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餐饮

GT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的一个秋日下午,我与五叔在堂弟家的小院中闲聊。五叔站了一辈子三尺讲台,都快退休了,还是一个人生活,看来是终身不娶了。看上去他挺欣赏自己悠哉悠哉的自由生活。他坐在一张半新的摇椅上,边弹着烟灰,边与我讲他吃过的美味早餐。他说,每隔上几个星期,他就会骑上摩托,在省道上行驶50多公里,去看我住在黄海边一小镇上的四叔。他说,他早晨起床,喝一杯白开水,便轻装跨上摩托,那时太阳刚刚探出头来,周围的空气很爽。摩托风风火火地赶上二十多分钟,便来到位于两地之间的B镇。这时才是早饭时间。于是他在镇中熟悉的早餐店停下车,与老板招呼一声,便靠着大饼炉要上一块三角面饼,他要求饼皮薄一些,芝麻多一些,烤的时间稍长一些。再包进去两根热油条,油条是要炸得老一些的。最后来一碗辣乎乎的咸豆花。吃喝得微微出汗,骑上小电驴继续前行。五叔说这种旅途中的早餐是难得的美味,不但为他接下去的旅程加了油,还为一段稍许有点枯燥的旅途增添了乐趣。</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读小学六年级那年,正值文革时期,我与同学们一起响应最高指示,徒步拉练过十多公里。途中遇上饭点,在一小饭店,吃了一碗酱油拌饭,粗瓷碗中是满满的糙米饭,自己又没有多余的钱买菜,只能拌上两勺免费的生抽,米粒给拌得咸咸的,有点鲜,有点香,那味道,至今难忘。许多人说以前的日子过得很慢,确实如是,那年代出趟门,今天看来根本不算很远的地方,乘车坐船的,总得折腾大半天。旅途中往往得解决一顿饭食。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苏州读书,连续四个年头,每年得在家乡与苏州之间至少往返两个来回。当年去趟苏州,300公里路程,得坐八个多小时的长途班车。早晨六点前出发,直到下午两点多钟才能到。中途当然得为肚子加一下油。午饭时间,班车常常停靠在一个小镇,几乎每次都进同一个饭店。驾驶员规定的用餐时间很短,到其他地方去找餐厅根本来不及,只能在这家饭店吃上一口。乘客之间盛传司机与店老板有约定,都说店老板除了给司机一份免费餐,还有个红包作为带客来用餐的回报。有一次,我不经意间,看到司机坐在挨近饭店柜台的餐桌边吃饭,两菜一汤,没看到红包,汤碗旁倒是有一包还没拆开的香烟,不知是师傅自己买的,还是老板送的。车上的乘客,有些自带干粮或在饭店里买块面包,喝点免费开水对付一下。大多数人是坐进饭店炒个菜,要份汤,再来碗米饭,为自己的胃填上空。我是大多数人中的一个,炒个肉丝或番茄鸡蛋,来份青菜豆腐汤,加碗米饭,吃饱后坐车要舒坦一些。参加工作后,有几年经常去南京出差,坐大巴去,也得中途吃饭,有时在高邮县城,有时在江都城郊,饭菜比去苏州途中的那个小饭店要好一些。但不少人都不进定点饭店吃饭。那次,我与教育局的一位科长同去省招办参加一个会议。我俩的级别都不够坐小车,便一同乘班车前往省城。停车吃饭时,科长同志坚持不进饭店,在门外的水果摊买了一个足有半斤重的大苹果,用水洗洗便用作一顿午餐。那时还没时髦减肥,科长同志又是中年男人,我看了大为不解,后来一直记得此事。也许人家科长对旅途中小饭店的环境不满意。确实,有时会碰到较为恶劣的就餐环境,令人不怎么想吃饭。比如那年送女儿去大学报到,当时还没有从Y城发出的火车,我们坐的是长途卧铺汽车。到了饭点,车晃晃悠悠地停在路边一跨省交界处的小饭店。