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嫁彭郎,朱陈争社稷:长江绝岛小孤山传奇

祥富

<p class="ql-block"><b>  古往今来,人们乘舟沿长江东下,望南山(庐山)过“江湖锁钥”(石钟山)刚进入长江下游,老远就望见主航道左前方的江心突兀一座岛礁,这就是著名的长江绝岛小孤山。</b></p><p class="ql-block"><b>  小孤山以“孤、险、奇、独”著称,是万里长江的江上奇景。该山海拔78米(江面海拔高度:丰水期近20米〈极值逾21米〉、枯水期可低于10米),拔江而起,孤峰独耸,岩壁陡峭,气势险峻,大有“障百川于千里,纳群山于足下”之势。它雄峙长江中下游接合段的江中,犹如从天飞来,故被誉为“长江绝岛”、“江上第一景”;还因江流湍急如沸,旧说海潮至此被两岸对峙如门的江关所阻,不复西上,故又有“海门第一关”、“海门天柱”之称。至今在山的石壁上,还留有元人俞瀚手书“海门第一关”五个石刻大字。</b></p> <p class="ql-block"><b>  小孤山得名在于一个“孤”字,孤峰独立,无支峰赘阜,丰水期环山皆江,枯水期时北侧陆地可通;整个山形又如古代妇女头上的螺蛳发髻(旧称髻山);而孤峰峭拔,如同中流砥柱,别称“天柱”。</b></p><p class="ql-block"><b> 小孤山体奇特秀美,山上竹木郁郁葱葱,山下江水滔滔滚滚。舟行江中,环山移动,山貌渐变。人云其山形有四像:东看太师椅,南望朝天笔,西看似悬钟,北望啸天龙。南宋诗人陆游赞曰: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汛期时的小孤山</p> <p class="ql-block"><b>  小孤山在江西省彭泽县城关东北面的江心,南与彭泽县彭浪矶隔主航道相望,北与安徽省宿松县复兴镇(原套口乡)相邻,西南与庐山隔江远眺。这座长江中的独立山峰,距宿松县城60公里,虽然彭泽县城近在咫尺(距县城渡口2公里,乘渡轮仅需10分钟),但因其在枯水期可与宿松接壤,该地划为宿松管辖。</b></p><p class="ql-block"><b></b> ▽这张由在清朝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许妥玛(Thomas Francis Hughes)收藏的老照片,不能确定是不是由其本人拍摄。拍摄时间大约在1898-1900年之间。照片原题为<b>“站在九江拍摄长江上的礁石”</b>。</p> <p class="ql-block"><b>  小孤山又名小姑山,“世俗转孤为姑”,这个“姑”,不是指山体形似古代女子头上的发髻,而是源自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传奇。</b></p><p class="ql-block"><b> 笔者出生于紧邻小孤山的江中宝岛“八宝洲”洲头,儿时听大人们“谈白”,印象较深的关于小孤山的传说和历史事件,有“小姑嫁彭郎”、“小姑娘娘保平安”和“朱陈争江山”等故事。</b></p><p class="ql-block"> ▽清代邮票上的小孤山(1861年中英订立《九江租地约》后,九江英租界开埠。1894年初成立九江公务局书信馆,当年6月1日开始,以九江地方题材或“九江”两字作图案,设计并印刷发行有着九江地方特色的九江商埠邮票〈称“九江书信馆邮票”或“九江口岸邮票”〉。这组邮票1套3枚:1枚为面值半分庐山图案黄纸印红色邮票,1枚为面值半分庐山图案玫红纸印黑色邮票;图3即为1894年9月发行的面值一分小孤山图案白纸印黑色邮票〈该票由九江中华印刷所着色土纸印刷,邮票尺寸24mm×28mm〉)。</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小姑与彭郎的传说</b></p><p class="ql-block"><b> “梳长生鹤发,妆不老峰头”(也可读成“梳妆长生不老鹤发峰头”), 是小孤山峰顶梳妆亭上的一副对联。自古以来,人们把小孤山和澎浪矶看作是美女俊男两个美人,因此生发了彭郎和小姑的神话爱情故事。</b></p><p class="ql-block"><b> “小姑与彭郎”是彭泽县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宋代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载曰:“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云彭郎者,小姑婿也。”苏东坡曾在《题李思训长江绝岛图》中写道:“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b></p><p class="ql-block"> ▽江西民间文学丛书:《彭泽民间故事》(第一辑),彭泽县文联1987年9月版</p> <p class="ql-block"><b>  古《彭泽县志》对小姑与彭郎亦多有记载。明清时期,“小姑与彭郎”的传说内容变得更加充实丰盈,广为流传,并衍生出许多其他的故事,如《灵昭江屿》、《御笔开河》等,使“小姑与彭郎”成为长江中下游两岸民间传说的“母体”。</b></p><p class="ql-block"><b> 谈起“小姑与彭郎”这个长江边的美丽传说,老辈们总会说到:他们双双化成山,隔河相望;那河水,便是他们的泪水;那泪水,便是长江;那山,便是小姑和彭郎的化身小孤山和彭浪矶,一个雄峙江中,一个耸立江滨,两人隔水对望,不知是举手相送,还是重逢在即?</b></p><p class="ql-block"> ▽1910年,外国人拍摄的小孤山和彭浪矶</p> <p class="ql-block"><b>  长江奇峰小孤山历史悠久,风光秀美,民间亦流传着多个版本的小姑与彭郎的美丽缠绵的爱情故事。