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宣传队》

甜心慧儿

<p class="ql-block">时间飞逝,岁月悠悠。</p><p class="ql-block">五十二年前的石门中小学文艺宣传队全体队员即将首聚于罗城,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p><p class="ql-block">晚上十一点上床,凌晨两点多醒来就一直睡不着,脑子里浮现的尽是五十二年前在宣传队的片段,满满的一段回忆。</p><p class="ql-block">这次的聚会的机会是从一张老照片带来的。</p><p class="ql-block">是这张老照片,把我们带回到52年前的1971年……</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我们,由五年级、初一、初二,三个年级的32名同学,组成了石门中小学宣传队,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排练,演绎了不少的节目和角色。学校与学校之间交流,下村屯演出,给师生和老百姓宣传毛泽东思想、弘扬历史文化、传达党的方针政策,为活跃乡村文化贡献我们一份小小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带着我们从二十世纪跨越到了二十一世纪。</p><p class="ql-block">斗转星移,我们从一个个稚嫩的少男少女,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和老太太。</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宣传队解散五十年后出现的,那是在2021年间,同在高中群的松敏同学把这张宣传队照片转发给了我,这让我感到很意外!开始对这张照片可一点印象都没有,可是打开照片仔细端详,居然百分之九十的队员我都还能认得出。</p> <p class="ql-block">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明丽同时参加了一场婚礼,我把宣传队的这张照片拿给她看,她也是情绪激动,于是我们马上着手,分别联系上了在县城的十名队员,有了第一次小规模的聚会。</p> <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爱“管闲事”的我,发动一些队员,能联系的尽力联系,陆陆续续联系到了二十多名宣传队老队员,并且由我当群主组建了石门中小学宣传队群。</p> <p class="ql-block">通过一年多的群内交流,大家相互了解,也得到了一些没有入群的队员的信息。</p><p class="ql-block">于是大家约定,今年四月份,趁外地队员回老家祭祖的时间里,宣传队提前聚一聚。时间定在2023年4月2日。</p><p class="ql-block">由我牵头,指定了另外五名队员组成了筹备小组</p> <p class="ql-block">筹备组经过反复不断的微信联络、电话联络,甚至我回到家乡,还亲自上门动员了一些队员参加活动。虽然联系当中出现不少困难,但经过大家的努力,基本能确了二十多名队员参加聚会。</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在县城的几位筹备组队员比较辛苦,他们抽出时间几次碰头讨论,跑了几个酒店实地考察就餐和活动场所,很快就确定了活动方案。在此也感谢他们!</p> <p class="ql-block">聚会前一天,我与从东莞回来的茂元同学约好,聚会当天由他开车,我们俩一起去接家住最远的国义同学。</p><p class="ql-block">七点多就起床,联系好茂元同学,一会马上出门。</p><p class="ql-block">几公里的二级路和几公里的村级路,顺利把国义接到。</p> <p class="ql-block">原来打算回到石门小学,三人在学校大门留一张合影,可是因为天下起了蒙蒙细雨,却忘了停车下来合影了。</p><p class="ql-block">这一张照片是不久前回老家时在这里拍下的一张学校大门。</p><p class="ql-block">虽然学校已经面目全非,没有了我们上学那时候的影子,但学校名称还是那时候的名称,只不过那时候是中小学混合制,现在是纯粹的小学,而且只是一至三年级初小学生在这里就读,高年级的学生都去镇里上学了。</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就当着是我们的一种念想吧!</p> <p class="ql-block">经过了石门小学学校,我们又去了茂元他们屯——冲卷屯拿东西。