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做文明人,办文明事”,传承传统文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五常市第二实验小学四年四班组织了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研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仁义礼智信”也就是所谓的”五常”,“五常”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p> “仁”:以人为本,人性关怀 <p class="ql-block"> “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孔子所说的“爱人”,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同情和关怀。</p><p class="ql-block">提倡“仁”的道德,就是要以人为本,把人当作人来对待,就是在确认自己是人的同时也承认他人是人,而人与人在天命之性和生命价值上是平等的。</p> “义”:公平公正,坚守原则 <p class="ql-block"> “义”本来含义是适宜。作为伦理学范畴的“义”,是指一个社会里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义”的原则往往也会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也是一定社会的法律前提。</p> “礼”:恭敬尊重,礼仪文明 <p class="ql-block"> 古代所谓“礼”是一系列程式化、仪文化规则,内容十分庞杂,既包括国家的典章制度,也包括宗教仪式、社会习俗、礼仪规范。</p><p class="ql-block">在封建时代,礼的许多具体内容,实际上强化着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观念,但是礼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这些功能和作用,当代社会也仍然需要。</p> “智”:崇尚知识,追求真理 <p class="ql-block"> “智”通常又写作“知”,既作动词指认知,又作名词指知识、智慧。儒家把“智”列为“五常”之一,认为追求知识,增长聪明智慧,也是人生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只有尚未被人类所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以被人所认识的事物。掌握知识并善于思考的人,就可能成为“智者”。“智者”不仅知识丰富,而且聪明智慧。</p> “信”:忠于职责,诚实守信 <p class="ql-block"> 所谓“信”,即诚信,意思是对自己的承诺过的事情负责任。儒家把诚信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孔子说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治理国家要“敬事而信”。君子应当言行一致,诚实笃信。</p> <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继承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