</b></p><p class="ql-block"><b> 相传古代彭泽有一对青梅竹马的青年男女,小伙子叫彭郎,姑娘叫小姑,他俩深深地爱恋着。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一场兵灾把他们冲散了,小姑流落四川峨眉山,迫于生活的压力出家为尼,彭郎颠沛到庐山脚下打柴度日。虽然他们分幵了,可彼此一直牵挂着对方,彭郎时刻都在打听小姑的下落。有一天,他砍柴路过一座道观,偶尔得知小姑下落,便历尽千辛万苦,一路乞讨来到峨眉,终得与小姑相会。</b></p><p class="ql-block"><b> 为了躲避严厉的师傅,两人偷偷乘着师傅的宝伞逃奔家乡。谁知宝伞刚飞抵彭泽境内的长江上空,就被狠心的师傅用飞剑将宝伞劈成两半。小姑、彭郎各持半边宝伞坠入江中,变成小孤山与澎浪矶。从此,小姑与彭郎被隔在狭窄的长江通道两侧,咫尺天涯,不能相会,只得隔江相望,脉脉含情,直到如今。于是,这一牛郎织女式的故事,便在人间久久流传下来。</b></p><p class="ql-block"> ▽《彭泽民间故事》插图:“小姑与彭郎”</p> <p class="ql-block"><b>  另有一种传说:</b></p><p class="ql-block"><b> 小姑是宿松县一位仙姿绰约窈窕妩媚的村姑,彭郎是江西浔阳一个眉清目秀气宇轩昂的渔郎。小姑在河边洗衣时与打渔的彭郎相遇,彭郎划船到小姑身边,向她问家常。小姑告诉彭郎自己孤苦伶仃,没有家人,顿时泪如雨下。彭郎闻之,感同身受,说了自己的身世,原来是同命相怜。从此两人心心相印,情长意浓,不久,他俩跪在江边,撮土为香,凭天为媒,依江作证,结成美满夫妻。</b></p><p class="ql-block"><b> 夫妻俩在江边搭起两间草房住下,彭郎每天日出下江打鱼,日落而归;小姑在家纺纱织布,洗衣浆衫。他们还不时把精心积蓄起来的钱分送给周围兄弟姐妹,处处受人夸赞,受人尊敬。</b></p><p class="ql-block"><b> 可谁知天公不作美,龙王为救小儿大怒,导致洪水泛滥,江边无数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两人也被分隔长江两岸。(又一说是因“土地神”妒嫉,向玉皇大帝诬告小姑和彭郎,玉帝听了谎奏,不分青红皂白,传旨令天神将二人分禁于南北两岸,永不得相聚。)</b></p><p class="ql-block"><b> 发誓生死不分离的两人,无奈相继殉情。小姑在北岸呼唤了七七四十九天“彭郎”无果,悲怒之下一头钻进了长江,化成小山;这小山碧峰独立,挺拔秀丽,山上古树翠竹葱葱郁郁,人们后来称之为“小姑山”。而隔在长江南岸的彭郎,也站在江边呼唤了九九八十一天“小姑、小姑!”其声凄惨,催人泪下,可他既听不到小姑的回答,也望不到小姑的倩影,只见江中突起一座小山,人说这就是小姑化成,于是他也一头钻进了长江,化成一石矶;这石矶宛若一人面朝江北,跪在江边呼喊,后来人们就将这石矶叫做“彭郎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郎姑隔水栖,生死两相依</p> <p class="ql-block"><b>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小姑与彭郎的凄美故事,打动了古往今来的无数人。梳妆亭后从石罅中生出已数百年的“长生树”旁,那天桥上挂满着的无数同心锁,每一把都似在向人们无声地倾诉着这个非常美丽的传奇。</b></p> <p class="ql-block"><b>  那么,“小姑”和“彭郎”到底如何分开的呢?</b></p><p class="ql-block"><b> 据考证:小孤山开始形成于两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位于长江两侧的小孤山与澎浪矶最早曾是连绵的同一座山,它伸入江心而形成石矶,这座三面环水的石矶,因受江水长期冲刷、剥蚀,逐渐被分成两段,终于有一天,绕矶而过的江水便夺路直行,隔在江北的部分就是今日的小孤山,靠近江南岸边的就形成了澎浪矶。</b></p><p class="ql-block"><b> 小孤山原来靠近江心,由于泥沙淤积,江北岸边的冲积平原逐年扩大,直逼小孤山。因此,到了枯水季节,江北岸边的陆地就与小孤山连成一片,把它变为三面环水一面连接陆地的半岛。如今的小孤山与唐代画家李思训《长江绝岛图》中所描绘的地理环境相比,已起了显著的变化,但仍不失其挺拔的气势。</b></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是小孤山的第一幅照片,由著名的英国摄影师威廉·桑德斯 (William Saunders) 拍摄于1870年</p> <p class="ql-block"><b>  以怪石屹立江中、顶风遏浪、惊涛澎湃而得名的澎浪矶,东西走向,海拔120米,面积约2平方公里。石矶原来傲然挺出在江南岸边,依山傍水,地势险要,为长江流域三大名矶之一。唐武后天授(690—691)年间,曾在石矶壁台上建有龙寺,供奉小姑像和彭郎塑雕,明清两代屡次修缮。石矶经长年江水侵蚀,矶头越来越小,再加上长年采石,使它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雄姿,较之长江沿岸的城陵矶”、“燕子矶”、“采石矶”等名胜,澎浪矶已相形见绌了。</b></p><p class="ql-block"> (紧邻小孤山的笔者故乡八宝洲〈始称蛾眉洲,后曾称八宝洲、八保洲、江北乡等,今棉船镇〉,数百年前原是一片浩淼的江水,约在元、明时期才开始形成冲积沙洲,后来沙洲淤积逐渐扩大,至20世纪,已成为面积上百平方公里〈长16.8公里,宽6.5公里〉数万人生息其上的江中宝岛,真是“沧海桑田”啊!)