冲卷屯,我亲亲姑妈的家在这里,小学初中时经常去姑妈家,脑子里的记忆依然清晰。</p><p class="ql-block">我们到了四把镇吃了生榨粉,浓浓的家乡味!</p><p class="ql-block">吃完早餐我们即赶往成龙湖公园聚会报到点。</p><p class="ql-block">我们原定的签到时间是早上九点半在成龙湖公园集中签到,可我们三个提前二十分到达了。</p><p class="ql-block">很多年不到成龙湖,只见公园的一条小道,两边开有不少紫荆花,虽然已经不是最佳的观花期,但树上也还有不少的花朵,花叶相间,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紫荆花虽美,可天公不作美,一周以来天天都预报4月2日天晴,可是聚会的头一天再看天气预报,老天反悔了,给我们的信息是2号有雨!</p><p class="ql-block">今天果然是细雨朦胧。</p> <p class="ql-block">眼看小雨不会马上停,我们就去了风雨亭那里躲躲雨,顺便看看有没有地方坐下来,如果有地方坐,大家可以先坐在那里先座谈,等雨停了再拍照,也可以进行其他集体活动。</p><p class="ql-block">可是风雨亭里的地下也是湿的,因为有人走来走去,把雨水也带到了台阶上。</p> <p class="ql-block">队友们陆续都到了,尽管签到的时候天下还着小雨,但没有击退队友们同学们的聚会热情,大家冒着雨轮流签到。</p> 那时候的宣传队,梁谢屯的人最多,几乎占了一半。<div>看!下面三张照片,几位女同学基本都是他们村的。</div> <p class="ql-block">冲卷的秋菊同学,她也是我姑妈家同族的。看到她又让我想起姑妈了!</p> <p class="ql-block">松贵,我的初中同学,昌敏,比我低一届。看见人我都能说出你们的名字。</p> 虽然一直下着毛毛雨,但我还是很开心!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发小谢程同学,我隔壁家,他读了六年级,我只读五年级就和他一起上了初中,后来一起上了高中,都没有同过班,只是同届同学。那时每天早上都在他家门前叫他一起上学。</p><p class="ql-block">松坤,与我也是初中高中同届,隔壁班的。</p> <p class="ql-block">哈哈!谢程同学比较受女同学的欢迎,几个美女同学都争着和他握手。</p> <p class="ql-block">两位撑伞的,盛祥是我的“爹”——常猎户,因为那时在宣传队我是小常宝。演“杨子荣”的松敏,曾来到我们“常家”“深山问苦”呢!</p><p class="ql-block">怎么从照片上看起来他俩都是大少年,我还是小少年呢!</p> <p class="ql-block">上面这张老照片,是队友明丽同学保存下来的照片,我的那一张照片早在几十年前家里起房子,都被我姐当垃圾清理掉了。幸亏明丽还保存有这一张珍贵的照片。</p> 队员们陆续到了,录一段全部的队员。 <p class="ql-block">原来我们的方案中有在公园里唱歌、跳舞、游戏等活动,谢程还从外地带回来了蓝牙音箱播放音乐,可是都因为天气的原被迫取消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请了照相馆师傅帮拍集体照,趁他还没到,我们先自行拍一些照片。</p><p class="ql-block">要说拍照,女人总比男人积极主动。可不,女队友们已经排好队,揪着显朝同学来帮拍照。</p> <p class="ql-block">女队员拍照热情高涨,但也不能忽略男队友,让他们也来拍几张!</p> 天气不好是个原因,但男队友服装也是一个原因,怎么看着男队员的照片灰蒙蒙的,没有我们女队友的照片靓丽。 (说明一下:这张照片后面的雕像是于成龙雕像。于成龙是山西人,清朝初年名臣,1661年在罗城县当知县,1667年升任合州知州、知府、历任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直隶巡抚等职。1681年升迁江西总督。1684年奉命监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div>于成龙以执法严正、正直清廉著称。曾得到康熙帝称之为“天下廉吏第一人”。)</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回到正题。</p><p class="ql-block">照相馆师傅到了,但我们担心天气不好会影响到照片的清晰度,可他却说这样的天气还算可以的。</p><p class="ql-block">为了不耽误师傅的时间,大家马上集合拍集体照。