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寨初中•清廉学校||清廉故事我来讲(二)

浮云富贵

<p class="ql-block">  为有效推动学校清廉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崇廉奉洁的美德,让清正廉洁之风浸润童心,使学校师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廉洁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新密市刘寨镇初级中学开设“廉洁文化进校园 清廉故事我来讲”栏目,分享清廉故事,传播清廉文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立德树人育人为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育人之基清廉为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培育清新崇廉学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打造清廉文化阵地。</p> <p class="ql-block">  养清廉之风,铸清廉防线,汲清廉力量,做清廉表率!大家好!我是新密市刘寨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学生王璐丹,今天,我给大家讲个廉洁小故事——《两袖清风的于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家听过《石灰吟》这首古诗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于谦,下面我为大家讲一下他的故事吧!</p><p class="ql-block"> 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名叫于谦。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黄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朝中权贵。</p><p class="ql-block">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把持朝政,朝廷上下乌烟瘴气。据说当时官员们想见王振都得排队,当然见王振不能白见,至少得献白银百两。有一次,于谦进京办事,他两手空空又来了,有的官员提醒他:“你这也太不合适了吧?就不送点金银财宝?”难道于谦真的不知道这个规矩吗?当然不是了,只见于谦抖了抖自己破旧的衣袖,神秘的说道:“您有所不知,我也是有备而来的”“哦?您淮备了什么呀?”于谦潇洒的甩了甩自己的衣袖说:“这两袖里的清风。”</p><p class="ql-block"> 回去后,于谦特意写了一首诗表明自己的志向。“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秧。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lǘ)阎话短长。”意思是绢帕、蘑菇和线香,本来是老百姓自己用的,却被官员们拿走了,老百姓反而遭了殃。我两手空空地去见皇上,免得被百姓说闲话。</p><p class="ql-block"> 于谦后来在最高统治者争权夺位的斗争中被杀害,死后人们发现他果然家贫如洗,真是廉洁自律的好官。</p><p class="ql-block"> 于谦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受过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他不畏惧困难和风险,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p><p class="ql-block"> 于谦,他可以说光明磊落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石灰吟》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p><p class="ql-block"> 我的故事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策划|清廉学校办公室</p><p class="ql-block">审核 | 蒋建召</p>

清廉

于谦

廉洁

故事

刘寨

线香

蘑菇

大家

初级中学

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