</p><p class="ql-block"><b>  后人为了纪念小姑与彭郎,特在山、矶上各立寺庙(“小姑庙”〈启秀寺〉、“龙寺”)以祀之。千百年来,大江两侧庙寺相望,钟声遥相呼应,仿佛小姑与彭郎在相互呼喊;江中浪花四溅,恰似小姑与彭郎的相思热泪,滔滔不断。</b></p> <p class="ql-block"><b>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畅游小孤山后,兴奋地叹道:“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b></p><p class="ql-block"><b> 小孤山虽然不高,但是非常有灵秀之气。山上名胜众多,在方圆不到1里的石山上,建有庙宇楼阁数十栋,它们依山而筑,重重叠叠,彼此相连,形成墙中有阁,阁中有楼,庙中有寺,寺中有塔的特殊建筑群样式,井然有序,层次分明,无丝毫拥挤、紊乱之感。</b></p> <p class="ql-block"><b>  有“江上蓬莱”之誉的小孤山,可谓无处不景,无景不奇。山门的匾额上,镌有乾隆皇帝到江南微服私访时留下的“灵昭江屿”四个大字。登山的步道,从山门到山顶共有365级曲折陡峭的石阶,最险峻的碧云梯段,令人有直冲云霄的感觉。香客游人沿阶拾级而上,道两旁杂树掩映,修竹成林,山旁有龙角石,临江陡峭;山中有龙耳洞,冬暖夏凉,深不可测;山顶有龙口,势若仰天长啸。沿途可览一天门、弥陀阁、先月楼、送子塔、海神龛、元妃殿、界潮祠、碧云梯、卧羊石、观涛石、琼崖滴翠、御诗碑和庙藏文物以及众多名士题咏的海门石刻等。“江上逢春望欲迷,直从云外得攀跻,丹邱未必人能到,珠树唯应鹤可栖。”诸多古迹胜景,为神话般的小孤山笼上了扑朔迷离的色彩和光环。</b></p><p class="ql-block"> ▽安徽风光丛书:《小孤山》(黄山书社1985年12月版)</p> <p class="ql-block"><b>  山上的先月楼和小姑娘娘殿、观音殿叠为三层。坐落于半山腰的启秀寺,是小孤山的主要建筑,始建于唐代</b>(禅宗马祖道云游天下名山,行脚至星子县的龚公山,宿松的灵隐山一带传授佛法,后以小孤秀过灵隐,便至此开山建庙,曰“启秀寺”)<b>。寺内祀奉着小姑娘娘塑像,民间称“小姑庙”。小姑庙历来信徒众多,神灵显应,香火旺盛。很多游人来小孤山就是为了去娘娘庙烧香拜佛、祈福求签。</b></p><p class="ql-block"><b> 峰顶相传为小姑梳妆处的梳妆亭,乃眺望江景之最佳处。居高而望,万景齐来。大江呼啸,奔流足下,百舸争流,顿豁心胸。小孤山倒映碧波之中,正是山得水而活,水因山而媚,山青似黛,水绿如蓝,相映相衬,秀美之至;凭窗远眺山光水色,云天沃野,恰似一幅清新别致的画图。</b></p><p class="ql-block"><b> “半槛烟波收楚越,一樽云雨看鲸鲵”,临江对月,揽景问天,联想发生在山上山下的一幕幕壮阔史剧、对面古邑陶公(渊明)采菊东篱、狄令(仁杰)建功彭泽,更令人感慨世事沧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b></p> <p class="ql-block"><b>  公元1078年,北宋文学家、大诗人苏轼在江苏徐州看到唐代画家李思训所作的《长江绝岛图》,画面是大孤山(又称鞋山,位于鄱阳湖中)和小孤山一带山水。这幅出自名家的山水画“笔格道劲,得湍漱潺缓,烟霞缥缈难写之状。”苏轼被画家高超、纯熟的技巧所吸引,更为小孤山的神话故事深深打动,感慨万分之际,挥毫题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山苍苍,水茫茫, 大孤小孤江中央。</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崖崩路绝猿鸟去, 惟有乔木参天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客舟何处来? 棹歌中流声抑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沙平风软望不到, 孤山久与船低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峨峨两烟鬟, 晓镜开新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b></p><p class="ql-block"><b> 这首诗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手法写景,一幅山水长轴画展现在人们眼前。有动有静,把画中景物写得活灵活现,真乃绘声绘色之笔;全诗以规劝“舟中贾客”以及“小姑嫁彭郎”的传说作结尾,使这样一首题画诗作,妙趣横生,余味无穷。</b></p><p class="ql-block"><b> 李思训画的这幅《长江绝岛图》今虽已失传,但是通过苏东坡的描述,还是可以想象出这幅作品的面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民国时期的明信片《江西小孤山》</p> <p class="ql-block"><b>  明代文史学家王世贞《祭小孤神祠作》云:“小孤有神祠,亭亭大江中。行人俱赛祭,那得往来风。”</b></p><p class="ql-block"><b> 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人们还赋予小孤山一种神秘的特殊意义:</b></p><p class="ql-block"><b> 启秀寺小姑娘娘殿,供奉着小姑娘娘。