布满灰尘的小院内,鸡飞狗跳,走进去一不留神就踩到鸡粪。屋子里摆着几张油腻腻的餐桌,桌子上是同样油腻的碗筷。坑坑洼洼的地上,几只狗和猫在等客人扔下食物残渣,不时还为争抢食物叫上几声。老婆和女儿根本没胃口吃饭,我勉强扒了几口,便回到车上与她们一起吃饼干了。有一段时间,我不时与领导一同出差,领导的小车也常在旅途中吃饭,不过停靠的饭店不定点了,吃饭时间也充裕了,总能炒几个菜慢慢吃。有时除师傅外,我们还喝点小酒。菜一般由师傅点,记得爆炒猪肝是经常吃的。有时途中的午餐既不是随意停下来吃,也不是在指定的饭店自己点。那次我们从昆明坐大巴去大理,中途停靠在一个小院中午餐,每人发一盒饭,也不收费。后来知道饭钱是含在车票费里了,免费供应的盒饭,量很足,但菜不多,很辣,可能是为了“下饭”。吃饭时还有几名警察检查了大巴,听说是防范毒贩的常规检查。</p><p class="ql-block"> 旅途中吃饭不用付钱的除了有些长途大巴的盒饭,还有飞机上的航空餐。空姐提供的饮料和点心是免费的。您乘坐的飞机起飞不一会,空姐便推车送来几种饮料给你选择,中途还会送上不同花式的点心。旅途时间长,碰上饭点,还会配送正餐。那次与同事出差去深圳,从南京禄口机场出发,两个小时便到了深圳。是午饭后登的机,大部分乘客已经用过午餐。但航班考虑得很周到,既提供小点心,又准备了主食面条,任乘客自己选用。我们喝着可乐啃着干点心,感到很温暖。这温暖一直带到深圳机场,下飞机后,我们暖得在机场卫生间脱去棉衣,换上单外套。深圳与南京的温差确实有点大。我的单次乘机用餐次数之最,是在浦东飞往洛杉矶的航班上。不怕您好笑,我至今为止就坐过的两次国际航班。一是从浦东机场出发飞洛杉矶,二是从纽约机场出发回浦东。记得从浦东到洛杉矶,是近17个小时的旅程。途中先后提供两次正餐和两次点心。由于中国乘客多,正餐是大米饭和软面条,点心的品种也偏向中式。不经常吃飞机餐的我,觉得味道还真是不错。尤其是主食,面条够筋道,米饭够糯香。饮料除了国内航班上见到的,还有小瓶装的威士忌,很受乘客欢迎。印象更为深刻的,是送餐的乘务人员。国内航空公司的空姐、空少大多年轻漂亮,我们乘坐的从浦东到洛杉矶的航班,乘务员大多是美国的老太太,要身材没身材,要姿色没姿色。唯一有的是和蔼可亲,服务态度够好。有些乘客连要带抢地多拿威士忌,她们也只是礼貌地笑笑,耸耸肩而已。国内航班的乘务员确实是空姐漂亮,空少英俊。途中供应的饮料品种也挺多,点心也好吃,服务亦到位,只是大多乘务员呈现夹着筷子练出来的标准式微笑。真诚亲近的感觉略差了一些。</p><p class="ql-block"> 旅途餐饮形式最丰富的载体当然是火车。坐上火车不久,随着“啤酒饮料矿泉水”的叫卖声,便开始了整个车厢的大餐厅格局。不一会,车厢里开始弥漫泡面的味道,那浓浓的香辣,刺激着人们尤其是吃泡面者邻座的味蕾。如果您上车时间在饭点前后,托着盒饭的乘务员会适时出现在您身旁,提醒你该喂胃了。买上一盒饭,打开座位前的小桌板,将装着主食和菜肴的饭盒打开,盒饭的味道立刻与泡面的味道汇集一体,形成车厢用餐曲的第二主题。您在这充满“饭味”的环境中匆匆吃完饭,将餐盒收拾好,送进垃圾箱,回到座位端起保温杯,喝上一口温热的茶,便可将座位的靠垫调后一些,闭上眼养会神。如果错过了乘务员深入车厢基层的时间,你可以自己到车上的售货部去买盒饭和零食,也可以再等会。有时,车上的盒饭过了饭点,还是没有售完。随着新一波乘客的到来,乘务员会用降价销售的营销方式,20元一盒的饭,打对折卖给你。这样你就赚了。当然,你可得有“风险意识”,一是肚子饿的时间长了会受不了,二是万一人家那些盒饭在一定时间内都有了主,那你也就吃不成了。