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山河:一场跨时代意义的山水画展

铁匠

<p class="ql-block">冯远</p> <p class="ql-block">北国山河:一场铭刻时代痕迹的画展</p><p class="ql-block">傻侯伯</p><p class="ql-block">4月15日下午,一场铭刻时代痕迹的国画展,在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开幕。</p><p class="ql-block">开幕式上,美术界,艺术评论界,画家,投资人皆大云集,场面素雅庄重。来自李可染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北派山水艺术中心的一百多幅山水作品,布满整整三个楼层展厅各个部位。</p><p class="ql-block">从这些作品中,首先感觉到的是国画时代的痕迹和策展团队的良苦用心;一层大厅入口展板上先入眼帘的是李可染先生的三幅山水大作,此三幅晕染作品区别于那幅名扬天下的大作;此三幅作品的技法之妙处更是让人惊叹叫绝。厅内的河山画派画家作品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素材的美术作品,具有时代意义,突出了时代画家对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生产建设奇迹的赞美。</p><p class="ql-block">一层内厅、地下展厅和地上二层展厅是北派艺术中心画家的作品,作品的尺度一如既往的“正大方雄”,作品突出“北派”山水的壮美与浑厚,具有现代山水画的艺术风格;虽然也有六尺竖幅,这里就算“小品”了。作品素材无一不是北方山水云气和树木,布局也不失北派规矩,从技法上是有少众不同的,但也是不同中的大同,充分流露出一门之艺术痕迹,令人仰目赏心,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近些年来,同类作品而不同画风或技法的作品共同展出的场面少之又少,这里不免有策展人与画家派掌门的顾虑,更多的还是舆论的各种不同层次的指点。</p><p class="ql-block">本次两大山水门派的联合展出,填平了以往“门派”之间“争艳”的顾虑沟壑,将前后七八十年间的北方河山画卷同堂展出,具有深刻市场运作新意和跨时代的北方山水国画的艺术痕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存有限,只能展示部分画家作品)</p> <p class="ql-block">作者:赵璟庚</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云</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云</p> <p class="ql-block">作者:张保玲</p> <p class="ql-block">作者:彭谷云</p> <p class="ql-block">作者:苗重安</p> <p class="ql-block">作者:贾杰斌</p> <p class="ql-block">作者,张维</p> <p class="ql-block">从右至左:于盛本,黄云,赵璟庚</p> <p class="ql-block">从左至右依次:赵璟庚,黄云,于盛本</p> <p class="ql-block">作者:于汝旺</p> <p class="ql-block">作者:于汝旺</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文斌</p> <p class="ql-block">作者:赵璟庚</p> <p class="ql-block">作者:于汝旺</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云</p> <p class="ql-block">作者:傅东明</p> <p class="ql-block">作者:都书明</p> <p class="ql-block">与会嘉宾画家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