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诸国一带信奉海神妈祖,长江人则信奉小姑娘娘,小姑娘娘就是江河的妈祖,是长江上的保护神(“娘娘”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对女姓神佛的敬称;北宋时期改“启秀寺”为“惠济寺”,始祀妈祖,小姑娘娘其实就是孤山妈祖)。长江黄金水道往返船只每年第一次经过这个地方,都要拜(或在船上遥拜)小姑娘娘,以祈求仙姑保佑过往船只和人员进出平安。小孤山常年游客香客不断,特别是古历三月二十三日小姑娘娘诞辰这天,游人香客更是络绎不绝地上山朝拜,以求平安。</b></p> <p class="ql-block"><b>  直到今天,小孤山景色仍不失陆游笔下的秀丽峭拔。小孤山上长期香火不绝,节假日尤盛。附近很多人每逢佳节一家老小都会去小孤山,拜一拜小姑娘娘,祈求平安顺利。人们尽管每次去都带有不同的心境,但看着滚滚东逝的无尽江水,一些负面情绪都可会随波逐流,一去不返。</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  当人们乘船行驶江中,透过江上飘荡的淡淡云气望去,但见彭郎小姑含情脉脉,依江相傍;当登上小孤或彭矶峰顶,极目大江烟波浩渺,澎湃东流,胸中不由浮现出那流传千古的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时候,笔者也庆幸自己能生长在长江边,有这样美丽的传说在耳边相伴,令人更相信生活的美好,对未来有更大的期许。</b></p><p class="ql-block"> ▽1956~1964年时的老贺卡:《九江小孤山》</p> <p class="ql-block"><b>  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禛在《即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吴头楚尾浪花粗, 终日彭郎对小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杨叶洲边望烟火, 江南江北两模糊。</b></p><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彭泽县在地名普查中认真考证了小孤山、澎浪矶地名的由来,并收集整理《小姑与彭郎》地名故事编入《彭泽民间故事》。2008年3月列入彭泽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3月列入九江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彭泽民间故事》之“小姑与彭郎”</p> <p class="ql-block"><b>  记得儿时每逢过年,大队(村)或片(几个生产小队合为“片”)里便会搭起临时戏台,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乡亲们利用正月闲遐,组织业余爱好者(有时也外请剧团)演出黄梅戏,印象较深的曲目有“郎对花姐对花”(《打猪草》)、《夫妻观灯》等,也有《天仙配》、“六月天下大雪”(《窦娥冤》)等折子戏,当然也少不了《小姑与彭郎》等本地文化特色的节目。有些乡亲虽然对所演部分内容耳述能详,但仍乐此不疲,场场观看,那种乡情乡亲乡思乡愁之绪,也在这口口相传的文化传承中得到存续和弘扬。</b></p><p class="ql-block">  ▽视频:黄梅戏《小姑与彭郎》选段(江西省彭泽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版)</p> <p class="ql-block"><b>  小孤山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高。宋代榜眼刘沆《小孤山》诗云“擎天有八柱,一柱此焉存”;清代雍正年间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中,它与庐山、华山、昆仑山等名山大川并驾齐驱。古时,长江中下游的这一带没有准确的河道,小孤山周边地区均属广袤的古彭蠡泽(彭泽县名的由来);约在两晋时代,流经这里的长江定型,小孤山等地属江州;唐宋元明时期,今九江对面的小池口到小孤山一带沿江地域(含小孤山)属九江府;明清时期省级边界划分混乱,民国重新划界后,小孤山明确划属安徽。</b></p><p class="ql-block">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第145卷中的“小孤山图”。图中的“蛾眉洲”(因该洲生成初期状似蛾眉而得名),即是笔者故乡八宝洲(因传说是八个金元宝散落江中形成该洲而改名),洲上有小孤祠。明《三才图会·小孤山图考》云:“小孤山……其北下为娥眉洲,其洲如黛,为小孤祠。”</p> <p class="ql-block"><b>  原是长江之中一座石屿的小孤山,秀峰耸立,地势险要,与长江南岸的彭泽龙宫洞、湖口石钟山、鄱阳湖大孤山(鞋山)以及九江的庐山遥相呼应,并与对岸的彭郎矶及马当炮台山形成犄角之势;其水域为长江下游江面最窄江水最深处,故小孤山有“楚塞吴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b></p><p class="ql-block"><b> 《三国志》称,吴将陈武曾屯兵柴桑(九江)至小孤山一带,并在望江至宿松设雷池监,以防魏、蜀进犯。《晋书》载,咸和二年(327)苏峻为乱,进攻京都建康(南京),江州剌史温峤想率师东下救援,辅佐朝政的中书令庾亮推举陶侃为盟主以平乱,并写信制止温峤说:“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雷池,即小孤山至下游华阳等地的沿江地带</b>(此为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出典处,古有雷水,由黄梅经宿松流至望江积而为池,由雷口入长江,故名“雷池”)<b>。