长途旅行中老是吃盒饭会倒胃口,可以到餐车上,炒菜要汤,吃个热乎乎的小灶。前年,我和H兄结伴游青海湖,在上海去西宁的列车上坐了20多个小时。第一餐吃的是盒饭,接下来便调整为轮流去餐车吃饭了。餐车的饭菜要贵些,但“穷家富路”吗,再说人家的菜可是一份份炒出来的,味道和营养都更到位。不过,餐车的食材是受限的,常常供不应求。一位乘务员按先来后到次序进行标号登记,去迟了,有些炒菜便卖完了,再迟,就吃不上了。那天中午,我去餐车迟了些,两名乘客正在为最后一份“青椒炒肉丝”吵得面红脖子粗的。着米黄西装的中年人说他先来的,穿大红夹克的小伙子说他先登记的,都要吃上这道硬菜。最后米黄西装勉强让了步,大概是因为大红夹克带着女朋友吧。我坐绿皮火车时间最长的是从上海到昆明,整整两天两夜,与一同事在车上连着看窗外的景色,看得很累,胃口也差了,不怎么想吃饭。每到饭点就在餐车的菜谱上找来找去,吃得最多的是炒青菜和番茄鸡蛋汤。出火车站后立刻找了个小饭馆,炒两个菜,安慰一下十分委屈的胃。也有乘客不愿光顾餐车,选择另一种用餐方式。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去北京参加一个专业年会,从南京站上车,火车一路向北行驶。邻座是一位穿戴比较新潮的中年人,在车厢内也戴着一副大墨镜,将一台双卡录音机放在身前的小桌板上,摇头晃脑地跟着哼邓丽君的小曲。饭点时,他什么也没吃,待车停到德州站,他摘下墨镜,兴奋地打开车窗,向站台上倒背着小竹筐的摊贩只是招手。不一会,他手上便有了一只扒鸡。接着,从行李架上拿下一只包,掏出一罐青岛啤酒,一边啃鸡一边灌酒,忙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高铁兴起后,大大缩短了旅行时间,许多旅程用不着在途中用餐了。比如从南京到上海,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早饭后从南京站出发,到上海后,只要目的地不是太远,剩余的时间足以慢悠悠地赶去吃午饭。以前行程长达两天两夜的上海至昆明,也能在12小时内搞定。当然,坐车时间超过4小时的,也还是需要途中给胃加加油。高铁上也有专用餐车,与“和谐”、“复兴”车体升级相适应,高铁上提供的餐饮,也相对精致一些。以盒饭为例,牛肉、猪排、肉丝、虾仁等品种应有尽有,选择的余地大了。随着整个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泡面作正餐的乘客少了,车厢里不再弥漫浓浓的香辣味了。如果不到餐车吃饭,你可以在座位上扫码点餐。打开手机,扫一下二维码,餐车可提供的不同品种的正餐和小吃饮料,即刻以图片形式出现在你面前。选定后手指轻轻一按,过一会,自有乘务员送餐到“位”。当然网络点餐需要一定的提前量,有一次,我从镇江去苏州,恰逢午餐时间,决定在车上吃盒饭。选好后下了单才发现,到苏州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有点急,车的终点站不是苏州啊。还好,餐厅可能发现了我已快到车站,用比平时快不少的时间送来了盒饭。我匆匆吃好,车也就进苏州站了。上次乘高铁,又发现只要有一定的提前量,在车上下单,还可以品尝到前方站点所在城市的美食。只要您选定APP上列出来的美食,一键按下,到站时,当地饭馆会将食物一直送到车上,真是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