师执教的《我的奇思妙想》课堂上看到更多的是教师的导学,创设情境——学校奇思妙想杯创意大赛,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读懂申请书中的“思维导图”然后下笔写;读懂习作例文中的写法动笔创作。帮助学生梳理方法:单元课文和习作例文中的写作妙招。顾老师课堂任务明确:合作互学——展示说学,说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说自己习作中是否用到了方法。整堂课注重交流与表达,体现教学评一体化。</p> <p class="ql-block">  两节课上,学生课前静息,轻松而美好!师生的约定:“倾听他人,参与思考,尊重不同,包容接纳”明确了学习过程中的必备品格。</p><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实践的“大生课堂”给予了每个学生自然的生态、自由的生动、自如的生成、自觉的生长。</p> 聆听名师成长故事 <p class="ql-block">  下午一点我们聆听了帅宁华德育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成长故事。</p> <p class="ql-block">  田佳妮校长分享的《大生德育,滋养心灵,助推成长》从比赛、学习、研究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成长,重点分享了自己的带班方略。</p> <p class="ql-block">  崔梅老师做了题为《依托专业力量,把脉专业动向,为专业成长赋能》的分享:在阅读中遇见;在学习中锤炼;在踔厉中前行。一个老师的成长离不开优秀团队领衔人和平台。她们的故事无不告诉我们:名师工作室就是要让每一个成员充分认识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教育意志。激励大家向名教师的方向发展。“名师之名,贵在课堂”,“求知无厌知无尽,治学有痕学有成。”,通过工作室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读核心刊物,课堂教学展示,教学风格研讨,下乡支教活动,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同时,与工作室这个“共同体”一起进步,共谋发展。</p> <p class="ql-block">  帅宁华校长为我们做了《名师发展,贵在可持续》的讲座。帅校长50岁获江苏省道法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惊叹于帅校长对教育的热爱和持续的学习精神。是啊,老师和老师之间原来的学术基础相当,为什么有人成长,有人默默无闻?帅校长从名师工作室的日常运转;工作室的成员的主要工作;工作室的发展、辐射引领三方面给予我们做好工作室进行指导。以他成功的经验建议我们举行读书读刊交流活动,举办一次教学风格研讨会,宣传报道,定期成果展示,承办主题研讨,成员要定期开展公开课,从课堂观察、课堂诊断、教学反思,要定期阅读报刊书籍,积极参加课改等让我深深知道讲台才是教师的主阵地,同时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p> 参加读书分享活动 <p class="ql-block">  讲座之后,我们走进“柳西书社”参加学校教师的阅读分享活动。帅校长向大家推荐《教育的情调》这本书。他认为老师们可以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小小的片段,吸取到更多的教育教学智慧。这也激发了我对这本书籍的好奇心,更激发了我对书籍阅读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就《教育的情调》这本书中的“敏感与机智”章节展开交流分享,生动真切的教育教学案例,结合自己的读书感悟使我们内心更加明朗。教育者的举动虽然充满善意,但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难与孩子对上号,所以更要关注孩子的独特性,敏捷捕捉孩子们日常生活细节,生成教育智慧。我们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改变孩子的自卑与胆小,打开孩子的心结。教育不是找到一个结论就好了。倾听着附小老师们的读书分享,触动自己的内心,反思自己的教育人生缺乏读书与深度思考。</p> <p class="ql-block">  高师附小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教育管理、完备的课程体系、精湛的课堂教学、生动的社团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天地之大德曰生”,“大生”就是以学生为大,以生命为大,以生长为大。生活时空、公民教育、共享地球、大生鼓韵、女红传习、伶工学社、梅庵古琴、锡箔浮雕、罗彬面塑、张謇书法、国际理解……六十多个选修课程不胜枚举,是孩子们个性发展的快乐殿堂。</p> 结语 <p class="ql-block">  高山不负行路人!只要我们坚持以真诚的利他心,以研究的姿态行走在教育大道上,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未来可期,我们的教育定会更加理性,更加美好!</p>

大生

教育

工作室

老师

课堂

名师

南通

成长

分享

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