南宋后,在小孤山设烽火矶和炮台。明置小孤巡检司,设关驻守。元代红巾军与余阙,明代朱元璋与陈友谅、王守仁与朱宸濠,清代彭玉麟与太平军,均在此对垒交锋,争夺成败。</b></p> <p class="ql-block"><b>  1912年10月,孙中山曾到长江彭泽段水域视察,之后他在《建国方略》中关于“整治扬子江”(长江)指出:“更有数处,须行削裁,而小孤山上游及粮洲(亦作良洲,即八宝洲)二处尤为重要”。</b></p><p class="ql-block"><b>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毁小孤山炮台狼狈逃窜,新四军坚持在小孤山南北打击日军。由彭泽辰字号爱国青年商群组织“抗日十人团”等发展起来的新四军第四支队江北游击纵队一次战斗胜利后,在小孤山石壁上题了“中华多难,遍地峰烟,我军如斯,中流砥柱”十六个字。</b></p><p class="ql-block"> ▽日军侵华期间印有多国文字的“军事邮便”明信片:《楊子江風景.小姑山》(江西省彭澤县)</p> <p class="ql-block"><b>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西端首战登陆地,也是选在了紧邻小孤山的八宝洲。</b></p><p class="ql-block"> ▽当今地图上的小孤山与澎浪矶(手机截屏),犹如江中之门,又像伸出的两只钳爪卡在长江两岸,其间江窄水险,与下游(图片上部)的水阔波平形成鲜明对照。图片的右上部即为笔者故乡八宝洲洲头</p> <p class="ql-block"><b>  儿时听大人间“谈白”、“夸白”,有一个细节场景令我对小孤山水域充满了敬畏。</b></p><p class="ql-block"><b> 流经鄱阳湖口以后,长江进入了下游,江面逐渐增宽,但到小孤山处突然收窄,致使该处上下游水位落差大,水流湍急,漩涡密布。若有落水者或漂流物随波漂至该处,可能会被强烈的漩涡吸入深达十几丈多的江底。据说,某年有个人不幸落水,遇到一长约两三丈(7~10米)的树干(不知是江中木排上散落的木料还是失事帆船的桅杆),他抱着这根“救命稻草”顺流而下,岂知漂到小孤山水域时,陷入一个面积“有好几间屋大”的漩涡,起初树干沿漩涡周边“打转”,转着转着被漩至中心,导致树干大头冲下竖了起来,直立于江面。该人紧抱树干爬至树杪,树插入江中渐渐下沉,眼看就要被吸入江底。正当千钧一发之际,忽然“砰”地一声巨响,树干被不知什么力量从漩涡中向上弹出(大人们解释说,是因为他以前拜过小姑娘娘,所以关键时刻娘娘显灵相救),抛到远离漩涡的地方,该人大难不死,侥幸逃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小孤山》</p> <p class="ql-block"><b>  当年刚听这段话,深受震动,此后每次乘船进入这段水域,我都不由自主地特别留意周边的漩涡情状,但一直未见到过大过险的漩涡,可见这段“夸白”不过只是“夸张表白”而已。</b></p><p class="ql-block"><b> 小孤山漩涡令人谈涡色变,更令人感到惊心动魄的,是史上朱元璋陈友谅在这一带江湖踏浪,争夺江山的那场政治、军事“漩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朱、陈“江、湖大战”及朱元璋诗《宿小孤山》</b></p><p class="ql-block"><b> 儿时大人们讲述的朱陈大战具体细节,现已记不清了(参见下文“延伸阅读”:《成王败寇……》),但小孤山是朱元璋的福地这一结论印象深刻,尤其是后来读有关小孤山的文史资料,感触尤深。</b></p><p class="ql-block"><b> 以“布衣天子”著称的朱元璋,夺得江山成为明朝开国皇帝以后,写了一首《宿小孤山》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龙舆凤驾出京都,百万雄兵驻小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千林红叶片时扫,万里江山一夜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荡荡乾坤归圣主,明明日月照皇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梅花预报春消息,瑞气纷纷何处无。</b></p><p class="ql-block"><b> 朱元璋这首堪称最具魄力的帝王诗,寥寥数句,尽显豪情与霸气。当年初读时,震撼之余也曾不解:小孤山这座高约20丈、围仅1里许的石山,若说“草木百万”尚可理解,但怎么能够“驻”得“百万雄兵”呢?后来,接触了有关那场位列“改变中国一百个大战役”之一的鄱阳湖大战(中国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水战,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资料,方知小孤山对朱氏皇朝的标志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对朱元璋来说,小孤山是他的发迹之地,王兴之地。当年他与陈友谅争夺天下,在鄱阳湖和长江展开生死决战,多次兵驻小孤山一带。在这里他曾兵败,差点战死沙场;也正是在小孤山,他重整兵马雪前耻,一战定江山。</b></p><p class="ql-block"><b> 朱元璋出身寒微,放牛、行乞、出家做僧……,25岁前可说是一无所有。