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风传花信,雨濯春尘。为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全市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2023年临沂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4月10日至14日在临沂第二实验小学和临沂第三实验小学拉开帷幕。费县新庄小学数学团队积极参与,各位教师通过现场聆听和线上结合的方式参与学习。</p> <p class="ql-block"> 会场座无虚席,大家都能感受到参赛老师们对待比赛的认真,对待学生的的耐心。每一课上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老师高超的教学技巧好似穿针引线,把一个个精彩的回答串起来,形成知识脉络。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到位,充分体现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百舸争流。</p> <p class="ql-block"> 来自费县的田影影老师,讲的课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熊出没》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熊大是怎样智取光头强的,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动画激趣,猜想、验证、结论,学生在不断的互动中,一步步接近面积计算的本质,都是计算面积单位的数量多少。</p> <p class="ql-block"> 陈长浩老师的《图形的运动——旋转》,陈老师语言干脆利落,课伊始出示的四幅剪纸是“大美临沂”四个字通过旋转得到的,让孩子们感受到一幅幅漂亮的剪纸居然是由一个个汉字通过旋转得到的的,激发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陈老师一直在规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原来用旋转三要素就可以表达描述清楚旋转这么复杂的变化,数学就是一门最最简洁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 郑向堂老师的《小数乘整数》,课前的口算训练注重算理的渗透,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老师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小数乘整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编题并进行计算,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郑老师直接从计算的本质入手,无论小数还是整数,背后都是一样的算理,计算计数单位的数量多少。</p> <p class="ql-block"> 宋爱萍老师的《找次品》一课,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出示情境后,引导学生说出有两种测量工具:电子秤和天平,先引领学生用电子秤一瓶一瓶地称到多瓶多瓶地称,但因电子秤只有一个托盘,最终发现一个盘平均分成两份,每次排除的个数最多,用的次数最少。而天平有两个托盘则可以平均分成三份,称的次数最少,并且引领学生发现了找次品的至少数与所测物品总数之间的联系。宋老师直接从根源入手,平均分成3份,排除的范围最大,找次品最快。</p> <p class="ql-block"> 胡晓芳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她创设了学校要在一个正三角形的草坪边上植树,一节课承载了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课堂容量较大。一个例题囊括了植树问题的所有情况,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间隔和棵树在不同情况下的关系不同。</p> <p class="ql-block"> 张静老师的《揭秘分数大家族》,通过贴一贴、摆一摆、写一写、分一分一系列的操作的活动,引导学生把分数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两大类,并借助图形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了它们的特征。通过数轴,数形结合,让学生对分数大家族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数真的起源于“数”。</p> <p class="ql-block"> 刘天真老师执教的《可能性》一课,摸球的游戏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摸球学生了解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这样的词语来描述事件。通过摸球学生了解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就是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三会”在刘老师的课上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范建玲老师的《分段计费》,通过出示车票让学生观察里程和金额的不同从而提出疑问,从而指出出租车是分段计费的,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学生汇报时把学生的作品截屏保留到课件中便与学生比较,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p> <p class="ql-block"> 选手老师们在台上进行着智慧的碰撞,而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也使不断学习的我们感到醍醐灌顶。不仅是现场聆听的老师还是线上学习的教师都抓住本次学习的机会,收货满满,不断的学习、吸收、内化转而为自己所用,把精彩的智慧火花传递给孩子们,这是我们教师永不停歇的成长之路。</p> <p class="ql-block">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优质课是老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不断学习积累的结果。我们要能够反思自身之不足,博他人之长处,将所获所得应用于课堂,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几番耕耘终见春华秋实,几许磨砺终迎载誉而归!在这美丽的春日,我们与优质课堂相约,仰取俯拾皆是精彩。我们将对未来的美好夙愿和对追寻理想课堂的思考装入行囊,在摸索与反思中砥砺前行,共创课堂改革新面貌,共谱教育教学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