</p><p class="ql-block">我指挥着大家按五十二年前年前那张老照片的原位置排队,但有的队员说按原来的位置排队,高矮不平不好看,我说:“我就想按原来的位置来对比,看谁长高了,谁没有长个子。”</p><p class="ql-block">我这样说,大家都笑了,同意按原位站队拍照。</p> <p class="ql-block">因为照相馆师傅说早上拍的照片下午才得照片,所以等不及了,只能叫师傅用我们的手机先拍一张集体照。</p><p class="ql-block">虽然是照相馆师傅,但他的手机拍照水平不敢恭维,照片拍的镜头很远,而且照片很暗。后来经过我编辑后稍微好一点。</p> <p class="ql-block">看了照片,大部分同学都按规律生长,长势基本都是正常良好的,但女同学中,唯独桂琼属于疯长型,与大家站第一排,高出我们半个头!</p> <p class="ql-block">师傅走后,我们先按同屯的队员拍一些合影。</p><p class="ql-block">因为原来宣传队34名队员里,光梁谢屯的就占了17人,整整占了一半的人。今天到会的也有15人,在气势上就压倒我们任何村屯的队友。本来他们村的人都很多了,谢程还要加进去合影,他说是他也是这个村的。说的没错,因为他爸就是这个村的,后来随他妈妈住在我们村了,他是双重身份!</p> <p class="ql-block">利用他们排队的时间,我赶紧把照片标题发给照相师傅,然后叫两个队友配合我把原照片和今天合照的位置一一对上,很快就把名字对号入座了。</p><p class="ql-block">刚完成了这个任务,同屯的队友拉我去拍照了。</p><p class="ql-block">三个人刚站好要拍照,昌义跑过来加入我们的队伍。他见我有点疑惑,他就说他也算是我们屯的呀!我很快反应过来了,对的!她妈妈是我们屯的人,他也就是我们屯的一员。他同样是双重身份!</p> <p class="ql-block">还有冲迈屯、冲眷屯的队员也合了照。</p> <p class="ql-block">只有显朝和国义都是独自一个村的,所以没有小集体照,落单了。在此安慰一下哈!</p> <p class="ql-block">按村屯合照后,我们再让按当时演现代京剧的剧组人员来张合照,</p><p class="ql-block">智取威虎山中《深山问苦》剧组的松敏(张子荣),我(常宝),盛祥(常猎户)三人来一张合照。</p> <p class="ql-block">红灯记剧组也来一张。</p><p class="ql-block">秋菊—李奶奶,明丽—李铁梅,松敏—李玉和。</p> <p class="ql-block">怎么沙家浜剧组没有合影?</p><p class="ql-block">沙奶奶銮英呢?郭建光好像也是松敏演的吧?他当年是英雄人物专业户呢!</p><p class="ql-block">听她们说这个节目还有谢程是扮演“伤病员”,三妹是扮演“卫生员,我都有点忘记了呢!</p> <p class="ql-block">拍了几张合影后,雨开始滴滴答答的打在脸上,原来计划在公园集体活动项目不能进行,只好转移场地去“八号公馆”酒店进行其他活动。这个改变是我们事先有预案的。</p><p class="ql-block">八号公馆,是我们聚餐、座谈和Ok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一张特大圆桌,一般来说最多可以坐20个人吃饭,可我们硬是挤进了28个人。因为还没到开饭时间,我们先进行座谈交流。</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准备开始,首先是筹备组组长松坤开场发言,接着是群主我还有队长松敏的发言,后面紧接着还有其他九位队员的发言。</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全体队员中,仫佬族占绝大多数,所以事先有约定要用仫佬话发言。</p><p class="ql-block">为了能让所有读者能听懂发言者说的内容,为此我还在视频里做了文字标注。</p> <p class="ql-block">以下视频是组长松坤和群主我,还有队长松敏的发言片段。因视频上传限制,只能把原来的长视频剪辑成短小视频。开通会员了,原来的长视频又找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组长、群主、队长发言后,紧接着有九名队员也发了言。</p><p class="ql-block">虽然作发言的人,有的仫佬话比较标准,但有的仫佬话夹桂柳话比较重。不管怎样,大家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受,说出了自己想要说的话。</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发言者慷慨激昂,当听众的聚精会神。很多发言都表达了所有队员的心声。