直到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起义,才一步步发展起来,最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作为一位比较多产的“业余诗人”,他的诗作算不得精彩绝伦,但也称得上音律和谐,流畅豪放。无论是《示僧》中的“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还是《咏菊》中的“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无不彰显其不同凡响的帝王气度。</b></p> <p class="ql-block"><b>  《宿小孤山》气势雄劲,一气呵成,不仅写出了他开创帝王基业的霸气,更是表明了他欲成就千古一帝的决心:</b></p><p class="ql-block"><b> “龙舆凤驾出京都,百万雄兵驻小孤。”开篇展现的威武气势和帝王气概,令人生畏。乘坐龙舆凤驾,在文武百官、万千百姓的夹道欢迎中,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路过小孤山,当年在此处日夜奋战的情景立即浮现眼前。</b></p><p class="ql-block"><b> 1364年,朱元璋的“百万雄兵”镇守此处,蓄势待发,准备决一胜负。他依托当年周瑜在桑落洲修建的九洲八卦阵,在小孤山附近布下重重埋伏,陈友谅误入阵中,最后殒命江口。正是以此战为基石,朱元璋才开创了明朝二百多年的功业。</b></p><p class="ql-block"><b> 从一介布衣到朝堂天子,朱元璋付出的艰辛与努力绝对不容小觑。“千林红叶片时扫,万里江山一夜枯”是何等气势?非有胸怀天下之志者所不能语也。“片时扫”、“一夜枯”比喻形象、用词贴切,把朱元璋率雄师横扫陈友谅军队和元朝残余势力表达得淋漓尽致,一夜之间,山河改貌,江山焕颜。</b></p><p class="ql-block"><b> “荡荡乾坤归圣主,明明日月照皇图。”回忆往昔鄱阳湖血战的日日夜夜,而今一统江河,主宰九州沉浮。丢失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都重新回到了华夏儿女手中。万里乾坤终归圣主,日月同辉照耀着华夏每一片土地。</b></p><p class="ql-block"><b> “梅花预报春消息,瑞气纷纷何处无。”如今在大明一统盛世下的小孤山,阳光明媚,梅花报春,瑞气纷呈,一派祥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布衣天子驻小孤,战罢江湖还京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砥柱中流安社稷,江山成就帝王诗。</b></p><p class="ql-block"><b> 人,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命运。愿人们都能胸怀远大,心有乾坤;脚踏实地,心想事成。</b></p> <p class="ql-block"><b>  小孤山之“孤”,是以其独立不倚而得名;至于小者,是为区别鄱阳湖中的“大孤山”而言。虽然它既“小”又“孤”,但声名远播。相传大禹治水,至此刻石记功;秦皇东巡,亦刻“中流砥柱”于石上。有关小孤山的史事诗文,在《水经注》等重要文献均有记载。据史料,自“禹疏九江”始,有六朝皇帝(大禹、秦始皇、朱元璋、弘治、嘉靖、乾隆)曾来小孤山巡游。其中,明太祖朱元璋与小孤山的关系最为特殊,当年,他正是在这两“孤”山水之间奋勇搏杀,奠定大明基业。</b></p><p class="ql-block"> ▽江、湖“俩姑”:长江中的小孤山与鄱阳湖中的大孤山</p> <p class="ql-block"><b>  关于朱元璋遇险小孤山、得仙人相助的传说:</b></p><p class="ql-block"><b> 元末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逐鹿中原,争夺天下。朱元璋亲率水师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和长江展开大战。有一次战斗失利,朱元璋率部下突围,时值秋夜,风急浪高,船在江心打着旋转,不辨方向,眼见战船将要被江水吞没。危急之中,忽然看见前方不远处闪现出一对明亮的灯笼,朱元璋大喜,因为有灯必有人,有人必有岸,于是他率领众人奋力向着灯光划去。说来也怪,那灯光好像在前面引领朱元璋的战船,越靠近它风力也逐渐变小,行着行着,只听“喀嚓”一声,船搁浅了,泊在小孤山边。</b></p><p class="ql-block"><b> 脱离险境的朱元璋疲惫不堪,合衣而睡,似睡非睡之间,看见一位仙女告诉朱元璋:她闲居小孤灵屿,刚才见朱元璋遇险,特使双灯引领到此脱险。此后,朱元璋重新组织力量,卷土重来,最终打败了陈友谅,建立了大明王朝。做了皇帝的朱元璋有感于小孤山的灵性和那位仙女的救驾之功,就下旨命官府在小孤山为仙女建造庙宇,表彰功绩,让她永享人间香火。</b></p><p class="ql-block"><b> 现在,小孤山梳妆亭里还有一块嘉靖26年刻有“圣旨”的石碑,倒置在亭内,美其名曰“圣旨到”!“圣旨碑”的碑座有人说是龟,有人说叫鳌,其实,它是叫赑屃。</b></p><p class="ql-block"><b>  朱元璋在小孤山遇仙得救的故事在不同版本的小孤山志中都有记载,不过细节之处略有不同罢了。这个故事的流传,既为明朝的“正统”提供依据,也告诉人们,不仅民间信奉,官方也以自身经历表明,小姑娘娘是江上的保护神。</b></p> <p class="ql-block"><b>  那么,在正史的记载中,朱元璋到没到过小孤山呢?