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镇的情怀

吴林芳

<p class="ql-block">八十多年前的隆冬老伴出生在锦溪镇(早年该镇称陈墓),其父母的二大家族均在这镇上生活,后因其父在朱家角镇谋生,故家人也从锦溪搬迁至朱家角。</p><p class="ql-block">此后的岁月,老伴的祖辈、父辈等离世后都安息在锦溪镇的公墓里。除遇特殊情况的年份外,每年的清明节老伴兄妹家人都要结伴前往扫墓祭祖,今年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早年的陈墓名不见经传,和国内成千上万的乡村小镇一样的默默无闻。随着旅游经济的兴起,这些加上古字的小镇逐渐的如雨后春笋般的逐个冒了出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锦溪镇是有着2千多年历史的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早在55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锦溪就有先民存生。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御名陈墓,随着地域划分的不断变化,行政属性也随之不停变动,直到1992年更名为锦溪镇。</p><p class="ql-block">锦溪镇境内湖荡密布,河巷纵横。南有五保湖,淀山湖,西北有陈湖。古镇内河道长达6公里,形成河湖相通,街巷依水,桥巷相连的典型江南水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未我第一次随老伴及家人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到锦溪镇走亲戚。那时的交通工具只有机动船,由于船小,只有在符合气象条件下才可穿越淀山湖直达锦溪镇。古朴、恬静、亲情和优美的江南水乡生活环境给我留下了难忘印象。</p> <p class="ql-block">年年岁岁,家人扫墓祭祖之余,总要去重温记忆中曾经走过的街巷、小桥,唤起每个人留住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镇的长寿路北有座《红木桥》,其东侧德求弄1号的门楣上方刻有“得求堂”三字,这里是锦溪镇名门陆家的旧居。内有“柿园”,园内陈列有近代著名画家,围棋国手陆曙轮先生和他的次子陆家衡先生的书画艺术作品。本人老伴的祖母就出生在这得求堂的陆家。</p> <p class="ql-block">漫步街巷、小桥,品尝酒酿饼、袜底酥…,如影片般从眼前闪过的一幕幕,勾起那记忆中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众安桥》俗称牌楼桥。系花岗石单孔平桥,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由里人顾克让建,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修,清道光年间重造。</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古董博物馆等展馆供游览</p> <p class="ql-block">《普庆桥》又名俞家桥,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年间重修。</p> <p class="ql-block">节寿桥</p> <p class="ql-block">莲池禅院位于镇南首五保湖畔,始建于南宋。</p> <p class="ql-block">陈妃水冢在镇的五保湖中。宋隆兴元年(1163年),金兵入侵,孝寄携眷南迁临安,途中陈妃病殁,立水冢而葬。1992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文昌桥</p> <p class="ql-block">2014年3月31日一起在此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家人共进午餐,虽然今天坐在这里的都已进入奔七、奔八、奔九不同的年龄段,但只要身体条件许可,年年岁岁依然会怀着一份不舍情怀前来祭奠已过世的亲人。</p> <p class="ql-block">古莲桥</p> <p class="ql-block">相信这样的活动今后还会延续下去。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