</p><p class="ql-block">大家的回顾,把座谈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p><p class="ql-block">虽然如此,但有一半队友表现得比较谦逊,特别是组长发言后,我叫副组长彩秀接着发言,因为这次聚会,彩秀做了很多实际工作,她很值得发表感言的,可是她太谦虚,一定要把机会让给远方回来的队员们。没发言的队员,没能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也是一种遗憾!</p> <p class="ql-block">座谈结束,大家回顾一下宣传队时期唱过的歌《打靶归来》和《敬爱的毛主席》。</p><p class="ql-block">分两桌坐,小桌的人唱歌忘词,我只能带动她们唱,可是我的破嗓子有点影响视听,对不起大家了!</p><p class="ql-block">说明一下,52年前我演常宝角色,唱的《只盼深山出太阳》,那可是飙高音的。前面基本都可以唱,只是最后一句唱得有点吃力。</p> <p class="ql-block">唱了两首歌,服务员端上了菜,</p><p class="ql-block">组长之一彩秀宣布开饭了。</p><p class="ql-block">这几天彩秀为了聚会的事跑上跑下,也是辛苦她了,在此也特别感谢她!</p> <p class="ql-block">在碰杯前,一起举杯喊起来:“来就来呀,兄弟好呀!姐妹好呀!喝一口呀!干一杯呀!……”大家一个个跟着喊,根本不用排练!</p> <p class="ql-block">碰了杯后,一个个去敬酒,好像饭菜都不记得吃了。</p> <p class="ql-block">部分人吃饱了,就在旁边唱歌跳舞。</p><p class="ql-block">先来回顾一下52年前跳的《北京的金山上》。虽然是宣传队的,但很多队员都放不开,叫女队员一起上来跳,可是只有六个人上来。倒是队长很活跃,自己走在队伍前面,和女同胞们一起跳起来。跳了一个舞蹈,接下来自由唱歌。彩秀唱歌,我和队长和带头伴舞,可是却带动不了其他的队员互动,很多同学非常的拘束,只愿意坐那里当观众,怎么叫怎么拉都不肯上来。</p><p class="ql-block">后来好像还有几位位同学也唱了歌,可是我手机不争气没电了,只能拿去外面的服务台充电。后面也没谁主动帮录一些小视频,太遗憾了!五十二年前跳舞唱歌,个个都能上能下,是毫不犹豫,可是今天唱歌跳舞的却寥寥无几。老了,很多队员已经没有了少年时期的热情和冲动了!</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队员们的唱歌、拍照、聊天中,因为我们几位筹备组成员要商量一些事情,还要联系车子送个别住的远的队员回去,所以我也没能记录其他队员们精彩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事情商量完毕,回到大厅,我们参与了队员们的继续拍照,这里收集的照片精选了一部分在美篇留作永久的保留和纪念。</p><p class="ql-block">也希望队员们时不时打开美篇,回顾我们宣传队五十二年后第一次相聚时的美好时刻。能永远记住这一份浓浓的同学情、队员情。</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初中同班的六位同学</p> <p class="ql-block">上面几张都是同屯的兄弟姐妹们的小组合照。</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半时,集体合照拿回来了。五十二年前和五十二年后两张合影同时拿在手中,认真地端详和对比,</p><p class="ql-block">老照片还是青涩的少男少女,新照片确是两鬓斑白的六甲之上老人。大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不为之感慨时间的过去是那么的飞速,那么的无情!</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次的相聚,让我们回顾了过去,记住了友情。</p><p class="ql-block">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会永远刻印在大家的脑海里,大家要记得经常联络,记住照片中每一个人的名字。大家都要健康的活着,我们等待下次的相会!</p> 上面这张照片是我把这次聚会的照片剪成大头照合并起来的头像集合。相信这一次聚会后,大家对我们宣传队的队员都有了一次更深的回忆和更深的了解。<div>我们都期待有下一次的重聚。所有的队员们,后会有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