</b></p><p class="ql-block"><b>  据《明史》记载: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明太祖进剿陈友谅时曾夜宿小孤山。明洪武二(1369)年七月,朱元璋遣工部侍郎携牲牢香酒等祭品至小孤山,并作《祭小孤山文》以祭奠此地神灵,封女神为“天妃圣母”(永乐、宣德等年间又多次祭山,封山神为“护国佑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b></p><p class="ql-block"><b> 由此可见,朱元璋确实与小孤山颇有渊源。正史中虽未记载朱元璋于小孤山遇仙之说,但此事一直在民间流传甚广,而朱元璋以帝王之尊,为何专门派中央政府官员到小孤山祭祀神灵呢?可见此传说之缘起,很有可能是朱元璋为了宣扬自己是真命天子,有诸神助力,他与陈友谅争天下时在小孤山遇仙人相助,就是神仙在顺应天意,所以改朝换代建立朱明皇朝(朱元璋初定天下时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又称皇明)是天意注定的。也因此,后来明代历朝皇帝多派官员来此祭山。</b></p><p class="ql-block"><b> 从实物来看,山上的古建砖瓦很有特点,每块都饰有专纹,有的上面还专门刻字。如启秀寺砖都刻有“启秀寺”三字,其来历是:朱陈大战之初,由于朱元璋兵势较弱,被陈友谅追赶、围困,他逃上小孤山,躲避了这一难。为了感谢小孤山,他后来命人专门制砖,在山上建护国寺。嘉靖二十六(1547)年,敕别建天妃行宫,其砖瓦皆各地所献,每片都刻有督造官的姓名。</b></p> <p class="ql-block"><b>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谢枋得《小孤山》诗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b></p><p class="ql-block"><b>  从大禹到秦始皇、朱元璋,从历代名流、百姓“登江中孤屿”观“大孤小孤江中央”、叹“信造化之尤物”、拜心中的“保护神”,千百年来,小孤山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句和美丽的传说,同时也留下了昔日干戈铮铮的鏖战痕迹。大江万古奔流,小孤山自然、人文历史画卷隽永,这些痕迹不会随岁月推移而消逝,将长存于世间。当人们登上小孤山顶,看到水阔天高,想起文史瑰宝,心中由衷地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恩于华夏历史文明的生生不息,世代传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延伸阅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成王败寇: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长江决战</b>(文源:“历史新知网”编发的《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有删节;图片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元朝末年,群雄逐鹿,争夺天下,各路兴师之军互相吞并,最后只剩下两支势均力敌的部队:一支以陈友谅为首,占据以江州(九江)为中心的湖广、江西等广大区域,国号大汉;另一支以朱元璋为首,占据着以集庆(今南京)为中心的江苏、安徽一带地域,国号西吴。两支队伍为了争夺天下,在长江中下游多次进行交战。</p><p class="ql-block"> 元至正24年(1364)4月,陈友谅率60万人马乘艨艟巨舰围攻洪都(南昌),朱元璋亲率20万军队前来解围。陈友谅操转船头迎战,两军相遇于鄱阳湖上的康郎山(亦称抗浪山,原为鄱阳湖中一岛屿),一场震撼古今的鏖战展开了。</p> <p class="ql-block">  两军兵力悬殊。陈友谅兵多舰巨,他指挥的五千艘艨艟,船楼分上中下三层,中间置走马棚,每层船楼的房舱如同大厅,船楼上下的人说话互相听不见。船身铁皮包裹,红漆涂饰,远远看去,犹如一片红色的城廓。朱元璋不仅人马少40万,而且战船多是小舢板,声势不壮。</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率部在康郎山驻扎已毕,亲率诸将观察敌阵,见陈友谅战舰首尾衔接,桅樯林立,冷笑一声说:“陈友谅在军事上犯了一个大错误,当年曹操在赤壁就吃了这个大亏,你们看,他们战舰首尾相接,我若用火攻,顷刻之间,叫他们化为一片火海。”众将都说主公言之有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朱元璋将队伍分成11支小分队,每船满载火器弓驽,向三江口的汉军发起攻击。但朱元璋此战失误在于时值盛暑,风平浪息,没有风助火威,纵用火攻也不能发挥作用;况且汉军战舰在山西南,须得东北风相助才能奏效,诸葛亮不能再世,此时哪来东北风呢?果然,开战以后,两军胶着一起,不但火攻发挥不了作用,而且朱军因船小,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特别是朱元璋乘坐的指挥船比一般战舰要大,白色桅杆非常醒目,陈友谅的骁将张定边率船队专攻这艘指挥船。汉军鼓噪呐喊:“乘白桅船的是朱元璋呀!别跑了朱和尚!” 这一喊,汉军的大小船只将朱元璋指挥的小分队围个水泄不通。大将常遇春、俞通海等人率领的船队也被汉军冲散了。朱元璋身边只有左副指挥韩成和一些谋士及少量将士。</p> <p class="ql-block">  韩成当机立断,下令分队各船,将备用的石灰包打开,用水调和,将各船桅杆刷白,白杆林立,分散了汉军的注意力。两军混战一阵,汉军又一阵呐喊:“穿红袍的是朱元璋,别跑了朱和尚!”汉船又向朱元璋乘坐的指挥船围拢。此时朱元璋乘坐的指挥船被激浪推上了浅滩,无法开动,兵士下船,手推肩扛,无奈船体太大,推拉不动。眼看汉军就要掩杀上来,朱元璋仰天长叹:“真乃天亡我呀!”话音刚落,韩成将朱元璋拖进船仓,扒下红袍,穿在自己身上,向朱元璋拱手道:“主公保重,韩成我去了!”韩成威风凛凛站在船头,将陈友谅臭骂一顿,投水而死。这时,汉军一片欢腾:“朱和尚死了,我们胜利了!”</p><p class="ql-block"> 汉军大将张定边正在船头洋洋得意,不料吴军大将常遇春从右边杀上前来,一箭将他射伤。主将受伤,汉军纷纷溃退,直到朱元璋重新站在船头指挥时,汉军才知刚才跳下去的是替死鬼。</p><p class="ql-block"> 尽管诸将拼死保住了朱元璋一条命,但吴军死伤惨重。仅将官就死了30多员(朱登基以后,在康郎山建忠臣庙,塑供36位将军神像。市郊新港乡建有韩成庙,供韩成像,地方官府春秋二祭,此为后话)。</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退回康郎山后,汉军尾后弃舟登山,象潮水般涌上山来,欲活捉朱元璋。此时,朱元璋已脱下红袍,换上绿袍。汉军中又一阵呐喊:“穿绿袍的是朱元璋,别跑了朱和尚!”</p><p class="ql-block"> 时值黄昏,朱元璋精疲力竭,躺在一棵古槐树下喘息。汉军的箭翎飒飒地从他耳边射过。他迅速把绿袍脱下披在槐树上,身穿卒服,混在乱军中逃命。第二天,陈友谅派人到槐树下想收拾朱元璋的尸首,只见一件绿袍被无数只箭钉在古槐上。陈命士兵将古槐砍去一截,以雪愤恨(朱元璋登基后则封这棵救命槐为“将军槐”,民间称为“槐树将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鄱阳湖</p> <p class="ql-block">  次日,朱元璋又出现在指挥船上,陈友谅大惊,不仅朱元璋未死,反伤了大将张定边,不禁长叹一声:“常遇春一出,我军将无能与之相敌也!”他的胞弟陈友仁大叫说:“哥哥,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待小弟将常遇春捉来献大哥!”</p><p class="ql-block"> 陈友仁亲麾五百只艨艟巨舰围攻常遇春。常遇春将船队化整为零,分头进击,并派20名敢死队分乘七只小船,船内装满硫磺、火药、船头尾置数位身戴盔甲的稻草人,快速向陈友仁船队推进。陈友仁的战舰太大,又以铁索相连,加之时值秋季,湖水落浅,洲滩众多,尾大不掉,行动不便,貌似排水倒海,实际处于被动挨打地步。当常遇春派出的七只小船向汉军战舰推进时,汉军箭如飞蝗,稻草人安然不动,待小船靠近巨舰时,20名敢死队员潜出水面,跳进船仓,将点燃的火把和硫磺、火药向巨舰掷抛,霎时,陈友仁巨舰连环连成了一片火海。常遇春麾师掩杀,汉军被焚死溺死不计其数。陈友仁亦被活活烧死,半个鄱阳湖被血水染红。</p><p class="ql-block">  船焚弟亡,陈友谅不胜悲悼,退保康山,坚守不出。忽报吴军行枢密院同知丁普郎带领随从来降。这个丁普郎原是陈友谅的部将,1360年朱元璋进军江州路过小孤山时,他投奔朱元璋,参加了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怒道:“反复无常之人,要他何用,将他射死。”张定边劝道“问明情况再杀不迟。”丁普郎进帐叩头说:“臣死不足惜,有紧急军情请陛下提防。水域天堑,硬攻不入,今夜常遇春将由梅溪嘴登陆,从后边劫寨。”陈友谅半信半疑,亲自部署兵力,向梅溪嘴包抄。二更时分,湖州苇丛中人影绰绰,鼓声大作,似有伏军。汉军一阵呐喊杀将过去,苇中却无一人,只有几十面旗帜在苇中飘扬,陈友谅发觉中了疑兵计,正要退兵,忽然后营起火,朱元璋大队人马从矶山杀来,陈友谅又一次损兵折将,大伤元气。</p><p class="ql-block"> ▽《皇明英烈传》中有关鄱阳湖之战插图</p> <p class="ql-block">  次日,朱元璋指挥舰队强攻康山水寨,7只熊熊燃烧的船只象游龙般向汉军巨舰冲去,当火药船接近陈友谅的船队时,风助火威,火仗风势,烈焰腾空,湖水尽赤,陈友谅的巨舰成了一片火海,60万人马损失大半,不得不由康山退守鞋山(大孤山),又因缺少粮草,准备回到武昌,整饬人马,伺机再战。</p><p class="ql-block">  当陈友谅率领残兵败将行至安徽省宿松县的江口,见追兵渐远,不禁长吁一口气说:“刘基这牛鼻子老道倘若在此伏下一支队伍,我们就完蛋了。”语犹未了,一声炮响,从小孤山一带的芦苇丛中驶出两支船队,朱元璋的两位部将郭英和廖永忠持枪挺立船头。已成惊弓之鸟的陈友谅吓出一身冷汗,暗暗叫苦:“天亡我也!”当他从船舱内伸出头来准备指挥百十号船突围时,一支硬箭从他的左眼穿进,一直贯穿脑颅,当场毙命。张定边拼死护着陈友谅的尸体和陈友谅的次子陈理,突破重围,逃往武昌。至此,相持两个多月的鄱阳湖水战,以汉军60万人马全军覆没,陈友谅中流矢身亡而告终。</p><p class="ql-block">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为了宣扬自己是真命天子,诸神相助,他在庐山建立了御碑亭、访仙亭,重建了天池寺,编造了周颠随军相助于海口、赤脚僧人送药至南京等神话传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鄱阳湖中的大孤山(鞋山)</p> <p class="ql-block">鸣谢 部分历史图文素材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特向原作者和原发布者致谢!</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 《滚滚长江东逝水》(纯音乐)</p>